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2)
2023(6498)
2022(5368)
2021(5081)
2020(4199)
2019(9356)
2018(9429)
2017(18755)
2016(10131)
2015(11370)
2014(11130)
2013(11236)
2012(10739)
2011(9600)
2010(10369)
2009(10176)
2008(9092)
2007(8284)
2006(7582)
2005(7075)
作者
(28608)
(23661)
(23649)
(22667)
(14832)
(11105)
(10784)
(8932)
(8876)
(8647)
(7999)
(7858)
(7627)
(7535)
(7358)
(7325)
(6953)
(6938)
(6928)
(6714)
(5934)
(5891)
(5816)
(5526)
(5424)
(5335)
(5312)
(5212)
(4834)
(4600)
学科
(35532)
经济(35493)
管理(29310)
(26833)
(21339)
企业(21339)
方法(14156)
(13646)
中国(13591)
(12624)
数学(12613)
数学方法(12515)
(12119)
(11478)
银行(11461)
(10975)
(10372)
金融(10371)
(9631)
贸易(9625)
(9443)
业经(9402)
(8906)
(7602)
体制(7600)
财务(7595)
财务管理(7564)
农业(7407)
企业财务(7199)
(6438)
机构
学院(142404)
大学(141293)
(58364)
经济(56969)
管理(52178)
研究(48115)
理学(43209)
中国(43039)
理学院(42784)
管理学(42261)
管理学院(41988)
(33579)
(30074)
科学(26335)
财经(25437)
(24270)
中心(23426)
(23034)
(22634)
(22148)
研究所(21334)
北京(19725)
财经大学(19012)
(18404)
业大(18275)
经济学(18110)
农业(17607)
(17542)
(17305)
师范(17133)
基金
项目(84895)
研究(66028)
科学(65479)
基金(59841)
(51580)
国家(51143)
科学基金(42335)
社会(41042)
社会科(38786)
社会科学(38774)
(32537)
基金项目(31218)
教育(30215)
编号(28245)
(28092)
自然(25116)
成果(24533)
自然科(24426)
自然科学(24414)
资助(23967)
自然科学基金(23966)
课题(19826)
(19655)
重点(19338)
(18672)
(18114)
项目编号(17680)
(17623)
(17521)
教育部(16884)
期刊
(69925)
经济(69925)
研究(47917)
中国(29002)
(26422)
金融(26422)
(25519)
(22377)
管理(20366)
学报(20146)
科学(17843)
教育(15879)
大学(15855)
学学(14945)
农业(14407)
财经(12623)
业经(12072)
技术(11466)
经济研究(11311)
(10766)
问题(9650)
(9052)
理论(8785)
国际(8320)
实践(8007)
(8007)
商业(7105)
现代(6898)
(6888)
(6418)
共检索到230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沈庆劼  叶蜀君  吴超  
2011年以来,我国P2P借贷行业爆发式增长,学界普遍认为其成长动力来源于监管套利。我国P2P借贷平台监管套利是通过引入担保、承诺赎回、债权转让、产品标准化、创设净值标等手段,实现了与商业银行同样的功能,却无需接受金融监管。监管套利破坏了监管制度的有效性,侵害了金融消费者权益,阻碍了正规P2P借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扰乱了宏观调控,增加了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机会,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体系,实现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审慎监管向双峰监管的转变,建立P2P借贷的监管数据报送系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渠道在国内外迅速扩散。由于制度和监管缺失,P2P网络借贷这种新生金融形态蕴藏着极大风险。通过对P2P网络借贷概念、现状和运作模式的介绍,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风险,提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制度的构建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晓光  曹一  
P2P网络借贷,即在网上实现借贷,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一切认证、记账、清算和交割等流程均通过网络完成,满足了人们对资本便利快捷的需求。本文阐述了P2P网络借贷的基本概念、发展情况和积极意义,分析了其业务流程可能引发的风险,认为应将网络借贷纳入监管体系,制定监管原则、模式、内容以及安全与技术指标,引导其健康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艳红  安乔治  王艳霞  
P2P网络借贷,最早源于2005年3月英国4个年轻人创办的全球第一家P2P网贷平台Zopa。2007年6月我国第一家基于互联网的P2P借贷平台"拍拍贷"上线运营。经过几年的低速发展,从2011年开始,我国的P2P借贷市场开始爆发,平台数量及成交总额均以每年4~5倍的速度增长。据"网贷天眼"统计,截止到2014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国文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一种依托互联网而兴起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由于其方便、快捷、灵活,近几年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风险,如平台性质不清、监管缺位、涉嫌非法集资、资金安全缺乏保障等,严重影响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规范和引导,本文在对网络借贷性质和P2P网络借贷平台合法性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等,提出一系列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敬辉  
P2P网络借贷的参与主体面临着不同的风险,从博弈的角度来分析P2P网络借贷平台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并确定他们的最优选择,对监管行为的选择有重要启示意义。我国相关监管部门要通过整合征信数据,完善征信体系、完善征信信息的披露制度、建立P2P平台产品信用评价等级制度、制定行业自律要求等措施加强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雪静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使用率的上升,P2P网络借贷作为新生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个人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民间借贷形式,国内网络借贷平台目前处于监管"真空"状态,"谁来管,如何管"一直是多方争论的焦点。在借鉴美、英等国对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模式的同时,结合目前国内监管现状,对我国规范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苹果  
P2P借贷产业除了具有与传统金融相似的共性风险以外,还具有不同模式下所特有的金融风险。因此需要加强P2P法律法规建设,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监管法律依据,建立与P2P产业相关联的配套制度,以完善我国P2P借贷产业的监管路径,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绘  沈庆劼  
2011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以年均50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2013年,全年成交额超过2 000亿元。截至2014年6月末,我国P2P平台数量已达911家。自2006年我国P2P网络借贷诞生以来,演变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不同模式风险各异,给投资人与监管者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就我国P2P网络借贷模式中的五种核心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我国P2P网络借贷中的五类主要风险,并从征信体系、信息披露、产品信用评级行业以及自律标准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监管思路提出补充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鹏程  吴志国  赵京  Melissa Guzy  
近年来P2P借贷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监管架构。本文对P2P借贷的优势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在借鉴英美等国P2P借贷行业监管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的P2P借贷监管应当兼顾投融资效率和投资者保护,在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尽量给P2P借贷平台足够的发展空间;加快民间信贷和隐私保护等立法进程刻不容缓;P2P借贷行业应当由中央银行和银监会联合监管,并需要建立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学立  
由于我国对金融业的改革开放相对其他产业保守,金融抑制、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在很大领域内普遍存在,以致难以发挥金融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润滑剂、推动器的作用。当前,一方面,急需资金的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工商户难以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支持;另一方面,我国出现了大量拥有闲置资金需要出借的中产富裕阶层。因此,作为金融中介,连结资金需求和供给双方的个人与个人之间借贷(P2P)的民间金融机构就出现了。本文通过梳理归纳目前国内几种主流P2P借贷平台运营模式,从多角度提出对其将来更加规范科学合理发展的监管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广奇  黄伟丽  
为了引导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健康开展业务,促进网贷行业规范发展,银监会于2016年8月24日颁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的"借款上限""13条红线"和"备案制"等约束条件对P2P网贷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深远。论文结合新规,从行业自适应的角度,对P2P网贷行业如何转型才能实现合规合法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广奇  黄伟丽  
为了引导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健康开展业务,促进网贷行业规范发展,银监会于2016年8月24日颁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的"借款上限""13条红线"和"备案制"等约束条件对P2P网贷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深远。论文结合新规,从行业自适应的角度,对P2P网贷行业如何转型才能实现合规合法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广奇  黄伟丽  
为了引导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健康开展业务,促进网贷行业规范发展,银监会于2016年8月24日颁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的"借款上限""13条红线"和"备案制"等约束条件对P2P网贷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深远。论文结合新规,从行业自适应的角度,对P2P网贷行业如何转型才能实现合规合法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叶文辉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借贷的迅猛发展,其背后隐藏的诸多风险也逐渐暴露。本文对近期P2P平台风险事件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梳理,重点剖析了其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包括:通过"活期理财+债转"业务设定类资金池,存在期限错配、短投长借风险;信息披露不透明,甚至涉嫌虚假宣传,严重误导投资者;虚构标的"自融"、实际控制人监管缺位等违法违规事件频发;未建立行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平台提供产品担保,偏离"信息中介"的定位等。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构建和完善P2P行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准确、全面的信息报告和披露制度;实施"穿透式"风险监管;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回归平台"信息中介"定位等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