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8)
2023(8285)
2022(6927)
2021(6636)
2020(5300)
2019(12165)
2018(12103)
2017(25220)
2016(13475)
2015(15276)
2014(15351)
2013(15407)
2012(14405)
2011(13111)
2010(13297)
2009(12837)
2008(12447)
2007(11300)
2006(10382)
2005(9509)
作者
(38442)
(32264)
(31730)
(30597)
(20399)
(15196)
(14557)
(12330)
(12134)
(11740)
(10926)
(10418)
(10341)
(10179)
(10089)
(10008)
(9485)
(9372)
(9367)
(9260)
(8143)
(7920)
(7878)
(7511)
(7305)
(7210)
(7097)
(7088)
(6440)
(6268)
学科
(58142)
经济(58097)
管理(40065)
(39372)
(30307)
企业(30307)
方法(25681)
数学(23749)
数学方法(23506)
(18245)
中国(18208)
(15131)
(14596)
贸易(14586)
(14354)
(13031)
(11838)
银行(11812)
业经(11656)
地方(11565)
农业(11447)
(11410)
(10449)
(10414)
金融(10413)
(10084)
税收(9698)
(9632)
(9409)
(8205)
机构
学院(197610)
大学(194071)
(88871)
经济(87104)
管理(74635)
研究(67067)
理学(63182)
理学院(62601)
管理学(61671)
管理学院(61307)
中国(54553)
(44835)
(40289)
科学(37483)
财经(34472)
(33919)
(31192)
中心(30559)
研究所(30158)
(29911)
(29741)
经济学(27956)
北京(26057)
业大(25828)
财经大学(25414)
经济学院(25371)
(24151)
(24140)
(23768)
师范(23556)
基金
项目(120599)
科学(94682)
研究(91036)
基金(86956)
(74522)
国家(73904)
科学基金(62605)
社会(57835)
社会科(54985)
社会科学(54976)
(46861)
基金项目(44164)
教育(42233)
(39436)
自然(38691)
资助(37889)
自然科(37722)
自然科学(37715)
编号(37547)
自然科学基金(37028)
成果(31690)
(27605)
(27176)
重点(27040)
课题(26992)
(24673)
(24006)
教育部(23913)
国家社会(23466)
人文(23302)
期刊
(100703)
经济(100703)
研究(65142)
中国(35514)
(32170)
管理(28608)
(28070)
(27605)
金融(27605)
学报(26089)
科学(24855)
大学(20361)
教育(19509)
学学(19378)
农业(18749)
经济研究(17939)
技术(17486)
业经(17450)
财经(17036)
(14684)
问题(13794)
(13342)
国际(11501)
商业(10541)
理论(10402)
统计(10393)
技术经济(9975)
实践(9183)
现代(9183)
(9183)
共检索到306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平  李斌  崔永  
本文试图求解我国M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并对与此相关的金融政策选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M2/GDP的变动路径具有Logistic曲线的基本形状,将经历先加速上升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最终趋于稳定状态的变化过程。本文估算了我国M2/GDP的增长上限及其变化拐点。研究还发现,M2/GDP的上升并不必然意味着通胀压力加大,只有M2/GDP偏离动态增长路径时,才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据此本文估算了2005年货币供应量的合理区间。本文认为,应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合理确定货币总量增长速度,继续推进体制性改革等措施确保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永定  
本文在对传统货币数量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的基础上 ,解释了中国何以能够在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大大高于 GDP增长速度的情况下保持物价稳定 ,并进而给出 M2 / GDP增长的动态路径。结论是导致中国 M2 / GDP极高的原因包括 :低通货膨胀率、高居民储蓄率、高不良债权率、企业留利水平低、资本市场不发达和企业资金利用水平低等。高 M2 / GDP本身还不能说明中国经济是否潜伏将来会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危险。最后 ,本文建立了一个由两个微分方程组成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影响通货收缩形势的各种货币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论之一是 ,企业依靠银行贷款盲目扩大生产 ,过剩的产品 (或过时的产品 ...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尹小兵  
本文将余永定(2002)关于M2/GDP比例的研究融入主流的资金流量分析框架之中,建立了广义货币M2/GDP比例增量恒等式,指出在中国银行体系主导的金融体制中,除了通常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动外,国民收入分配、住户部门储蓄率、住户部门直接投资比例、住户部门和企业部门内部通过银行体系的融资水平和名义GDP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加上通胀率)都是影响该比例的重要原因。利用中国从1992~2005年的实物资金流量表和金融资金流量表,我们计算了以上各个指标,并模拟了M2/GDP比例的变化情况。广义货币M2/GDP比例增量恒等式也具有规范意义,当M2实际增长率高于理想目标值时,以GDP平减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小檬  孙爱田  
本文基于现代计量理论,采用我国2000年1季度-2010年4季度的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包括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检验了货币供应量(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表明:M2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何志雄  
本文以我国1990年至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基础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手段,实证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志雄  
经济运行离不开货币,货币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交换媒介,货币政策也一直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1990-2013年货币供应量为基础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据此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力宏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在我国一般把它归为广义货币供量(M2)。本文从非线性视角,运用门限自回归模型来研究我国M2的动态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明昌  
为保证1999 年国民经济增长率和控制物价上涨水平,利用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广义货币增长空间,提出具体数据进行分析,达到抑制通货紧缩与启动经济的目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琨  
1985年以来货币M1、M2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变动关系李琨受货币主义理论的影响,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利率转为货币供应量,力图通过对货币总量的调控,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但近年来,在金融创新浪潮迭起、国...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延群  
本文运用1994~2008年的季度数据,在VECM模型框架下,实证分析货币供给M1、M2与GDP、CPI、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系数,目的在于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M1和M2,哪个指标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央行的货币政策是积极有效的。同时,从可控性和相关性看,M2应当成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此外,本文对央行2007年以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调整的含义进行了解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米建伟  卜紫洲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于2003年前三季度货币供给量超常规增长原因的各种解释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评价;第二部分关于我国的货币供给与需求状况提出了我们的假说,对形成机制与作用过程在多种理论框架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量的经验分析,验证了我们的假说;第四部分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引申出了对于我国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理论分析;第五部分是对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建议;第六部分则对前面分析的结论进行了总结。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胡俊华  
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工具重要的中介变量。该文通过分解我国货币供应量的诸多宏观影响因素,尝试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货币供应量多变量回归模型,揭示宏观经济变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并运用该模型对货币供应量的短期变化进行预测,以期为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理解货币政策变化及预判金融市场走势提供参考依据。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货币供应量的预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宪  夏仕龙  
M2是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然而,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它的有效性备受质疑。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指标出现以前,探讨修正的M2是学术界的热点。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都是基于流动性总量的测度来修正简单加总法测度下的M2。本文通过更为简洁的模型推导,首次在构建原理上论证,在测度M2的流动性总量时,现金等价法的精确性明显优于迪维西亚法。本文还基于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原则,对简单加总法、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测度下的M2的合理性进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现金等价法测度下的M2在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以及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上都明显优于简单加总法和迪维西亚法测度下的M2。因此,本文认为,应该用现金等价法来修正传统M2,使其能够准确反映流动性总量的变化,提升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南成  
按照经济学的描述 ,货币供应可以有几种理解 :一是决定货币供应量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二是决定货币供应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三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货币的供给 ,进而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又是怎样反映货币政策意图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经济运行的关系 ?本文首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状况进行了基本描述 ;其次运用时间数列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变动的数量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讨论了货币供应量与实质经济在变动过程中的影响关系 ,并以此得到相应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