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2)
2023(11619)
2022(10002)
2021(9437)
2020(8471)
2019(19569)
2018(19725)
2017(39506)
2016(21216)
2015(23867)
2014(24065)
2013(23819)
2012(22028)
2011(19676)
2010(19624)
2009(18412)
2008(18338)
2007(16404)
2006(13887)
2005(12500)
作者
(61114)
(50998)
(50955)
(48672)
(32489)
(24697)
(23491)
(19897)
(19129)
(18308)
(17195)
(16993)
(16049)
(16013)
(15967)
(15842)
(15722)
(15139)
(14843)
(14558)
(12539)
(12482)
(12477)
(11603)
(11594)
(11442)
(11378)
(11234)
(10462)
(10154)
学科
(88113)
经济(88022)
管理(61157)
(60794)
(49348)
企业(49348)
方法(46465)
数学(42099)
数学方法(41620)
(26037)
(22733)
中国(22558)
(17854)
贸易(17849)
(17647)
(17447)
(17417)
财务(17371)
财务管理(17333)
(16920)
业经(16645)
企业财务(16542)
(15319)
银行(15287)
农业(14698)
(14534)
(14157)
金融(14154)
地方(14134)
技术(13053)
机构
大学(307943)
学院(306776)
(128884)
经济(126336)
管理(120377)
理学(104583)
理学院(103507)
管理学(101662)
管理学院(101089)
研究(97496)
中国(74812)
(63292)
(61502)
科学(59122)
(50436)
财经(49778)
(48951)
中心(46030)
业大(45961)
(45151)
研究所(44444)
(43816)
经济学(40325)
农业(40100)
北京(39323)
财经大学(37228)
(37092)
经济学院(36804)
师范(36678)
(35153)
基金
项目(204386)
科学(161064)
基金(150668)
研究(146027)
(131311)
国家(130278)
科学基金(112001)
社会(92857)
社会科(88198)
社会科学(88170)
基金项目(80084)
(79052)
自然(74105)
自然科(72416)
自然科学(72392)
自然科学基金(71119)
教育(68386)
(67124)
资助(62885)
编号(58778)
成果(47080)
(46572)
重点(45890)
(42810)
(42487)
科研(40364)
教育部(40072)
创新(39781)
课题(39448)
人文(38800)
期刊
(132118)
经济(132118)
研究(85293)
中国(49637)
(48745)
学报(48072)
(44101)
科学(43383)
管理(42520)
大学(36570)
学学(34867)
农业(29665)
(29157)
金融(29157)
技术(26864)
教育(25645)
财经(24831)
经济研究(22167)
业经(21605)
(21230)
问题(18657)
统计(16488)
(16215)
技术经济(15781)
理论(15494)
(15414)
(14634)
商业(14630)
(14312)
实践(14013)
共检索到434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建军  
近年来,我国 M_2/GDP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在借鉴以往分析的基础上,从我国的投资利率弹性角度出发,对我国的 M_2/GDP 过高提供了一个解释。指出,我国现行的利率形成机制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投资主体的特殊性促使了我国的投资缺乏利率弹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柴建  郭菊娥  汪寿阳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导致M2快速增长,但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时滞及弹性效果分析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建立了VARX模型来测算M2的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M2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滞后第2季度达到最大,但对通货膨胀的冲击效应相对较小时滞更长,在第5~6个季度才能达到最大。另外,为了分析宏观经济指标对M2的弹性系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建立了时变Bayesian弹性分析模型测算M2对宏观经济影响效应的变动状况;结果表明:GDP、CPI对M2的弹性系数具有时变性,而M2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自1998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建军  
近年来,我国的M2/GDP过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在借鉴以往分析的基础上,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一角度出发,对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逐年下降提供了一个解释。指出,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影响,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对拉动GDP作用甚微,进而造成M2/GDP逐年上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建军  
本文通过IS-LM模型的四个参数对中国M_2/GDP过高这一现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M_2/GDP过高并非是简单的货币现象,而是体制缺陷的外在表现。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投资体制不健全与金融体系不完善导致了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机制发生断裂,进而带来M_2/GDP逐年攀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西  
我国M2/GDP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储蓄货币和交易货币的视角出发,基于资金流量表,分析我国M2/GDP的影响因素和变动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居民储蓄率较高、投资渠道狭窄、间接融资规模较大,导致货币的储蓄需求较高,储蓄货币快速增加;资本产出比快速提升,货币的交易需求较为旺盛,交易货币增长较快。今后一段时期,我国M2/GDP将保持趋势性上升,但增幅趋缓,预计在2022年达到峰值后转为趋势性下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小檬  孙爱田  
本文基于现代计量理论,采用我国2000年1季度-2010年4季度的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包括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检验了货币供应量(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表明:M2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宇  李旭东  
本文计算了1993年至2005年我国M2/GDP,发现该数据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体制上的深层次问题。另外,本文运用带有动量项和自适应学习率的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出我国2006年的M2/GDP是1.6386左右,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斌  
本文试图全面和深入解析金融机构存差这一重要金融现象。研究发现,目前关于存差的很多认识是似是而非的,我国金融机构存差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实施金融控制的结果。而铸币税则是政府实施金融控制能够获得的主要收入,正是政府为征收铸币税所导致的基础货币增长成为导致金融机构存差的主要原因。据此本文建立了一个一般性的分析框架,将存差、金融控制和铸币税之间建立起紧密的逻辑联系,分析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研究还发现,存差扩大与我国M2/GDP的快速上升都同金融控制政策有密切关系。这一新的分析框架有助于从更高层面更全面的理解存差现象,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刻的转轨经济学含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都星汉  匡敏  卢瑶  李水  
目前,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截至2007年底,货币供应量(M2)为403401.30亿元,而2007年 GDP 仅为246619亿元,M2/GDP 的比值为1.64;有学者从货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令华  王朝军  
针对国内很多学者误用“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利率弹性及投资的利率弹性”(以下简称“三个弹性”)的情况 ,从“三个弹性”的准确含义出发 ,建立了计算“三个弹性”的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我国1980~ 2 0 0 0年的有关数据对“三个弹性”进行了实证检验 ,发现我国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要远远大于其利率弹性 ,说明我国货币需求的变动主要由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引起 ,同时也发现我国的利率 (名义或实际 )变动与投资变动的相关性很小 ,从而从实证角度说明了我国利率传导途径的效率低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煜东  张新祥  
通过成交额和货币供应量M2的关系研究股市的长期趋势。成交额和货币供应量的单位是一致的。在研究它们的关系时,以成交额作为股市的指标更加合理。研究发现,成交额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均值随M2的增加而增加。由于成交额的波动幅度远远大于成交额均值的增加幅度,成交额增加的趋势往往被忽略。另外,参与计算指数的股票不断变化,指数不能完全反映股市的发展。指数的假象和成交额的分布规律掩盖了股市长期趋势。根据成交额的波动规律,给出了供投资者参考的阈值,当成交额超过阈值时警示风险,低于阈值时提示买入机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煜东  张新祥  
通过成交额和货币供应量M2的关系研究股市的长期趋势。成交额和货币供应量的单位是一致的。在研究它们的关系时,以成交额作为股市的指标更加合理。研究发现,成交额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均值随M2的增加而增加。由于成交额的波动幅度远远大于成交额均值的增加幅度,成交额增加的趋势往往被忽略。另外,参与计算指数的股票不断变化,指数不能完全反映股市的发展。指数的假象和成交额的分布规律掩盖了股市长期趋势。根据成交额的波动规律,给出了供投资者参考的阈值,当成交额超过阈值时警示风险,低于阈值时提示买入机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宇  
文章采用Kalman滤波的方法研究沪深股市随时间变化的市场有效性,首先通过构建一鞅的表达式来描述市场有效假说,利用非对称GARCH模型描述收益的波动率,进而利用Kalman滤波来计算波动率与其滞后量系数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从而得出沪深股市随时间而变化的有效性参数。通过研究市场有效性参数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发现M2与市场有效性参数之间的关系显著,即在沪深股市趋向弱有效的进程中,M2起了主要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兆旭  纪敏  
我国M2/GDP偏高问题一直存在,以此认定央行"货币超发"并引发通胀,缺乏充足的证据。本文基于我国实际,构建了一个扩展的货币需求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既有经济发展模式下,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信贷软约束下的货币创造、经济发展过程中因改革不完备而增加的货币需求是M2/GDP偏高的主因。基于此,本文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针对信贷投放关键领域实施差别化金融调控以及增强汇率弹性,改变负利率等建议。同时,存量货币较高也蕴含了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央行应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以积极应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戴强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已成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难解之谜。即使在流动性加快、通货膨胀升高、经济持续过热的2007年,M2/GDP仍然高达1.6166。本文通过对多个渠道的分析来探讨M2/GDP畸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抑制M2/GDP畸高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