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36)
- 2023(6366)
- 2022(5976)
- 2021(5686)
- 2020(5215)
- 2019(12241)
- 2018(12450)
- 2017(25556)
- 2016(14279)
- 2015(16560)
- 2014(17065)
- 2013(17320)
- 2012(16738)
- 2011(15201)
- 2010(15692)
- 2009(15030)
- 2008(15403)
- 2007(14201)
- 2006(12608)
- 2005(11761)
- 学科
- 济(60716)
- 经济(60651)
- 管理(38603)
- 业(37631)
- 方法(29784)
- 企(28347)
- 企业(28347)
- 数学(26839)
- 数学方法(26562)
- 农(18375)
- 中国(18233)
- 财(16920)
- 制(15161)
- 贸(13547)
- 贸易(13540)
- 学(13530)
- 易(13189)
- 银(13047)
- 银行(13022)
- 行(12384)
- 农业(11485)
- 业经(11202)
- 融(10926)
- 金融(10924)
- 地方(10906)
- 务(9790)
- 财务(9764)
- 财务管理(9728)
- 环境(9419)
- 和(9192)
- 机构
- 大学(218562)
- 学院(217311)
- 济(91408)
- 经济(89351)
- 管理(78985)
- 研究(75168)
- 理学(66261)
- 理学院(65496)
- 管理学(64409)
- 管理学院(64009)
- 中国(60234)
- 京(47293)
- 科学(46280)
- 财(45750)
- 农(41125)
- 所(40953)
- 研究所(36585)
- 财经(35467)
- 中心(34668)
- 江(34141)
- 业大(33237)
- 农业(32607)
- 经(31795)
- 北京(30731)
- 经济学(28679)
- 范(27731)
- 师范(27477)
- 州(27314)
- 经济学院(26186)
- 财经大学(25938)
- 基金
- 项目(130397)
- 科学(99976)
- 研究(94456)
- 基金(92559)
- 家(80735)
- 国家(80093)
- 科学基金(65925)
- 社会(57391)
- 社会科(54238)
- 社会科学(54219)
- 省(51114)
- 基金项目(49036)
- 教育(43757)
- 划(43709)
- 自然(42480)
- 自然科(41350)
- 自然科学(41335)
- 自然科学基金(40541)
- 编号(39713)
- 资助(39480)
- 成果(33908)
- 重点(29981)
- 部(29723)
- 发(28759)
- 课题(27599)
- 创(26055)
- 科研(25507)
- 教育部(24904)
- 性(24649)
- 创新(24507)
- 期刊
- 济(104507)
- 经济(104507)
- 研究(67191)
- 中国(40957)
- 农(37921)
- 学报(35977)
- 财(35637)
- 科学(30882)
- 管理(27347)
- 大学(26134)
- 融(25029)
- 金融(25029)
- 农业(24936)
- 学学(24617)
- 教育(20672)
- 财经(18079)
- 技术(17815)
- 业经(17431)
- 经济研究(16546)
- 问题(15553)
- 经(15519)
- 贸(13467)
- 业(12864)
- 理论(12359)
- 技术经济(11441)
- 实践(11111)
- 践(11111)
- 国际(11057)
- 统计(11030)
- 商业(10841)
共检索到334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牛海霞 张小蒂
IT行业FDI进入既有就业效应、税收效应和产业升级等经济正效应,也有土壤污染的环境负效应。由于土壤污染产权没有清晰界定,缺乏分析FDI进入IT行业的土壤污染成本,造成我国IT行业引进FDI比较利益一定程度的扭曲。本文认为,我国IT行业FDI引致的土壤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消费和电子垃圾处理等环节,可以通过建立土壤污染保证金、废弃IT产品回收、反专利垄断等制度,提高IT行业引进FDI的比较利益。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加工贸易 比较利益 IT行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冬梅 金书秦
文章指出土壤污染是一个长期、多因素、多来源的污染问题,我国目前的土壤环境保护存在政策发展滞后、缺少直接针对土壤污染管理的政策手段、相关部门职能分散、治理资金缺乏等问题。需要尽快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划定土壤污染的红线,按照土壤污染类别和主体分类管理,对已有的实用技术进行评估,并尽快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的资金机制。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防治 土壤环境保护 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司春霞
在我国,农业的地位一直是最基础的部分,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的问题,这样的环境情况问题在农村土壤方面也十分的严峻。而且农村土壤问题的危害会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的人类生存状况。所以,我国现在必须要对农村土壤污染和生态环境方面重视,特别进行维护和完善。
关键词:
农村土壤 污染防治 法律法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黎云昆 肖忠武
我国的1.2亿hm2耕地土壤几乎程度不同地被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素、抗生素等化学合成物质所污染,这种污染正悄悄向我国3.06亿hm2林地土壤蔓延。林地土壤历经千百年以至上万年形成,是不可多得的国家宝贵财富,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关乎当代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林业大可不必跟在农业的后面去盲目地追求所谓的现代化;林木应当按照自然的方式生长,方可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指出了我国林地正面临的危机,概述了化肥、农药、除草剂、抗生素、塑料薄膜等化学合成物质对林地土壤造成的各种侵害及其严重后果,同时分析了不合理经营方式对林地土壤造成的破坏,提出了防止林地污染、退化、流失的对策。
关键词:
林地土壤 污染 危机 生态平衡 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当前农地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法律手段是解决农地土壤污染问题的核心,但我国现行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明显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性法律,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补充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空白;强化农地土壤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相关的利益关系;严格法律责任;改革农地土壤环境执法体制,从而为做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
农地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防治 防治法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红 王有强
耕地土壤污染是当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法律是解决耕地土壤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我国现行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应当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国际社会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建议制定单行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办法》,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强化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利益关系;健全相关的配套性措施和救济机制;改革执法体制;严格法律责任,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耕地土壤污染 耕地土壤污染防治 防治法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当前农地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法律手段是解决农地土壤污染问题的核心,但我国现行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明显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性法律,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补充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空白;强化农地土壤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相关的利益关系;严格法律责任;改革农地土壤环境执法体制,从而为做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
农地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防治 防治法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当前农地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法律手段是解决农地土壤污染问题的核心,但我国现行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明显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性法律,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补充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空白;强化农地土壤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相关的利益关系;严格法律责任;改革农地土壤环境执法体制,从而为做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
农地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防治 防治法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成尘 田稳 马娇阳 保欣晨 邓志华 向萍
为明确农田土壤污染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和前沿,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突现的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农田土壤污染领域的研究历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污染领域受到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中美两国的发文量占全球的47.00%,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国际上,该领域的知识群组主要集中在重金属、农业灌溉、有机氯农药、富营养化、水土保持评估工具、多环芳烃、磷、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硝酸盐等;国内研究伴随国际发展,侧重于关注重金属污染、污染评价、土壤修复、来源和防治对策等方面。因此,探讨农田土壤健康与质量提升,在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基础上开发污染农田土壤利用技术,形成多学科交叉互融的全要素格局对完善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研究和应对农田土壤环境问题至关重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修平 郭庆海
2014年4月,环保部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当前我国部分土壤污染极为严重,各类耕地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工矿区废弃地土壤污染严重超标,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达到了16.1%,因肥料滥用、农药污染等因素导致的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更是高达19.4%,耕地污染的面积为1.5万亿亩。面对如此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国家亟待出台土壤污染治理计划。因此,被称之为"土十条"的《土壤环境保护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柳 蒙生儒
2018年5月2日,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在全球土壤污染研讨会上发布题为《土壤污染:隐藏的现实》的报告,概述了土壤污染的现状,以及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报告还列举了一些用于评估和修复受污染土壤的最佳可用技术的研究案例。显然,由于土壤污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我们所了解到的土壤污染方面的信息及严重程度远远低于事实上的状况。面对土壤污染的严峻现实,除了加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香花 陆颖 周志方
在多元治理趋势下,基于传统PPP模式分析引入中间组织,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央—地方”两级土壤污染修复基金PIPP融资模式,并进一步探讨该融资模式架构、参与主体以及“政府—中间组织—私人部门”三者的利益互动博弈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土壤污染修复案例,阐述土壤修复基金PIPP模式具体应用,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模拟以验证该模式的合理性,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为我国土壤修复基金的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香花 陆颖 周志方
在多元治理趋势下,基于传统PPP模式分析引入中间组织,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央—地方”两级土壤污染修复基金PIPP融资模式,并进一步探讨该融资模式架构、参与主体以及“政府—中间组织—私人部门”三者的利益互动博弈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土壤污染修复案例,阐述土壤修复基金PIPP模式具体应用,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模拟以验证该模式的合理性,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为我国土壤修复基金的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兴锋
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严峻,土壤污染已对人体健康、土壤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然而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供给与系统性严重不足,现有立法呈现分散碎片的特征,存在明显的结构与功能缺陷,远不能满足土壤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我国需要借鉴域外国家和地区土壤污染防治选进立法经验,在整体环境观指导下,运用系统论及其方法,实现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系统化。我国需要修改《环境保护法》以实现对各环境介质的系统污染控制;需要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系统规定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制度,统一
关键词:
土壤污染 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 污染防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方琳娜 杨俊彦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农田受污染率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不足5%,上升至目前的19.4%;污染物主要来自工矿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并通过大气沉降、洪水冲积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过程3个路径进入农田,其中不合理的农业生产过程,尤其是污水灌溉是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首要路径;不仅化肥会污染农田,有机肥同样也会污染农田。通过调节Cd超标农田土壤的PH值可以降低Cd的活性,减轻对农作物的危害;不同作物对Cd的敏感性不同,通过调整农作物品种结构,可以降低危害;治理农田土壤污染,首要工作是强化农田土壤污染防控,并因情而宜,走综合治理之路。该文首次量化了我国农田土壤污染变化态势,明确提出了化肥在农田土壤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