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3)
- 2023(12893)
- 2022(11392)
- 2021(10783)
- 2020(9150)
- 2019(21193)
- 2018(21352)
- 2017(41505)
- 2016(22661)
- 2015(25584)
- 2014(25844)
- 2013(25651)
- 2012(23567)
- 2011(21346)
- 2010(21478)
- 2009(20092)
- 2008(19681)
- 2007(17540)
- 2006(15636)
- 2005(14113)
- 学科
- 济(87758)
- 经济(87627)
- 管理(70538)
- 业(64449)
- 企(54013)
- 企业(54013)
- 方法(40155)
- 数学(34793)
- 数学方法(34404)
- 财(25659)
- 中国(24901)
- 农(23855)
- 制(22240)
- 业经(20054)
- 学(18401)
- 贸(16740)
- 贸易(16731)
- 易(16319)
- 地方(16005)
- 务(15714)
- 银(15661)
- 财务(15644)
- 银行(15617)
- 财务管理(15610)
- 农业(15222)
- 行(14879)
- 体(14825)
- 企业财务(14786)
- 和(14397)
- 理论(14345)
- 机构
- 大学(329652)
- 学院(326556)
- 济(130033)
- 管理(130033)
- 经济(127066)
- 理学(111981)
- 理学院(110754)
- 管理学(109015)
- 管理学院(108418)
- 研究(107928)
- 中国(81273)
- 京(70600)
- 科学(65552)
- 财(64653)
- 所(54283)
- 财经(50927)
- 农(50455)
- 研究所(48903)
- 中心(48367)
- 业大(47741)
- 江(47589)
- 经(46072)
- 北京(45183)
- 范(41988)
- 师范(41609)
- 农业(39552)
- 院(39244)
- 经济学(38854)
- 州(38619)
- 财经大学(37861)
- 基金
- 项目(217565)
- 科学(170118)
- 研究(160717)
- 基金(157135)
- 家(136538)
- 国家(135438)
- 科学基金(115521)
- 社会(100114)
- 社会科(94795)
- 社会科学(94772)
- 省(83982)
- 基金项目(83888)
- 自然(74904)
- 教育(73495)
- 自然科(73043)
- 自然科学(73023)
- 自然科学基金(71709)
- 划(71208)
- 编号(66429)
- 资助(64735)
- 成果(54963)
- 部(48567)
- 重点(48367)
- 发(45632)
- 课题(45491)
- 创(45095)
- 制(42637)
- 创新(42107)
- 教育部(41603)
- 科研(41438)
- 期刊
- 济(145735)
- 经济(145735)
- 研究(100081)
- 中国(61848)
- 学报(50515)
- 财(49053)
- 管理(48857)
- 科学(46290)
- 农(45901)
- 大学(38425)
- 教育(36100)
- 学学(36080)
- 农业(31571)
- 融(29885)
- 金融(29885)
- 技术(27606)
- 财经(25011)
- 业经(23653)
- 经济研究(22568)
- 经(21211)
- 问题(19538)
- 理论(17725)
- 图书(17024)
- 实践(16261)
- 践(16261)
- 技术经济(15625)
- 科技(15551)
- 业(15392)
- 现代(15267)
- 贸(14926)
共检索到483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郁韡君
本文运用均值检验与逐步回归等实证分析工具,对我国IPO询价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与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IPO询价制度并未使IPO效率获得大幅提升,IPO的首日与首周平均收益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询价过程缺乏信息激励与甄别是影响询价制度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IPO发行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询价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询价机制 IPO 股票发行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芳 谢金静
新股发行询价制度实施近两年来,其效果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新股发行定价配售制度的变迁和询价制度的本质进行了剖析,然后利用事件研究法以近两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询价制度并没有降低我国的IPO折价率,相反还有所增加。本文就此做了相关解释,并对询价制度的修补机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峰 李梅
本文采用基于重复博弈的理论模型,对IPO询价制改革在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南橘北枳”现象进行理论解释。我们认为,承销商是否拥有“配股权”构成了导致IPO定价询价机制在我国证券市场无法顺利发挥作用,相反却在美国证券市场成功运行的关键原因。
关键词:
IPO定价 配股权 重复博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东升 刘涛 张晓琳
本文选取2008年11月到2014年10月间在上海证劵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的A股股票作为样本,分析了询价制度实施以来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级市场的价格发现制度是影响IPO抑价率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不能忽视二级市场的投机和非理性行为。在新股发行的制度改革中,一方面要加强一级市场新股发行定价监督指导,另一方面要引导二级市场投资者成熟理性地进行投资。
关键词:
新股发行 抑价 询价制度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阚京华
IPO询价制度在对现行的股票市场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和弊端。本文着重对IPO询价制度的弊端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修补机制。
关键词:
IPO询价制度 弊端 修补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俞闽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变迁和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的进程为研究主线,结合我国新股发行的制度变迁和政府在IPO发行监管中的窗口指导行为,对核准制下政府的IPO"窗口指导"及其对IPO定价效率和上市首日收益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新股市场化定价改革的深入,政府在IPO中进行"窗口指导"的政策效应对IPO上市首日收益率的解释力度逐渐减弱,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IPO定价的市场机制正在增强,IPO定价效率有所提升,体现了IPO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方向。
关键词:
询价制 IPO抑价 政府指导 市场化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贺炎林 吕随启 郭敏
基于公共信息来评价IPO询价制效率是IPO领域的理论研究前沿。把IPO询价过程分为初步询价阶段和累计投标询价阶段,以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沪深A股市场依据累计投标结果确定发行价的80只IPO为样本,通过考察询价前、询价期间和询价后的公共信息对询价各阶段生成的价格指标的影响,实证分析公共信息与IPO询价制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询价制具有较强的信息揭示能力,价格区间和价格调整反映公共信息的能力强,IPO询价制具有一定的效率;中国初步询价阶段的信息揭示能力强,而累计投标询价阶段信息揭示能力弱;中国IPO询价制效率并不完全有效,价格区间确定时已知的公共信息对价格调整产生显...
关键词:
公共信息 首次公开发行 询价制 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高良 王晓亮
本文选用2001年11月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市盈率重新设定上限后至2005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发行的所有A股新股258只为样本,就IPO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该样本包含了控制市盈率定价方式和询价制定价方式的所有样本。研究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询价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发行价)效率;二是相对于控制市盈率阶段来说,询价制阶段公司自身的发展情况和财务状况等因素对IPO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IPO IPO效率 询价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艳 王小方 李炜
中介声誉假说指出,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护自身的声誉,会自发的对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有效地降低IPO抑价,从而使得投资者能够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判断考虑IPO定价的合理性。文章以我国A股市场2005年至2012年IPO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实施询价制度8年多的IPO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从A股总体市场来看,询价制度施行至今,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抑价显著负相关,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显著降低IPO抑价;这一结论在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上得以验证,但是在创业板市场上,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俊枝
2013年11月,我国IPO询价制度引入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机制。本文运用博弈论模型,对引入自主配售机制后的IPO询价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自主配售机制是一种激励相容机制,有助于形成市场博弈机制,使询价制度更好地为新股提供定价服务,促使新股发行市场良性发展。监管层应该完善事前审核,加强事中监管,重视事后法律执行,确立规范化的检查机制,指导主承销商遵循市场三公原则。
关键词:
IPO询价 博弈论 自主配售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建斌 孙震海
随着累计投标询价制作为一种主要新股定价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该机制本身所固有的弊端如投资者间的公平问题、承销商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为优化新股发行机制,德国等国在引进IPO询价制度的同时建立了新股的预发行市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通过对德国新股预发行市场的制度框架的考察,分析其对新股发售机制的影响,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俞红海 刘烨 李心丹
2009年询价制度改革后,中国股票市场IPO过程中"三高"问题突出、财富分配不公现象严重。对此,本文基于网下机构报价信息披露,从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视角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询价制度改革后,由于制度安排不合理,使得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之间过度竞争,导致IPO定价过高,并产生了IPO"三高"问题,使得财富分配过于向发行人倾斜而不利于投资者。长期来看,随着询价申购阶段机构竞争程度加剧,IPO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越高、长期超额投资回报越低,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上述理论。本文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中国特色询价机制运行中的IPO定价黑箱、揭示了IPO"三高"问题背后的制度根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剑
利用2010—2012年中国A股443家询价对象的45630组详细报价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信息优势"询价对象与"信息劣势"询价对象的平均报价之差的代理变量,使用Ordered-probit模型,对中国询价制度下A股市场中是否存在"赢者诅咒"假说进行了检验。进而利用询价阶段的详细报价数据,构建了3个衡量机构投资者审慎报价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第三阶段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对询价对象报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优势"投资者与"信息劣势"投资者的平均报价之差与IPO首日抑价率成正比;中国证监会于2012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礼君 彭茜
IPO抑价会提高企业的筹资成本,弱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加剧市场的波动。本文运用我国A股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IPO抑价角度来考察全流通以及询价制的政策配合使用效果。
关键词:
IPO 资本市场 全流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孝华 姜婷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工具,实证研究询价制下新股发行价格、IPO抑价对后市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询价制定价方式下,无论采用传统性度量方法(换手率)还是采用基于波动性的度量方法,新股流动性均随着上市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发行价格越低,IPO抑价率越高,上市公司后市短期流动性就越大。
关键词:
流动性 发行价格 IPO抑价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