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6)
- 2023(4723)
- 2022(4033)
- 2021(3630)
- 2020(3086)
- 2019(6918)
- 2018(6753)
- 2017(13798)
- 2016(7699)
- 2015(8611)
- 2014(8662)
- 2013(8775)
- 2012(8603)
- 2011(7850)
- 2010(8116)
- 2009(7717)
- 2008(7632)
- 2007(6909)
- 2006(6328)
- 2005(5842)
- 学科
- 济(33812)
- 经济(33781)
- 管理(20054)
- 业(18376)
- 方法(15333)
- 数学(14103)
- 数学方法(14010)
- 企(12483)
- 企业(12483)
- 中国(12218)
- 农(9133)
- 财(8478)
- 贸(7754)
- 贸易(7743)
- 制(7670)
- 易(7566)
- 银(6780)
- 银行(6769)
- 地方(6716)
- 学(6600)
- 行(6554)
- 融(5903)
- 金融(5902)
- 业经(5884)
- 农业(5872)
- 环境(5411)
- 发(5078)
- 出(4679)
- 体(4642)
- 税(4596)
- 机构
- 大学(121737)
- 学院(119095)
- 济(51588)
- 经济(50445)
- 管理(43050)
- 研究(42107)
- 理学(36705)
- 理学院(36203)
- 管理学(35696)
- 管理学院(35481)
- 中国(32274)
- 京(27141)
- 财(26164)
- 科学(24940)
- 所(21711)
- 财经(20835)
- 研究所(19459)
- 经(18718)
- 农(18640)
- 中心(18460)
- 江(17592)
- 北京(17569)
- 范(16884)
- 经济学(16872)
- 师范(16737)
- 业大(16639)
- 经济学院(15502)
- 院(15416)
- 财经大学(15357)
- 农业(15130)
- 基金
- 项目(74024)
- 科学(58165)
- 基金(54118)
- 研究(53684)
- 家(47492)
- 国家(47194)
- 科学基金(39386)
- 社会(34909)
- 社会科(33284)
- 社会科学(33278)
- 基金项目(29057)
- 省(27564)
- 自然(24813)
- 教育(24741)
- 自然科(24182)
- 自然科学(24176)
- 划(24173)
- 自然科学基金(23680)
- 资助(22260)
- 编号(21884)
- 成果(17978)
- 部(17437)
- 重点(16851)
- 发(16521)
- 课题(15282)
- 国家社会(14747)
- 教育部(14639)
- 创(14478)
- 科研(14133)
- 人文(14028)
共检索到179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傅元海 罗双临
利用FDI的质量可从引进FDI的质量和FDI的利用质量两方面评价,文章对我国FDI的利用质量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三个区域FDI的利用质量随时间变化而不断提高,但与内资企业相比,整体上不高,三个区域利用FDI是数量型、非质量型的;FDI的利用质量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从总量如资本、经济增长、就业、对外开放、结构优化、税收等贡献看,东部引进FDI的质量高于中西部;从相对指标如经济增长质量、技术和管理水平、研发水平、人力资本效应、税收损失等方面看,东部引进FDI的质量低于中西部。
关键词:
FDI的利用质量 空间差异 统计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元海 史言信
选择了14个评价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评估了不同地区1999~2003年和2004~2008年两个时段利用FDI的质量。检验结果表明,利用FDI质量较好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部,较差的主要集中在西部,中部地区的质量排名波动较大;区域利用FDI质量的差异随时间的变化而缩小。根据经济含义,将14个指标分为一般因子(FDI对经济发展的数量贡献)、科技管理因子(FDI对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影响)、质量因子(FDI对经济质量的影响)和制度因子(FDI对制度的影响),并进行因子载荷分析和FDI质量内部结构分析后发现,一般因子是利用FDI质量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科技管理因子的作用次之,质量因子和制度因子的作用较小,这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聂名华
跨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量不断攀升,在全国利用FDI总额中所占比重每年都在83%以上。FDI在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扩大商品出口、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产生了许多正面效应,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在利用FDI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仍然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郝前进 雷志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FDI的吸收利用上,中国虽然总量多于印度,然在利用的细节问题上如内外资的国民待遇、FDI的行业投向、相关法律的完善等方面还需要向印度借鉴学习。本文通过对中印两国FDI的对比研究对这些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FDI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元海 谭伟生
FDI企业出口外部性即对内资企业出口的影响是衡量东道国利用FDI质量的重要内容,运用回归分析和panel data模型研究FDI企业对内资企业出口数量、结构和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在FDI企业出口影响内资企业出口数量方面的FDI利用质量高,而在FDI企业出口影响内资企业出口结构和竞争力方面的FDI利用质量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琪 陈幸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有许多共同或相似之处;既是邻国、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又是全球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两国的经济发展为世界所瞩目。而中国与印度也是最具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魅力的国家。本文比较了两国利用外资格局的明显差异:FDI在中国更多流向加工制造业,在印度则更多流向软件服务业;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存在差别的原因是基于总体引资环境、经济发展战略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且中印利用外资对经济产生了不同的重要影响。因此两国应该向对方借鉴经验。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FDI 比较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鹏 卢爱珍
文章考察了外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按我国各省市能源资源丰富的程度进行分类,分成三组,运用1995-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能源丰裕度较低的地区,FDI(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外资的引入没有起到预期的效应,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效率 能源丰裕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和连 张萌 吴钢
构建了考虑空间滞后因子的引力模型,采用2001—2010年我国各省份国别FDI数据对文化差异及地理距离对我国FDI空间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各国在我国范围内的实际直接投资存在较为明显的"路径依赖"和集聚效应,文化差异与FDI的关系日益表现为明显的"S型"关系,并且其对我国FDI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日益凸显;而地理距离对各国在我国各省的FDI的影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减弱趋势,但临海省份吸收各国的FDI所具备的优势却在增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京文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外资利用,特别是FDI的利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绩效,但也一定程度地危及到我国的经济安全。由于FDI的利用,致使大量外资流入,同时进入我国的大型跨国公司具有巨额的外贸逆差,导致我国国际收支结构脆弱,伴随FDI利用规摸的扩大,其利润汇出规模也日益扩大,因此,FDI利用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我国的金融安全;FDI凭借其强大的资本与技术优势在股权、技术、市场、品牌四个方面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影响了我国的产业安全。由于FDI对我国金融安全与产业安全的影响,因而一定程度地降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与稳定性,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安全。
关键词:
FDI利用 经济安全 实证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甘旭峰 丁德科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FDI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增长。FDI成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FDI接受国之一,2003年中国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FDI接受国。FDI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FDI在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现,本文在肯定FDI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的同时,针对目前我国利用FDI的不足,强调了FDI的有效选择和合理引导是充分利用FDI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
FDI 有效选择 合理引导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春 杨晓优
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995-2008年利用FDI质量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利用FDI质量呈先升后降的态势。一般因子(FDI对经济发展的数量贡献)始终是利用FDI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但作用不断下降;制度因子(FDI在制度演进方面的贡献)对利用FDI质量的作用较大,但是随时间推移作用不断缩小;科技管理因子(FDI在科技管理水平提升方面的贡献)对利用FDI质量的作用不断增大,2006年超过制度因子而仅次于一般因子的作用;经济质量因子(FDI在经济质量方面的影响)对利用FDI质量的作用最小,但是随时间变化,作用不断增大。因此,我国利用FDI质量主要由数量贡献决定,利用FDI质量整体水平不高;随着科技管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兆亮 杨子生 邹金浪
以耕地保护"新政"时期的1999—2008年为研究时段,在测算各省(市、自治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基础上,运用GIS、线性回归和泰尔指数系统分析了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差异,并构建了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不同区域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⑴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由东中部地区向西部和东北递减,但东部耕地利用集约度位次整体下降,中部和西部则上升,东北相对稳定;⑵由泰尔指数可知,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总体差异较明显,相较于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大。⑶东部耕地利用集约度受耕地资源状况(如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等)的影响较大,其他区域则更易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和农业政策的影响。因此,我国应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波 张俊飚
农地利用变化既是重要的碳源,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碳汇。碳效应测算分析表明,1993—2008年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强度年均分别增长4.08%、2.38%;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翻耕等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年均分别递增3.45%、4.65%、7.20%、4.77%、1.22%、0.38%。2000—2008年林地碳汇量增长3.19%,而草地碳汇则呈现微弱的递减态势。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效应来看,2001—2008年我国因生态退耕产生碳汇年均递减45.16%,由于建设占用所引发碳排量年均递增2.23%。农地利用变化的碳效应区域差异,生态退耕碳汇效应最大是河北,最小的是黑龙江;因建设占用耕地导致碳排放效应最为显著的是江苏,最小为西藏。
关键词:
农地利用 碳功能 生态退耕 建设占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傅元海
利用FDI的质量可从引进FDI的质量和FDI的利用质量两方面分析,文章从项目平均规模、大中型企业的比例、结构、技术和管理知识含量、实际到位率和污染项目比例等指标实证分析了我国引进FDI的质量,并提出了提高引进FDI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FDI的质量 统计分析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