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8)
- 2023(10714)
- 2022(9210)
- 2021(8477)
- 2020(6934)
- 2019(15907)
- 2018(15767)
- 2017(31067)
- 2016(16999)
- 2015(19205)
- 2014(19460)
- 2013(19374)
- 2012(18765)
- 2011(17220)
- 2010(17873)
- 2009(17010)
- 2008(16810)
- 2007(15390)
- 2006(14351)
- 2005(13755)
- 学科
- 济(76124)
- 经济(76043)
- 管理(47152)
- 业(45537)
- 企(33555)
- 企业(33555)
- 中国(27480)
- 方法(24986)
- 农(24547)
- 数学(22006)
- 地方(21914)
- 数学方法(21693)
- 贸(20750)
- 贸易(20735)
- 易(20245)
- 财(19794)
- 制(17636)
- 业经(16899)
- 银(16387)
- 银行(16374)
- 行(15931)
- 农业(15901)
- 融(14951)
- 金融(14950)
- 出(13527)
- 发(12773)
- 策(12765)
- 学(12625)
- 地方经济(11890)
- 环境(11884)
- 机构
- 学院(247578)
- 大学(245293)
- 济(110090)
- 经济(107608)
- 研究(91229)
- 管理(90629)
- 理学(74787)
- 中国(73987)
- 理学院(73923)
- 管理学(72857)
- 管理学院(72368)
- 财(55641)
- 京(53836)
- 科学(51017)
- 所(47338)
- 研究所(41468)
- 中心(41416)
- 财经(41305)
- 江(41090)
- 农(39388)
- 经(37177)
- 北京(35692)
- 范(34418)
- 师范(34158)
- 经济学(33806)
- 州(33107)
- 院(32461)
- 业大(31032)
- 经济学院(30390)
- 农业(30104)
- 基金
- 项目(145185)
- 科学(113778)
- 研究(113310)
- 基金(102196)
- 家(86827)
- 国家(86029)
- 科学基金(72536)
- 社会(71652)
- 社会科(67995)
- 社会科学(67982)
- 省(57479)
- 基金项目(52021)
- 教育(51799)
- 划(48171)
- 编号(47441)
- 资助(43622)
- 自然(42631)
- 自然科(41560)
- 自然科学(41550)
- 成果(41449)
- 自然科学基金(40756)
- 发(37421)
- 课题(34662)
- 部(33000)
- 重点(32731)
- 发展(31086)
- 展(30575)
- 创(29836)
- 性(29595)
- 国家社会(28861)
- 期刊
- 济(136615)
- 经济(136615)
- 研究(87802)
- 中国(58184)
- 财(40688)
- 农(38534)
- 管理(36272)
- 融(34701)
- 金融(34701)
- 教育(32599)
- 学报(31483)
- 科学(30340)
- 农业(25987)
- 大学(24524)
- 业经(23553)
- 学学(22480)
- 经济研究(22226)
- 技术(21856)
- 财经(20525)
- 问题(19181)
- 贸(18320)
- 经(17722)
- 国际(16691)
- 世界(13084)
- 理论(12963)
- 业(12828)
- 图书(12700)
- 技术经济(12504)
- 商业(12281)
- 坛(11940)
共检索到418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鹏 潘小春
如同国际贸易的进口与出口,FDI流入与流出也存在密切联系。一个国家FDI流入,外国企业流动的所有权优势与本国不可流动的区位优势互补,这有利于该国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反过来,一个国家FDI流出,该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与其它国家的区位优势相结合,也有利于该国福利水平的提高。从FDI流入与流出规模和结构分析,我国FDI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条件下,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应加快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小春 邱立成
如同国际贸易的进口与出口,FDI流入与流出也存在密切联系,一个国家FDI流入,外国企业流动的所有权优势与本国不可流动的区位优势互补,这有利于该国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反过来,一个国家FDI流出,该国企业所有权优势与其它国家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其它国家的比较优势,因此,FDI流入与流出协调发展有利于一国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提高。从FDI流入与流出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分析,我国FDI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条件下,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熙保 崔文俊
从工农关系发展规律出发,分农业支持工业与工业反哺农业两个时期回顾了我国工农业关系演变的历程。尽管我国在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辉煌的成绩,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为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和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同步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构建公平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保障农村金融资源支持农村发展,同时尽快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到"公共服务型"的转变。
关键词:
工农关系 城乡发展 对策思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彭月兰 陈永奇
针对税收政策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本文从完善原材料环节的资源税、推进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改革、以及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享比例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欠发达地区 税收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斌 谢文君 谢华模
本文针对我国融资市场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协调困难,分析、揭示在融资实践中存有的制度缺陷,进而提出对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及实务对策。
关键词:
融资方式 协调发展 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汪阳红 袁朱
"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但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空间失衡、东中西产业互动关系不强、欠发达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强 顾海丽 胡明茜 叶晨曦
双向FDI协调发展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碳减排进而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抉择。然而,现有文献鲜有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系统探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为此,基于相关理论分析,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省域双向FDI协调发展与碳排放都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强 顾海丽 胡明茜 叶晨曦
双向FDI协调发展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碳减排进而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抉择。然而,现有文献鲜有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系统探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为此,基于相关理论分析,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省域双向FDI协调发展与碳排放都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后凯
一、要正确对待当前我国的地区差距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差距的扩大。自6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东西差距就一直在不断扩大。1965年,我国沿海与内地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距为22.5%,到1980年已提高到37.6%,1988年又提高到40.5%。在三年治理整顿期间,虽然沿海与内地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距略有缩小,但之后又呈现出急剧扩大的趋势。1990—1994年,沿海与内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40.6%迅速提高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郑艳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比较德国、日本两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入手,通过分析各自的特点,总结出我国可以借鉴的方面,并构想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该如何建立,为解决我国在市场经济进程中产生的区域差距扩大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贾康
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财税政策目标应使四类功能区的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引导资源要素合理向目标功能区流动,引导市场主体和居民节约资源和重视环境保护。解决行政区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问题,财政政策目标要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相一致。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财税政策 公共服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涛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难点之一,就是区域经济结构出现愈加严重的失衡问题。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区域金融失衡本身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表现。同时,由于很少考虑到区域协调目标,货币金融政策客观上也难以解决区域失衡问题。对此,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和借鉴国外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及政策运用的状况和问题,并且从多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协调 经济结构 金融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伟雄
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区域总体差距趋于缓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区域发展新增长极涌现,城镇化步伐加快推进。但是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还不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为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大对落后地区和问题地区的扶持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合作和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发展良性互动。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发展成效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敏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在出口下滑、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下,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而中西部经济在政策支持、产业转移和内需拉动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经济平衡性有所增强。而今年一季度,地区经济发展再次进入平衡状态,表现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崇康
本文认为,我国区域非平衡发展战略所导致的区域发展差异和不协调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政府区域政策的负面效应是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制度层面的因素主要是政府倾斜性的区域政策,90年代中期之后,市场的负面效应使之加剧。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根据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和选择政策重点,既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职能,实现区域间体制环境的统一,提高全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又要努力实现地方政府的角色创新,推动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协调发展 政府行为 政策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