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1)
2023(7469)
2022(6736)
2021(6140)
2020(5711)
2019(13257)
2018(13205)
2017(27616)
2016(14964)
2015(17502)
2014(17691)
2013(17927)
2012(17223)
2011(15672)
2010(15926)
2009(15215)
2008(15342)
2007(13971)
2006(12194)
2005(11060)
作者
(44767)
(37614)
(37208)
(35837)
(23918)
(17984)
(17360)
(14612)
(13934)
(13437)
(12598)
(12526)
(11916)
(11784)
(11780)
(11700)
(11678)
(11002)
(10876)
(10760)
(9459)
(9318)
(9278)
(8568)
(8482)
(8419)
(8368)
(8302)
(7609)
(7479)
学科
(69109)
经济(69035)
(44170)
管理(43316)
方法(37845)
数学(34601)
(34508)
企业(34508)
数学方法(34386)
(19793)
中国(18483)
(18450)
(14497)
贸易(14493)
(14114)
(13870)
业经(12358)
(12053)
农业(11955)
(11834)
(11785)
财务(11763)
财务管理(11727)
(11700)
银行(11676)
地方(11422)
税收(11343)
(11277)
企业财务(11145)
(11092)
机构
大学(231482)
学院(229233)
(100177)
经济(98192)
管理(88938)
理学(76765)
理学院(75993)
管理学(74933)
管理学院(74506)
研究(73272)
中国(56869)
(49979)
(47625)
科学(42649)
财经(39891)
(37349)
(37249)
(36116)
中心(34187)
(33816)
研究所(33451)
业大(32546)
经济学(32155)
北京(30310)
农业(29704)
经济学院(29609)
财经大学(29535)
(28132)
师范(27843)
(26937)
基金
项目(144023)
科学(113015)
研究(105959)
基金(105091)
(90328)
国家(89613)
科学基金(76164)
社会(67568)
社会科(64174)
社会科学(64155)
基金项目(55638)
(55548)
教育(50110)
自然(48126)
(47135)
自然科(46978)
自然科学(46963)
自然科学基金(46161)
资助(44582)
编号(43717)
成果(36297)
(34130)
重点(32364)
(30787)
(29853)
课题(29672)
教育部(29582)
人文(28490)
科研(28050)
创新(27974)
期刊
(105821)
经济(105821)
研究(69365)
中国(38294)
(37760)
学报(33933)
(32606)
科学(30166)
管理(30081)
大学(25481)
学学(24037)
(23100)
金融(23100)
农业(21644)
教育(20904)
财经(20429)
技术(19197)
经济研究(17931)
(17421)
业经(17203)
问题(15506)
(13803)
技术经济(12531)
理论(12404)
统计(12324)
商业(11951)
国际(11201)
(11160)
实践(11139)
(11139)
共检索到334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闫国庆  黄文军  
本文利用FDI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分析法,对当前我国FDI的吸收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FDI的最优吸收规模,对我国FDI的引进提出了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瑞超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相对薄弱的吸收能力是制约FDI技术创新溢出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测算各省创新绩效的基础上,从外资异质的角度分析研究吸收能力对我国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双重作用,进入我国的FDI总体上不利于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吸收。港台外资虽有助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却不利于技术吸收,而欧美外资则反之;外资技术含量过高不仅难以吸收,而且会削弱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相比,外商独资企业非但不利于内资部门技术吸收,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技术外溢。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吕世生  张诚  
从众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看,FDI 对当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不确定的,存在较大的分歧。这种情况可能与当地企业的各种特征相关,当地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可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文利用天津市 103 家企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这一问题作了实证分析,分析模型是Haddad 和 Aitken 模型的扩展,在该模型中加入了吸收能力变量,该变量用 R&D 投入与行业 FDI总量的交互项表示。根据相关理论,本文把 R&D 的作用分为创新和提高吸收能力两种。回归结果表明,提高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 R&D 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创新性 R&D;同时本文还发现当地企业 R&D 投入越高,与 FDI 企业的技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静思  李丽  
采用研发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率影响效应检验方程和经济开放度度量关系的吸收能力的回归方程分析云南省FDI吸收能力中人力资本与经济开放度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回归检验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云南省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开放度的水平较低,已经对云南省的经济增长起有相当的阻碍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最后提出了促进云南省吸收能力,加快云南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凤鸣  张中楠  
通过对1996—2005年我国分省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吸收能力增强是FDI在华独资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人力资本为衡量标准的吸收能力的提高推动了FDI在华独资的倾向。在其他影响FDI在华独资化的因素中,市场规模、市场化程度对独资倾向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这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化程度持续提高,外国投资者更加倾向于独资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建丽  孟令杰  王琴  
本文以中国高技术产业13个细分行业1997~2011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FDI研发活动对内资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以及内资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在FDI技术溢出过程中的门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FDI研发活动对内资企业存在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内资企业研发资金强度和研发人员强度对FDI技术溢出有非线性影响,并存在显著的单门限效应,当超过各自的门限值时,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均有显著提高。另外,内资企业研发投入、对外开放程度都是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增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东东  张建清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借助GMM估计法,分析了我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积极的逆向溢出效应尚未显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检验了表征吸收能力的各因素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金融发展规模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分区域检验时则表现出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国内研发投入、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和金融发展规模促进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中部地区能够促进产生逆向溢出效应的因素则限于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和金融发展规模;而西部地区只有金融发展规模和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忠艳  
本文利用我国199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从东道国吸收能力的角度分析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因素: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各省的F D I吸收能力普遍强于西部地区,东、西部地区的检验结果均不支持所谓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但随着人力资本的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逐步增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如国  孟雨兴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FDI溢出理论,考虑吸收能力和能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了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分析框架。运用1995—2012年中国30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基于吸收能力的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且各地区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不能充分地吸收国际先进生产技术来提升能源效率。建议中国各区域实施差异化的引资战略、注重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增大FDI对能源效率的正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静  
自MacDougall(1960)第一次明确提出FDI对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理论界对此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难以得到一致的结论。除了实证检验所用方法不同,许多学者认为,东道国的特征不同使得对FDI技术外溢的效果检验各异。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吸收能力角度入手,全面考虑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因素,系统地分析了技术能力、市场特征、开放度等对FDI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为我国在引资过程中如何提高FDI的溢出效果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平  
文章对我国近几年来FDI在东中西部地区的规模情况进行简单论述,在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科技吸收能力、经济及政策支撑能力、基础设施支持力等三个层面构建吸收能力测评体系,并对SEM结构方程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利用31个地区10年的数据进行Amos系数估算,并对结构方程参数及模型整体进行适配度检验。最后对东中西部地区的FDI吸收能力进行了定量测度,并揭示了影响地区吸收能力差异的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长富  
文章依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分析了FDI合理规模的存在性。随着外资数量的不断增加,资本的边际回报是逐渐递减的。当外资增加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经济增长将趋于停滞。因此,必须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积累等来促进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等作为吸收能力指标,依据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在全新的吸收能力视角下研究FDI规模问题。利用我国1990-2008年间的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利用FDI存在着相对最佳规模,FDI与GDP的相对比例为0.031时达到最优;结合我国的引资实践分析也表明,当FDI与GDP的比例大于0.031时,我国利用FDI的增长率会出现明显下降,反之亦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艳清  卢晓勇  罗卯英  
为了探究影响我国东、中、西部FDI吸收能力大小的内在原因,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我国区域FDI吸收能力的指标体系与结构方程模型,并以实证的方法对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估计和检验。同时,根据参数的大小及其含义,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可测指标的权重。最后,文章利用权重和可测指标数据测出了各地区吸收能力大小。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吸收能力逐年增强,但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依然很大,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FDI吸收能力的差距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地区技术吸收能力和基础吸收能力差而导致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靳娜  傅强  
FDI的技术溢出不是自发产生的,溢出效应受到东道国国内的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中两个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本文利用工业部门2005—200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FDI溢出效应。在考虑了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中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情况下,检验了FDI横向溢出和纵向溢出,分析了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我国的横向溢出和后向溢出不显著,前向溢出显著;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外商在华投资的溢出效应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增耀  王喜  
本文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从产业及其产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企业两个层面,着重探讨吸收能力对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汽车行业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带来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在产销量、技术水平、进入壁垒、市场集中度等方面带来显著变化,并对自主开发企业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它们通过对吸收能力起关键作用的研发活动大力投资,通过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创新,能够有效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最终实现自主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