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84)
- 2023(11197)
- 2022(10034)
- 2021(9494)
- 2020(8074)
- 2019(18825)
- 2018(19005)
- 2017(37430)
- 2016(20290)
- 2015(22999)
- 2014(23081)
- 2013(23121)
- 2012(21306)
- 2011(19303)
- 2010(19356)
- 2009(17665)
- 2008(17130)
- 2007(15019)
- 2006(13361)
- 2005(11715)
- 学科
- 济(80729)
- 经济(80573)
- 管理(56307)
- 业(53971)
- 企(43198)
- 企业(43198)
- 方法(39608)
- 数学(34913)
- 数学方法(34583)
- 中国(22959)
- 农(22868)
- 财(20344)
- 贸(20013)
- 贸易(20006)
- 易(19585)
- 业经(17111)
- 学(16781)
- 制(15214)
- 地方(15210)
- 农业(14677)
- 出(13154)
- 和(12768)
- 理论(12707)
- 技术(12705)
- 银(12679)
- 环境(12668)
- 银行(12635)
- 行(12106)
- 务(11573)
- 财务(11488)
- 机构
- 大学(295045)
- 学院(292058)
- 管理(117854)
- 济(117301)
- 经济(114750)
- 理学(102541)
- 理学院(101425)
- 管理学(99783)
- 管理学院(99264)
- 研究(95163)
- 中国(70358)
- 京(62974)
- 科学(59060)
- 财(54381)
- 所(47498)
- 农(46306)
- 业大(44520)
- 财经(43972)
- 研究所(43253)
- 中心(42502)
- 江(41059)
- 经(39927)
- 北京(39889)
- 范(38576)
- 师范(38249)
- 农业(36517)
- 经济学(35158)
- 院(34295)
- 州(33591)
- 财经大学(32764)
- 基金
- 项目(198847)
- 科学(155725)
- 研究(146497)
- 基金(143862)
- 家(124665)
- 国家(123637)
- 科学基金(105754)
- 社会(91437)
- 社会科(86615)
- 社会科学(86592)
- 基金项目(77311)
- 省(77154)
- 自然(68576)
- 教育(67182)
- 自然科(66907)
- 自然科学(66891)
- 自然科学基金(65686)
- 划(64980)
- 编号(60661)
- 资助(59472)
- 成果(49454)
- 部(44476)
- 重点(43851)
- 发(42054)
- 课题(41111)
- 创(40895)
- 教育部(38104)
- 创新(38093)
- 科研(37981)
- 项目编号(37399)
- 期刊
- 济(125482)
- 经济(125482)
- 研究(87419)
- 中国(51384)
- 学报(45767)
- 管理(41805)
- 农(41709)
- 科学(41631)
- 财(38145)
- 大学(34545)
- 教育(32364)
- 学学(32301)
- 农业(29422)
- 技术(24500)
- 融(23950)
- 金融(23950)
- 业经(21083)
- 财经(20707)
- 经济研究(20077)
- 问题(17645)
- 经(17510)
- 图书(16696)
- 理论(15748)
- 贸(14975)
- 实践(14523)
- 践(14523)
- 技术经济(14435)
- 业(14196)
- 科技(14102)
- 现代(13378)
共检索到419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叶堃晖 黄英 赵瑞雪
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方法,识别我国EPC"走出去"的八个关键障碍因素,并进一步总结为基本业务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外部环境三个层面因素。在八个关键障碍因素中,人才与EPC功能、项目管理能力和风险因素对我国承包商发展国际EPC业务的制约作用最大。
关键词:
国际工程 EPC 走出去 障碍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翟雪玲 韩一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宁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海外并购活动。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面对众多的海外并购机会,我国企业掀起了一波海外并购热潮。但是,在海外并购市场上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将近70%的海外并购是失败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还面临着许多障碍。需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加强政府协调与引导,确保海外并购的智力需求,以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 并购障碍 政策支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正福
在我国,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民营企业"走出去",生产经营由国内市场转向进入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是民营企业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规避贸易壁垒、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民营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红 周朝鸿
本文以海外收购为例,对制度因素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总体结果表明,制度因素不仅有可能会直接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顺利实施,而且会对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的其它因素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从而间接地影响企业国际化的成效。对海外收购的实证研究的结果从三个方面证实了这一点:第一,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成功概率没有直接显著的影响,但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对影响海外收购成功的其它因素——产业保护和收购经验——有明显的负的调节作用;第二,收购企业的国有制形式对收购的完成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一负面影响在市场化和民主化程度高的东道国更加突出;第三,东道国产业保护对中国企业海外收购...
关键词:
制度因素 调节作用 国际化 海外收购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玛依努尔 赵军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铁路"走出去"提供了重大契机,中国铁路紧抓这一战略机遇,加快了"走出去"步伐并取得显著成绩。如产品输出已实现从"单一产品"到"全产业链"的跨越、铁路成套技术标准体系逐步获得国际认可、出口市场实现从亚非拉到欧美的飞跃等等。同时,中国铁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铁路目标市场细分、技术标准国际化、商业模式创新、地缘政治社会风险等诸多障碍。为此,如何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铁路建设的巨大需求,加快中国铁路"走出去"步伐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资本项目”课题组
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境外投资已日益成为国际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途径。境外投资的规模、流向和结构的迅速调整对国际收支平衡、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国际竞争力乃至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遗憾的是,广东省的境外投资近年来虽然有所发展,但远未达到预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建平
一、抑制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企业外部因素 1、投资管理体制滞后。第一,部门交错重复管理。一项对外投资的审批要经过经贸委、外经贸委、外汇管理局、计委四条线,每条线又有市、省和国家三级,加起来一共有12道门坎,每一道门坎的手续要花很长时问才能办完。一个项目审批一般要花4-6个月,多则两年。虽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于2003年2月9日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谈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走出去"取得较大进展,较好地服务了企业"走出去",但"参与者"的定位难以满足未来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还需要积极发挥"倡议者"和"推动者"的作用。我国金融"走出去"的根本目标仍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随着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需要通过完善金融机构海外布局、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等举措提升金融"走出去"水平,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
关键词:
金融“走出去” “一带一路” 经济全球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柳坤 刘毅 冯鹏飞
从制度环境、技术供给、服务效能及要素融合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我国35个中心城市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主要结论为:中心城市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水平普遍提升,城市间差异扩大。北京、广州、深圳及长江经济带中下游核心城市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要素市场高速发展的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以武汉为中心,以北京、深圳、上海、西安及成都构成的菱形区域。制度环境和服务效能的障碍明显改善,技术供给是中心城市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技术供给质量对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的约束突出。最后,对不同障碍类型城市提出优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柳坤 刘毅 冯鹏飞
从制度环境、技术供给、服务效能及要素融合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我国35个中心城市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主要结论为:中心城市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水平普遍提升,城市间差异扩大。北京、广州、深圳及长江经济带中下游核心城市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要素市场高速发展的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以武汉为中心,以北京、深圳、上海、西安及成都构成的菱形区域。制度环境和服务效能的障碍明显改善,技术供给是中心城市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技术供给质量对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的约束突出。最后,对不同障碍类型城市提出优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