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40)
- 2023(19236)
- 2022(16703)
- 2021(15393)
- 2020(13202)
- 2019(30555)
- 2018(30187)
- 2017(58743)
- 2016(31576)
- 2015(35828)
- 2014(35977)
- 2013(35518)
- 2012(32758)
- 2011(29777)
- 2010(30075)
- 2009(28060)
- 2008(27289)
- 2007(24177)
- 2006(21652)
- 2005(19325)
- 学科
- 济(142228)
- 经济(142046)
- 管理(92115)
- 业(85196)
- 企(70211)
- 企业(70211)
- 方法(62924)
- 数学(55010)
- 数学方法(54212)
- 中国(35620)
- 农(34667)
- 财(33214)
- 学(30087)
- 贸(29728)
- 贸易(29711)
- 易(28802)
- 业经(28800)
- 地方(28516)
- 制(25945)
- 农业(22931)
- 理论(22059)
- 环境(20637)
- 银(20461)
- 银行(20396)
- 和(20144)
- 务(19934)
- 融(19914)
- 金融(19912)
- 财务(19845)
- 财务管理(19796)
- 机构
- 大学(464574)
- 学院(461964)
- 济(193770)
- 经济(189793)
- 管理(177857)
- 研究(157903)
- 理学(153844)
- 理学院(152122)
- 管理学(149049)
- 管理学院(148234)
- 中国(117386)
- 京(98693)
- 科学(96505)
- 财(89054)
- 所(80126)
- 农(75617)
- 研究所(72720)
- 财经(71170)
- 中心(70293)
- 业大(69071)
- 江(67596)
- 经(64544)
- 北京(62572)
- 经济学(59700)
- 农业(59409)
- 范(58953)
- 师范(58312)
- 院(57403)
- 州(54182)
- 经济学院(53580)
- 基金
- 项目(308786)
- 科学(241921)
- 基金(224542)
- 研究(222030)
- 家(196869)
- 国家(195301)
- 科学基金(166817)
- 社会(139929)
- 社会科(132599)
- 社会科学(132562)
- 省(119645)
- 基金项目(117682)
- 自然(109685)
- 自然科(107126)
- 自然科学(107096)
- 自然科学基金(105182)
- 教育(102797)
- 划(101185)
- 资助(94750)
- 编号(89561)
- 成果(72728)
- 重点(69525)
- 部(68387)
- 发(65811)
- 创(63491)
- 课题(62077)
- 科研(59484)
- 创新(59350)
- 教育部(58635)
- 国家社会(57642)
- 期刊
- 济(214015)
- 经济(214015)
- 研究(138356)
- 中国(85961)
- 学报(74722)
- 农(67792)
- 科学(67768)
- 管理(67575)
- 财(67114)
- 大学(56883)
- 学学(53955)
- 教育(47551)
- 农业(46430)
- 技术(41429)
- 融(40162)
- 金融(40162)
- 经济研究(35948)
- 财经(35600)
- 业经(33189)
- 经(30506)
- 问题(28198)
- 贸(25343)
- 业(23950)
- 技术经济(23721)
- 统计(23664)
- 国际(21461)
- 理论(21371)
- 商业(21081)
- 策(21027)
- 版(20872)
共检索到684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陶长琪 宋兴达
本文利用我国1971-2008年的样本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对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费、人均国民总收入、人均国民总收入的平方和外贸依存度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计量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因果关系。ARDL估计结果表明,人均能源消费量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解释力度最大,其次是人均国民总收入和对外贸易,并且推导出了一个持续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模型,同时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睿
文章以17个新兴经济体1984~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因果关系分析、面板数据VAR模型、面板数据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这些国家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从面板数据协整检验与因果关系分析来看,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三者在短期内互为因果。从面板VAR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路径依赖,滞后一、二期的经济增长对当期能源消耗、CO2排放量均有着显著的影响,滞后一期的CO2排放量降低了当期的经济增长。无论是给能源消耗还是CO2排放量一个标准冲击,都会使得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CO2...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霞 宁满秀
采用双向分量回归法探讨1985—2009年中国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在模型中引入共同边界技术效率比,以解决一般固定效应模型无法捕捉不随时间变动的因素对两者间内在关系的影响这一问题。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人均GDP对人均CO2排放量的弹性系数越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均CO2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曲线逐渐平缓,低、中收入地区的EKC不呈倒U型,高收入地区的EKC呈不明显的倒U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家鹏
利用能源CO2排放系数和1985~2012年农业能源消费数据,分析了我国农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状况,然后使用HOlt-Winter无季节性模型对我国"十三五"农业能源消耗、CO2排放趋势进行预测,并探讨农业减排路径,得到以下结论:1985~2012年,我国农业能源消费量波动中持续增长,CO2排放系数高的能源在农业耗能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CO2排放量总体保持上升趋势,单位农业产值CO2排放强度逐年下降,但未能实现碳绝对减排。"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升,单位农业产值CO2排放强度继续下降。但能源消费量、CO2排放量仍会持续上升,农业仍不能实现但趋向于碳绝对减排。为实现我国农业节能...
关键词:
农业 能源消耗 CO2排放 减排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志明 晏奎 周乐明 杨盼盼
采用线性面板计量方法,依据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区CO_2排放因子数据,考量经济增长、能源转型与CO_2排放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工业经济部门能源消费是导致CO_2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能源强度与CO_2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长期均衡性,能源强度降低1%,CO_2排放量将减少0.22%;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对CO_2排放具有长期抑制作用,可再生能源占比每增加1%,CO_2排放量将减少0.48%。鉴此,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能源转型战略,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志明 晏奎 周乐明 杨盼盼
采用线性面板计量方法,依据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区CO_2排放因子数据,考量经济增长、能源转型与CO_2排放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工业经济部门能源消费是导致CO_2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能源强度与CO_2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长期均衡性,能源强度降低1%,CO_2排放量将减少0.22%;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对CO_2排放具有长期抑制作用,可再生能源占比每增加1%,CO_2排放量将减少0.48%。鉴此,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能源转型战略,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玉海 武鹏
针对以往效率测算方法存在的缺陷以及跨国研究中制度的异质性问题,本文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这一综合分析框架,在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双重约束条件下,测算了APEC地区17个成员1980-2007年期间的经济增长效率,并对双重约束下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除了发展中国家群组之外,发达国家群组和东亚新兴经济体群组中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个别年份位于潜在最佳生产技术的共同边界上;各群组的共同技术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平均值从高到低的排序均依次为发达国家、东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工业化水平、人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尧
文章以IPAT模型和脱钩指数为分析手段,对2010—2016年攀枝花地区层面和2004—2016年国家层面的国内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关联性做了实证分析,以期为中长期内的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策略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龙志和 陈青青
笔者在测算我国1953年~2007年间CO2排放量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经济计量检验,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CO2排放量与人均GDP间双向因果关系,并分析各种因素对CO2排放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CO2排放量与人均GDP间变动关系并不是简单EKC模型中的倒U型,有着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联。人均GDP提高导致CO2排放量上升的同时,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以及资本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都将减少CO2排放。
关键词:
CO_2排放量 联立方程组模型 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金平 孙晓雨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对我国30个省的产业结构分类,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不同产业结构下省域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以及同一产业结构内部不同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保持长期协整关系,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对于相同产业结构内部的不同省,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存在差异。最后,本文针对不同省域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能源消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牛叔文 丁永霞 李怡欣 罗光华 牛云翥
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现实意义重大。本文以亚太八国为对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71-2005年间能耗、GDP和CO2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此建立的面板回归模型显示,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基数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单位能耗和单位GDP排放的CO2低,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我国的能耗和碳排放指标优于其它3个发展中国家,但次于发达国家。为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寻求主动,我国应积极转换能源结构,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用能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军 周晓唯
能源与经济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属性,文章基于空间计量模型,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研究背景,以中国30个省域2000~2012年间人口、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量为样本数据,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其空间关联性。结果发现,人口仍然对经济的弹性最大,能源消耗次之,碳排放最小,碳排放具有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对经济具有一定的空间滞后性,且表现出的空间关联性具有较强的区域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亚东 张永红 丁涛 蔡靖雍
近年来,中国CO2排放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有效地抑制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研究中国CO2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文计算了中国1980-2010年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的CO2排放量,基于Kaya恒等式基本原理,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法分析研究中国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的CO2排放特征,探讨影响中国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CO2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经济的规模效应是影响中国产业部门CO2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和能源消费强度,CO2的减排效果远远高于降低第一、三产业,结构因素的减排效果要高于效率因素;民生部门的CO2排放量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因素(富裕度)是民生部门CO...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屾
选取武汉市1996~2011年16年的人均GDP与CO2排放量的统计数据,借助stata系统软件,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CO2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发现:武汉市CO2排放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近似"倒U形"曲线的左半段。也就是说,CO2排放量仍处于上升期。
关键词:
低碳城市 EKC 可持续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丹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函数的框架内,选取1978-2013年时间序列的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增长(GDP)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变量Johansen-Juselius协整验证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均衡发展的关系。这一结论对于调节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节能降耗、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低碳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