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2)
2023(5059)
2022(4239)
2021(4084)
2020(3658)
2019(8272)
2018(8256)
2017(17599)
2016(9390)
2015(10805)
2014(10924)
2013(11102)
2012(10533)
2011(9452)
2010(9745)
2009(9623)
2008(9850)
2007(9120)
2006(8254)
2005(7962)
作者
(27277)
(22541)
(22055)
(21343)
(14357)
(10667)
(10389)
(8581)
(8567)
(8290)
(7566)
(7556)
(7127)
(7088)
(7073)
(6995)
(6783)
(6566)
(6543)
(6344)
(5630)
(5594)
(5372)
(5268)
(5168)
(5134)
(5116)
(4866)
(4578)
(4332)
学科
(40714)
经济(40659)
(30448)
管理(28254)
(23944)
企业(23944)
方法(21695)
数学(20209)
数学方法(20134)
中国(14920)
(14301)
(13639)
(12231)
银行(12224)
(11684)
(11026)
保险(10935)
(10610)
金融(10610)
(9873)
财务(9866)
(9859)
财务管理(9843)
企业财务(9491)
(9224)
贸易(9216)
(9039)
(7810)
市场(6968)
业经(6932)
机构
大学(144652)
学院(142281)
(65884)
经济(64561)
管理(55853)
理学(46276)
理学院(45867)
管理学(45296)
管理学院(45024)
研究(44602)
中国(42990)
(38385)
(30293)
财经(29748)
(27024)
财经大学(22523)
(22479)
科学(21818)
经济学(21601)
(21271)
中心(21179)
北京(20372)
经济学院(19649)
(19235)
研究所(19151)
金融(18917)
(17752)
(17020)
商学(16279)
商学院(16150)
基金
项目(78410)
科学(61817)
基金(59044)
研究(58719)
(49594)
国家(49233)
科学基金(42429)
社会(38743)
社会科(36777)
社会科学(36765)
基金项目(30399)
(27262)
教育(26987)
资助(26474)
自然(26388)
自然科(25792)
自然科学(25780)
自然科学基金(25372)
编号(24064)
(23725)
成果(20601)
(19331)
教育部(17233)
重点(16669)
人文(16571)
(16353)
国家社会(15979)
(15700)
课题(15608)
大学(15556)
期刊
(74126)
经济(74126)
研究(51074)
(30229)
中国(28034)
(27920)
金融(27920)
管理(21877)
学报(16970)
财经(16302)
科学(15988)
(15432)
大学(13795)
(13665)
学学(13109)
经济研究(12512)
业经(11152)
理论(10536)
技术(10361)
问题(10359)
(10032)
农业(9764)
实践(9415)
(9415)
教育(9329)
国际(8739)
统计(7684)
商业(7669)
技术经济(7352)
现代(6861)
共检索到231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国家  王万里  
2015年,我国A股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波动现象,先是快速上涨,继而却急速下跌。本文从金融业发展、居民消费、企业融资等角度,分析股市异常波动影响经济金融运行的机理,论述了A股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股票市场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机构投资者有待培育、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缺乏以及证券业监管有效性不足。本文认为,为有效防控我国股票市场异常波动风险,应当促进股票合理估值,培育专业投资机构,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体系,建立股票市场异常波动应急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颖  李佳彧  
全球范围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高度关注。近年来,受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异常波动。这一情况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围绕大宗商品的内涵和特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问题进行解读,分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所产生的影响。以中国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特点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影响机制、系统性风险影响。结合现实情况,从优化价格管理体制及方式、严密监控管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方面出发,有效防范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产生的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俞仕龙   尹玉晗   刘立峰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加大系统性风险。在此背景下,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尤为重要。首先,分析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现状,从供需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因素、货币政策方面探讨了引发其波动的主要原因,并深入研究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带来的影响。其次,围绕政策调控、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监管,分析了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机制。最后,从完善政策调控体系、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措施,以有效应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艾莲   潘梦梦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稳定发展资本市场的前提是明晰和防范风险。资本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价格持续波动引致的连续风险累积和跳跃波动带来的跳跃风险。基于2010-2020年的5分钟超高频数据刻画所有A股价格的连续和跳跃行为,探寻风险来源,并通过引入时-频域小波模型探讨货币政策对风险的防范作用。结果发现:股票市场资产价格存在跳跃特征,但连续行为更为普遍,且连续和跳跃行为均存在非对称性;制造业是跳跃波动风险的主要来源,金融业具有稳定锚的作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在时-频域存在差异性。因此,在防范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时,不仅要警惕重大信息冲击所触发的极端跳跃现象,更要避免“大水漫灌”式的政策防范手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余海丰  曲迎波  
美国20家上市财险公司的股价波动风险较大。其股价波动的原因主要有经营业绩的变化、保险股股价的同步性波动、预期因素等。研究美国20家公司的股价波动风险,对我国上市财险公司发展有很多启示。中国人保财险虽然上市时间不长,但其股价波动风险也非常明显。其股价波动的影响因素也很多,许多因素同美国上市财险公司一致。为了防范与化解中国上市财险公司的股价波动风险,应该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做好上市财险公司的股价维护工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超  马薇  
本文运用 GARCH方法对 1 996年 1 2月以来深圳和上海两地的 A、B股市场收益的波动风险进行了度量。经比较发现 :中国 B股市场收益的波动风险在绝大部分时间要高于 A股市场。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中国 A、B股市场风险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认为有效监管、降低市场风险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远  
2015年6~7月,我国股票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剧烈异常波动,对经济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虽然最终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维稳措施,市场基本得以稳定,但这次股市波动暴露出的风险和隐患、问题和不足,值得深思、反思。资本市场是社会资本配置的重要载体,也是金融风险的易发之地,我们既要尊重市场、敬畏市场,也应当善于驾驭市场,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防范股市暴涨急跌异常波动的风险,通过积极借鉴他山之石,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振龙  汤文玉  
本文应用Fama-Macbeth估计方法,以1997年2月至2009年6月中国A股股票为样本,考察股票市场波动率风险及其风险价格的特征。研究表明:波动率风险是一个显著的横截面定价因子,其风险价格为负,该结论不受流动性及市场偏度因子、待检资产改变、波动率模型设定的影响;在资产定价模型中引入波动率风险因子有利于解释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异象。波动率的风险因子可以涵盖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定价信息,规模因子是波动率风险因子的代理变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谢圣远  谢俊明  
目前,大多数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的研究忽视了其历史特性,缺乏系统的逻辑分析,对其成因的把握不够全面,因而本文构建了历史、理论和实证的逻辑分析框架。从历史上看,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前有币值波动现象。从理论上看,币值波动引发银行流动性短缺或清偿能力不足,引发银行挤兑,进而使系统性金融风险有爆发的可能;从金融脆弱性视角看,币值波动引发资本流动和投资速度的变化,进而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实证方面看,选取全球26个国家为样本,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币值波动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因此,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过程中,应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精简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以消除影响币值的不稳定因素,避免币值持续不稳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洪荣  吴卫星  周业安  
本文使用Campbell和Shiller(1988)基于对数线性RVF的VAR非线性Wald检验方法对我国A股1994-2009期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我国A股股价相对其基础价值表现出"过度波动"的迹象,无论是常数超额收益率模型还是V-CAPM模型都无法对此进行解释。通过进一步定义市场情绪指数来分析这种"波动性之谜"现象的原因,结果发现市场情绪和股市"过度波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机制,市场情绪能够对股价波动提供额外的解释。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丽华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扩大了,加大了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0%以上,对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国家货币上下波动幅度也非常大,我国外向型企业面临着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营风险,导致国内许多企业亏损甚至倒闭。为此,本文从汇率预测法、选择适当的货币与货币组合、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保值、贸易融资方式、利用我国人民币衍生产品等多种方法来防范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张明  
截至2016年12月中旬,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6.9左右。本文分析了汇率波动与本轮短期资本外流关系,并指出在人民币波动压力下,商业银行面临风险上升,进而对如何化解金融风险提出建议。在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1左右。截至12月中旬人民币中间价与8·11汇改时相比贬值了大约13%。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政  石晴  温博慧  刘淇  
区别于传统的波动风险溢出研究,本文将行业波动率分解为好波动和坏波动以捕捉正负向冲击下的行业风险状况,通过构建中国经济金融系统的好坏波动溢出网络并提出针对冲击方向的相对溢入溢出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揭示行业在正负冲击下的风险共振和传染效应,并探究不同时期好坏波动主导地位的转变,以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风险状况进行科学判断。研究发现,(1)中国行业间存在显著的波动风险传染效应,表现出同向波动关联更紧密且负向冲击诱发风险共振更强烈的特征。(2)可选消费好坏波动的溢出水平均居行业首位,是最主要的系统性风险源头;而工业好坏波动的溢入水平均最高,易受其他行业的溢出影响,最为敏感。(3)相较于波动溢入,冲击方向对波动溢出的影响更具行业异质性;金融、房地产、能源以及信息技术在负向冲击下的波动溢入溢出水平显著高于正向冲击。(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疗保健好波动的方向性溢出水平高于坏波动,而其他大多数行业则由坏波动占据主导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