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5)
2023(12520)
2022(10998)
2021(10259)
2020(8671)
2019(20129)
2018(20025)
2017(40242)
2016(21301)
2015(24127)
2014(24091)
2013(24067)
2012(22123)
2011(20059)
2010(19989)
2009(18467)
2008(18275)
2007(16138)
2006(14265)
2005(12652)
作者
(62115)
(51347)
(51210)
(48592)
(32746)
(24587)
(23166)
(20055)
(19385)
(18371)
(17657)
(17118)
(16153)
(16134)
(15822)
(15615)
(15226)
(15198)
(14837)
(14694)
(12621)
(12562)
(12315)
(11587)
(11549)
(11412)
(11351)
(11262)
(10387)
(9954)
学科
(91192)
经济(91086)
管理(65392)
(63789)
(52727)
企业(52727)
方法(46330)
数学(41288)
数学方法(40971)
(25172)
中国(24396)
(23227)
业经(18906)
(18480)
(17796)
贸易(17787)
(17247)
(16826)
(16461)
财务(16402)
财务管理(16372)
地方(16098)
企业财务(15668)
(15321)
银行(15287)
农业(15102)
(15017)
金融(15016)
(14583)
技术(13995)
机构
大学(317713)
学院(314177)
(132149)
管理(129660)
经济(129456)
理学(112827)
理学院(111701)
管理学(110116)
管理学院(109539)
研究(99949)
中国(76288)
(66555)
(63570)
科学(58458)
财经(51937)
(49009)
(47270)
中心(45080)
(44987)
研究所(44120)
业大(44037)
(43417)
北京(42457)
经济学(40799)
财经大学(39022)
(38834)
师范(38523)
经济学院(37248)
(36038)
(35749)
基金
项目(211023)
科学(167049)
基金(155797)
研究(155690)
(133993)
国家(132940)
科学基金(115509)
社会(99551)
社会科(94544)
社会科学(94521)
基金项目(83153)
(80039)
自然(74896)
自然科(73166)
自然科学(73150)
自然科学基金(71869)
教育(71109)
(67480)
资助(64980)
编号(63423)
成果(50867)
(48078)
重点(46026)
(43766)
(43703)
课题(42114)
教育部(41916)
人文(41199)
国家社会(40893)
创新(40696)
期刊
(140203)
经济(140203)
研究(96013)
中国(51519)
管理(47198)
(46992)
学报(45638)
科学(42338)
(39548)
大学(35006)
学学(33015)
(31353)
金融(31353)
教育(29435)
农业(27442)
财经(26192)
技术(25367)
经济研究(23068)
业经(22996)
(22148)
问题(19117)
理论(17782)
实践(16127)
(16127)
技术经济(15868)
(15620)
商业(15387)
图书(15148)
现代(14412)
科技(13869)
共检索到451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德勇  王家庆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被全球多个股票市场证实存在的金融异象,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方法对我国A股市场进行研究,得到了我国A股市场在短期内存在显著的反转效应,而在中长期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均能获得显著的超额累积收益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从我国A股市场制度,规模效应等多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舒建平  肖契志  王苏生  
本文首次探讨了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相互演化现象,认为,投资者对公共信息的从众行为、对私人信息反应强度更高是二者周期性相互演化的根源;其演化遵循"动量效应(反转效应)出现→增强→减弱→反转效应(动量效应)出现→增强→减弱→动量效应(反转效应)再出现"的规律;实证结果显示,深圳A股市场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确存在类似的周期性相互演化规律,尽管演化的周期长度并不固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牛芳  
本文在固定持有期动量策略的基础上,引入了MACD指标构建了随机持有期的动量新策略。运用两个动量策略对沪深A股从1999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有交易数据的股票进行实证检验表明,固定持有期策略下,不存在显著的动量效应。而新策略下平均收益显著为正,动量效应显著。将实证结果同上证指数回归分析表明,系统性风险补偿仅仅解释了部分新策略的收益,这表明,按照本文所构建的新策略进行投资,可以获得显著优于大盘的平均收益,这为我国A股市场量化投资策略提出了有意义的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小芬  林雨菲  
本文通过模拟上证180指数交易,考察动量和反转策略的收益情况来验证中短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并分析不同市场形势下的效应差异。然后,按照流通A股总市值对大盘股和小盘股,分析对交易量冲击和收益率冲击的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与短期动量和反转效应之间的关系,并对动量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提供合理的解释。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谭小芬  林雨菲  
本文模拟上证180指数交易,通过考察动量和反转策略的收益情况验证中短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并分析不同市场形势下的效应差异,之后根据流通市值将A股市场划分为大盘股和小盘股,探讨交易量冲击和收益率冲击下的股价反应不足或过度反应与动量或反转效应之间的关系。论文在BSV模型和HS模型的基础上,对动量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提供一个可能的解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啸波  
动量效应作为一种金融异象,广泛存在于各个市场。然而在丰厚收益的背后却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学术界称之为"动量崩盘"。本文在确定中国A股证券市场动量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动量组合的风险性质。结果表明:A股市场存在周度的动量效应;且该周度效应无法被CAPM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所解释;A股的周度动量效应没有出现普遍存在于其他动量市场的"动量崩盘"现象,表明在A股市场实施动量策略,不仅收益比美国市场更丰厚,而且风险更小;而动量组合在牛熊市中不对称的收益表现,使得动量收益可以和股票期权一样被市场预计波动率所解释。
[期刊] 预测  [作者] 邓学斌  施政昊  单皓晨  
通过引入变量换手率来改进HS模型,在Jegadeesh和Titman经典的动量策略构建方法上,采取分组的方法进行检验,研究换手率的高低与股价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关系。本文选取2007~2018年12年间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A股市场不存在明显的动量效应,但存在明显的反转效应。还发现,反转效应与形成期和持有期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往往形成期越长,持有期越长反转效应程度越大;同时高换手率股票与低换手率股票之间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低换手率的股票表现出了比高换手率更明显的动量效应;高换手率的股票表现出比低换手率更明显的反转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荣武  何丽娟  聂慧丽  
针对中国股市的特殊性,文章在HS模型基础上将投资者划分为消息观察者、动量交易者和套利惯性投资者,从他们对股票基本面和技术面关注点的不同出发,分段研究了三类投资者不同决策对股价的影响。分析表明:股价波动以消息传播为始点,动量交易者与套利惯性投资者加剧了动量效应,套利惯性投资者还会引发股价反转效应;股价产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程度受到股票市场环境、投资者规模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宁欣  王志强  
因不能有效反映股票盈利的相对强弱,基于总收益排序的动量或反转组合,通常包含大量高Be-ta值和小市值股票,承担着较大风险。为此,本文采用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评价,即基于残差收益排序,考察中国A股市场月度数据的动量或反转效应,结果发现:在全样本阶段存在显著的残差反转效应,不存在残差动量效应,这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更明显;相对于总收益反转组合,残差反转组合不仅具有更高的显著收益和Sharpe比率,还具有较小的系统风险,并受公司规模因素影响较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樊家鸣  
动量和反转效应作为有效市场理论中的一种异象,被公认为是对传统金融理论最严重的挑战之一。因此,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动量收益持续性和反转策略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卓  康辰  刘利科  
本文使用1998-2013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所有交易品种的周度交易数据,考察了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的投资收益表现。实证结果表明,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整体表现为反转效应,9周以上排序期的投资组合反转效应更为强烈;动量和反转策略投资组合收益驱动随时间而变化;即使考虑了交易费用,该交易策略仍然带来显著收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科  郑琛  
依据2011年中小板市场股票的日收益率考量对该市场短期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结果显示:当形成期为一周时,持有期为一周、四周、八周的情况下市场均存在收益反转现象;当形成期为两周时,持有期为四周、八周的情况下市场均存在收益反转现象;当形成期为四周、八周时,各种持有期情况下均存在反转效应。重叠抽样结果显示:除了形成期为两周且持有期为两周的情况下,市场效应不明显之外,其他均显著表现为收益反转效应。同时采用静态与动态的投资策略验证2012年上半年的数据,发现时间段的选取对于研究结论有显著的影响;动态投资策略能够实现更为可观的收益,但收益波动也更为剧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苏生  李志超  舒建平  兰召华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两种重要的金融异象,质疑了有效市场假说。本文以2000~2009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不同的形成期搭配不同的持有期下的投资策略考察了中国股市跨行业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在沪深A股市场,按下游行业收益率排序的零投资策略主要表现为动量效应,按上游行业收益率排序的零投资策略主要表现为反转效应。从短期来看,跨行业动量或反转效应普遍不显著。持有期中长时,结果的显著性明显提高。跨行业动量或反转效应通过CAPM、Fama-French、Carhart模型调整后仍然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秋明  胡聪慧  燕翔  
动量效应不仅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而且在实务上也有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关于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动量效应一直存在争议,而且现有研究缺乏对动量效应的表现形式、利润来源和形成机理的深入剖析。基于此,文章利用我国A股市场1994-2011年股票收益率数据对动量效应进行了重新检验。结果表明:(1)我国A股市场不存在显著的月度频率上的动量效应,而当形成期为2-4周、持有期为1-3周时则存在稳定的动量收益;(2)规模、账面市值比和行业等因素可以解释约50%的动量收益;(3)现有行为金融理论并不能解释我国动量效应在不同规模、不同账面市值比和不同换手率股票间的显著差异,动量效应在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中具有不同的形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谊浩  
本文对中国股市的“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短期性“反应效应”和中期性“动量效应”。依据本文的分析,造成中国股市存在这两种效应的基本原因在于:股市存在对上市公司特质性信息的过度反应;股票收益中存在“带头—滞后结构效应”。而这两个基本因素又内生于中国股市的特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