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8)
- 2023(18538)
- 2022(16131)
- 2021(15142)
- 2020(12975)
- 2019(29761)
- 2018(29619)
- 2017(57292)
- 2016(31187)
- 2015(34871)
- 2014(34762)
- 2013(34007)
- 2012(31053)
- 2011(28085)
- 2010(28262)
- 2009(25935)
- 2008(25622)
- 2007(22260)
- 2006(19899)
- 2005(17694)
- 学科
- 济(117001)
- 经济(116851)
- 管理(88962)
- 业(85460)
- 企(71403)
- 企业(71403)
- 方法(55505)
- 数学(48949)
- 数学方法(48324)
- 财(34822)
- 中国(32964)
- 农(32507)
- 制(31402)
- 银(26776)
- 业经(26630)
- 银行(26628)
- 学(25550)
- 行(25162)
- 务(22146)
- 财务(22063)
- 财务管理(22015)
- 贸(21946)
- 贸易(21931)
- 地方(21866)
- 融(21627)
- 金融(21625)
- 农业(21428)
- 易(21329)
- 企业财务(20996)
- 体(19423)
- 机构
- 大学(438213)
- 学院(435062)
- 济(171609)
- 管理(169635)
- 经济(167876)
- 理学(146359)
- 研究(145448)
- 理学院(144733)
- 管理学(142106)
- 管理学院(141291)
- 中国(113770)
- 京(93006)
- 科学(90587)
- 财(83858)
- 农(77042)
- 所(73635)
- 业大(68070)
- 中心(67463)
- 研究所(66885)
- 财经(66606)
- 江(64730)
- 农业(60811)
- 经(60598)
- 北京(58697)
- 范(56135)
- 师范(55465)
- 院(52496)
- 州(52377)
- 经济学(51714)
- 财经大学(49833)
- 基金
- 项目(295308)
- 科学(230491)
- 基金(214028)
- 研究(211102)
- 家(188612)
- 国家(187047)
- 科学基金(159571)
- 社会(132149)
- 社会科(125222)
- 社会科学(125187)
- 省(114736)
- 基金项目(113457)
- 自然(106000)
- 自然科(103547)
- 自然科学(103515)
- 自然科学基金(101671)
- 教育(98076)
- 划(97613)
- 资助(88716)
- 编号(85485)
- 成果(69402)
- 重点(66364)
- 部(65053)
- 发(61753)
- 创(61037)
- 课题(58743)
- 科研(57238)
- 创新(57015)
- 教育部(55536)
- 大学(55103)
- 期刊
- 济(184452)
- 经济(184452)
- 研究(130307)
- 中国(83095)
- 学报(74725)
- 农(69437)
- 科学(65052)
- 财(64728)
- 管理(61777)
- 大学(56339)
- 学学(53021)
- 融(49918)
- 金融(49918)
- 教育(48401)
- 农业(45996)
- 技术(36176)
- 财经(32791)
- 业经(30559)
- 经济研究(29421)
- 经(27937)
- 问题(24510)
- 业(23045)
- 图书(22039)
- 理论(21868)
- 版(21157)
- 科技(20658)
- 实践(19936)
- 践(19936)
- 技术经济(19751)
- 业大(19195)
共检索到645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基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值管理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以我国上市银行的市值为因变量,以GDP增长率、沪深300指数、资本充足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流通股比例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1%显著性水平下,沪深300指数、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与上市银行市值呈显著的正向关系,GDP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与上市银行市值呈不显著的正向关系,而资本充足率和流通股比例与上市银行市值呈不显著的负向关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百花
股权资本全流通对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上市银行应当相应的从五个方面加强资本管理:通过提升董事会作用,引入股权激励机制改善公司治理;通过相对集中股权,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注意相关条款设计,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银行并购条例来应对股权变动;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分红管理;根据市场行情选择增发或回购,运用并购等手段进行资本运作;通过引入市值考核机制等多种途径进行市值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基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之间联系日益密切,研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动效应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运用Engle&Granger提出的协整理论,对2005~2012年期间中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日、周收盘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确认上海证券市场与纽约证券市场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该检验按时间顺序分为两个样本,检验结果表明两地股市之间呈现联动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基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之间联系日益密切,研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动效应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运用Engle&Granger提出的协整理论,对2005-2012年期间中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日、周收盘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确认上海证券市场与纽约证券市场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该检验按时间顺序分为两个样本,检验结果表明两地股市之间呈现联动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传彬 崔益嘉 赵晓庆
文章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选择2007~2010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旨在揭示股权激励实施后的效果。研究发现:第一,股权激励的实施缓解了代理成本,提升了企业业绩,股权激励实施后的公司业绩要好于实施前;第二,决定股权激励效果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股权激励强度之外,还包括企业性质和资本结构;第三,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效果要好于非国有企业;第四,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将有利于减轻代理成本。上述研究发现为理解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激励 效果 影响因素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超 宿晓 新夫
通过对199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以定向增发形式进行资产注入所产生的短期累计超额回报和购买并持有的长期超额收益的研究,区分股权全流通前后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发现:股权全流通后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产生的短期累计超额回报比股权全流通前有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考虑上市公司的达标需求因素和保壳因素后,股权全流通后的资产注入前后业绩有下降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大股东资产注入行为的机会主义动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小松 张磊
股权分置改革已于今年启动,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机制上的转换,为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此次改革对我国几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也产生了影响,为此,上市银行也必须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上市银行 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文彬 刘猛
本文基于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特殊制度背景,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就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绝对控股结构的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一直存在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而在股权制衡结构的公司中,大股东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衡有效限制了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不同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和稳定性也存在差异。因此,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应成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春 孙君明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我国推行股权分置改革旨在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通过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利政策和再融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找到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目标和途径。以便针对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可能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对策建议,并指出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可能面临的新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宋生 王立彦
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地上市的A股公司为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公布股权分置改革和正式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两个事件的市场反应,对2005年至股权分置改革基本结束进行了较全面的观察与测度,从而更准确和真实地反映这一现象,提出与已有研究不同的结果。研究发现,正式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公布后,对价率高低、净资产收益率大小与投资者获得的非正常报酬收益率负相关,存在价格反转现象,同时流通股比例高低与非正常报酬收益率正相关。这表明,投资者对股权分置改革存在着过度反映,仍然可归结为某种程度的非理性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价的暂时上扬,并不意味着市场对改革后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认可。
关键词:
股权分置 市场反应 原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婧颖 张顺明
证券流通性能够产生价值。股权分置改革将完全不能流通的非流通股转变为能够预期到解禁时间的有条件限售股,股票流通性发生变化。本文利用非流通性折价(DLOM)的概念,通过对价和价值总和两种方式计算出股改前后股票流通性的变化值,并对DLOM的影响因素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当前有条件限售股的估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流通性价值 非流通性折价 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丽娟 王欣
文章以沪深2005年年底完成股改的23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降幅度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应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减持幅度一次过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民赞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水平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对价水平的众多变量中,按其影响力度依次有四个主要变量: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股东持股比例、每股收益、市净率;同时,研究还进一步发现,由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是一项极具政策性色彩的行为,以上四个变量对对价水平的影响力度总体上偏小。
关键词:
股权分置 溢价 对价 影响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宏敏 单鑫 朱敏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对股票期权薪酬激励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成长性机会高的公司、资产负债率低的公司、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实施的股票期权激励效果显著的更好;私营性质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果显著的更好。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