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3)
2023(15016)
2022(13031)
2021(12265)
2020(10189)
2019(23540)
2018(23446)
2017(46119)
2016(24732)
2015(28024)
2014(28047)
2013(28072)
2012(26228)
2011(23840)
2010(23981)
2009(22136)
2008(22043)
2007(19775)
2006(17947)
2005(16477)
作者
(72961)
(60178)
(59946)
(56636)
(38481)
(28758)
(27284)
(23435)
(22849)
(21835)
(20492)
(20313)
(19215)
(19131)
(18711)
(18461)
(17854)
(17651)
(17339)
(17331)
(15046)
(14768)
(14589)
(13722)
(13501)
(13482)
(13453)
(13358)
(12103)
(11748)
学科
(105289)
经济(105170)
管理(74259)
(73817)
(61538)
企业(61538)
方法(45562)
数学(39509)
数学方法(39176)
中国(31271)
(30210)
(27481)
(25026)
地方(24987)
业经(23777)
(23293)
银行(23252)
(22008)
(20341)
财务(20274)
财务管理(20236)
(19819)
(19804)
金融(19803)
企业财务(19407)
(18780)
贸易(18761)
农业(18510)
(18160)
技术(16193)
机构
大学(360029)
学院(357934)
(146640)
经济(143417)
管理(142447)
理学(121784)
研究(120525)
理学院(120453)
管理学(118699)
管理学院(118034)
中国(96500)
(77783)
(73016)
科学(71693)
(60980)
财经(57461)
(55208)
中心(54596)
研究所(54583)
(52816)
(52145)
北京(50365)
业大(49461)
(46535)
师范(46117)
(43900)
经济学(43856)
(43274)
农业(42993)
财经大学(42916)
基金
项目(231713)
科学(182258)
研究(171836)
基金(167947)
(144716)
国家(143459)
科学基金(123618)
社会(107899)
社会科(102374)
社会科学(102350)
基金项目(89596)
(89474)
自然(79755)
教育(78505)
自然科(77867)
自然科学(77850)
自然科学基金(76472)
(75423)
编号(70857)
资助(69885)
成果(58220)
(51810)
(51758)
重点(51241)
课题(48322)
(47827)
教育部(44743)
创新(44543)
项目编号(44146)
人文(43894)
期刊
(166417)
经济(166417)
研究(114846)
中国(69735)
(55916)
管理(54201)
学报(52370)
(50539)
科学(48842)
(46247)
金融(46247)
大学(39846)
教育(39002)
学学(37382)
农业(34120)
技术(29811)
财经(28569)
业经(27795)
经济研究(26614)
(24147)
问题(22012)
理论(19624)
图书(18349)
实践(17842)
(17842)
技术经济(17509)
(17229)
(17171)
商业(16880)
现代(16848)
共检索到549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娟  刘岩  刘燚  
本文选取2007年8月14日至2011年8月31日间首次公布公司债券发行公告的107家A股上市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横截面回归分析法,分别以董事会决议日和证监会核准日为事件基准日,考察发行公司债券公告效应的存在性、公告效应的行业差异以及影响公告效应的因素。研究发现,市场对"证监会核准公司债券发行"的反应要大于对"董事会公告发行公司债券议案"的反应;公司债券发行向市场传递的是正面信号,但存在行业差异;投资者对房地产业发行公司债的关注程度超过制造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江  漆鑫  
本文在综合资本结构理论和债务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方法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市场反应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对公司股价具有负面的效应,公司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率等反映公司自身情况的因素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而在反映债券的债务结构特征中,发行利差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当债券赋予了投资者回售等权利时,该公司的股价会做出明显的负面反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慧  蓝文勇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2007~2012年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409家上市公司发债的公告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债券的发行会产生负的公告效应,而发行公告的负影响不足以抵消公司盈利状况良好带来的积极效应,在整个窗口期内,累积超额收益率为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嘉颖  
随着《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颁布,公司债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获得融资的重要方式,为此,文章对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的现状、特征、发行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便为上市公司选择公司债融资方式提供借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吕宇  陈明  
A股上市银行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进行资本补充时,可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补充附属资本,并在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后,补充核心资本。确定可转债发行方案一是要确定可转债价格,既要通过合理确定票面利率、贴现率和利率结构科学计算纯债价值,又要通过合理确定转股价格和隐含波动率科学计算转股期权价值,从而叠加确定可转债上市后可能的交易价格;二是要确定可转债优先配售给老股东的比例,从而既保障老股东权益,增加其申购动力,又将可转债发行对正股股价的影响控制在较小范围,维护上市银行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成彦  王其文  
本文考察了我国A股市场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反应和原因,事件研究的结果发现发行公告具有显著的正价格效应。该结论与英、美市场已有的研究结果相反,而类似于日本与荷兰市场的情况。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发行公告的价格正效应不能由在美国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证实的逆向选择理论中的信息传递机制来解释。本文在提出解释的同时,对我国独特的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并存的股权结构与公告期间异常收益的关系也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关于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几种主要模型对于公司特征与公告期间异常收益的关系的预测进行了检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华  
为规范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中的基础作用,2008年10月17日,中国证监会根据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的工作部署和《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08]41号,以下简称《试行规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本文以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发行公司债的31个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对这些公司发行公司债所产生的公告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我们研究的事件窗口中,我国公司债发行会产生负的公告效应,但是在公告发布之前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为正,而在公告发布之后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为负。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股票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与公司的成长性显著的负相关,与固定资产比率、资产负债率、债券相对发行规模及公司规模显著的正相关,与公司的年龄、债券的信用评级及债券的存续时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贞  和苏超  
本文利用2012-2015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数据,研究了公司财务指标、公司治理特征以及信用评级对公开发行债券和非公开定向发行债券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财务风险越小、内部资金越充足,越倾向于选择公开发行债券。但是作为公司质量衡量的标准——信用评级,对融资工具选择没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信用评级在债券市场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信用评级对债券投资者成本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信用评级对融资成本有显著影响,但定向发行债券的投资者在对债券定价时更依赖于自身对发行人信息的判断,较少受到市场公开信息,如信用评级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永力  盛伟华  
本文对我国可转债的赎回公告效应进行了测度和检验,发现其在赎回公告的前一天和当天不显著,而在赎回公告发布后的第二天和中期内都显著为负。在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股权融资偏好的情况后,我们认为可转债赎回公告是一个关于公司基本面的负面信号的可能性很小。通过检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可转债转股数据,我们找到证据支持卖方压力的假说,即我国可转债赎回公告在短期和中期的负效应都是由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套现的行为引起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娥平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期间董事会首次公告发行可转换债券议案的88家样本在公告日前后的超常收益来验证市场对该事件的反应,从而检验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是否具有财富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具有显著负的财富效应,但明显低于增发股票公告的负效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公告效应进行考察后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公告效应,主要由稀释度和负债比率两个影响因素来解释,而公司规模、发行的相对规模、市价账面比、流通股比例等在解释公告日超常收益时没有说服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史永东  王三法  齐燕山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通过收集债券契约条款,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分类研究债券契约条款对公司债券发行利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期权类条款和限制发行人行为的限制性条款,能够显著降低债券的发行利率。期权类条款能够降低债券实际发行利率111127个基点,限制资产转移类条款能够降低债券实际发行利率6173个基点,限制投资类条款能够降低债券实际发行利率6078个基点,限制融资类条款能够降低债券实际发行利率6072个基点。由此可见,债券契约条款是降低债务成本和减少公司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郜峰  
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构成的多元化、发行制度的不统一和市场化程度低,使得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缓慢,市场效率低下,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其中,公司债券发行制度设计不合理,是影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源头性和决定性因素,公司债券信用文化基础欠缺、制度建设理念偏差、监管部门的利益冲突等也是重要原因。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可以采用诱致性改革与强制性改革相结合的改革路径。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应统一现行的公司债券发行审核制度和资信评级制度,贯彻市场化导向,放松管制,建立市场化的公司债券注册发行制度。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宋迪  杨超  
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两市已公开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关注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可以提升公司未来债券发行的规模,并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与国有企业相比,内部控制质量对非国有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和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丰富了内部控制与公司债券领域的文献,为资本市场债权投资者理解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债券动因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