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5)
2023(12639)
2022(11211)
2021(10618)
2020(9054)
2019(21032)
2018(21112)
2017(41853)
2016(22695)
2015(25696)
2014(25869)
2013(25658)
2012(23497)
2011(21236)
2010(21345)
2009(20042)
2008(19992)
2007(17761)
2006(15920)
2005(14448)
作者
(65411)
(53932)
(53815)
(51144)
(34486)
(25866)
(24414)
(20972)
(20390)
(19489)
(18410)
(18086)
(17117)
(17063)
(16602)
(16519)
(16059)
(16008)
(15569)
(15516)
(13408)
(13253)
(12993)
(12234)
(12109)
(12065)
(12058)
(12008)
(10832)
(10440)
学科
(88823)
经济(88676)
管理(75521)
(71658)
(62243)
企业(62243)
方法(42583)
数学(36985)
数学方法(36643)
(30629)
中国(24000)
(23569)
(22745)
(20935)
财务(20867)
财务管理(20830)
业经(20392)
企业财务(19913)
(17273)
(16301)
贸易(16291)
(16273)
(15893)
(15827)
银行(15788)
地方(15129)
(14938)
农业(14531)
(14483)
(14388)
机构
大学(332053)
学院(328550)
管理(133463)
(132294)
经济(129361)
理学(115250)
理学院(114065)
管理学(112383)
管理学院(111787)
研究(104700)
中国(80322)
(70645)
(67933)
科学(61940)
财经(53653)
(52008)
(48565)
(47036)
中心(46918)
研究所(46508)
(46161)
业大(45373)
北京(45270)
(40928)
师范(40584)
财经大学(40059)
经济学(39489)
(38432)
(37791)
商学(36159)
基金
项目(215375)
科学(169745)
研究(160276)
基金(157315)
(134998)
国家(133898)
科学基金(115916)
社会(100589)
社会科(95339)
社会科学(95316)
基金项目(84077)
(82407)
自然(75303)
教育(73547)
自然科(73489)
自然科学(73473)
自然科学基金(72177)
(69433)
编号(66294)
资助(65209)
成果(54789)
(48759)
重点(47168)
(44715)
课题(44544)
(44151)
(42909)
教育部(42366)
项目编号(41809)
创新(41668)
期刊
(146623)
经济(146623)
研究(101288)
中国(59180)
(53957)
管理(50810)
学报(47603)
科学(44006)
(41749)
大学(36744)
学学(34521)
教育(33955)
(32020)
金融(32020)
农业(28677)
技术(27066)
财经(26793)
业经(23653)
经济研究(22953)
(22584)
问题(19497)
理论(18140)
实践(16549)
(16549)
图书(15984)
技术经济(15649)
现代(15465)
(15118)
财会(15003)
科技(14827)
共检索到484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星,邹超  
本文对配股定价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实证分析结合实证结果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配股定价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高林  
配股筹资是上市公司持续获取经营资本的重要渠道。在当前的实际操作中,还隐藏着主承销商包办配股全过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虚假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中介机构执业责任的落实力度不够以及配股的个别具体规定尚有待改进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磊  孟翠湖  
配股在我国资本市场后续融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2006年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配股政策进行了重新规范。研究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配股定价的研究更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文章首先对配股定价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回顾,然后选取2004—2006年实施配股的26家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影响上市公司配股定价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阎达五  耿建新  刘文鹏  
配股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研究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对上市公司配股资格与配股融资行为的选择 ,配股价格的制定 ,以及转配股、放弃配股与股权结构变动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解决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背后隐含的深层次问题的方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忠永  奉立城  
根据配股过程中的股东利益的变化,对全流通和股权分置条件下的配股定价分别建立数理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不同条件下的配股定价模型,求得对应的合理定价区间,并据此对2003-2005年配股的44家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我国配股定价普遍高估的结论,并发现市场对定价高估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辉  胡波  
笔者借助公司内部治理框架,运用2001—200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代理成本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存在其他变量时,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对审计定价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对于公司内部治理具有积极意义;加快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内部治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彬  
实证研究发现,中国配股公司配股前后绩效大体呈前高后低趋势,与对比公司比较差异显著。这种差异主要来自国内上市公司高昂的代理成本。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浩然  张敏  许天慧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审计定价管制制度。然而,关于该制度有效性的研究却比较有限。针对这一研究议题,以2001-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审计定价管制提高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水平,平均每提高一个管制等级将导致审计收费提高4.2%;(2)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在审计定价管制严格的地区,这种正相关关系被显著弱化,表明审计定价管制通过提高审计收费达到了提高审计质量的政策目的。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审计定价管制对审计收费和审计质量的提高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际四大会计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斌  翟晓彬  
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的政策要求,往往在配股前进行一系列的盈余管理,从而使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满足证监会所要求的配股条件。公司配股的盈余管理往往采用政策诱增式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因而研究政策性诱增式会计变更所引起的信息噪音对公司配股定价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配股定价受到自愿性政策对当期净利润增减变化调整的影响,从而也验证了配股行为的盈余管理多为政策诱增式会计政策变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沔  王良成  
本文首次系统考查了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后的业绩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后业绩出现显著的下降,和没有配股的配比公司相比,配股公司的业绩要好于配比公司,但在配股后第3年,开始逊色于配比公司,并且,公司配股后业绩的下降幅度大于配比公司。本文首次发现,自由现金流假说能很好解释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后长期业绩下滑的影响因素,公司配股前的自由现金流量越多,公司配股后的业绩下降得越快,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低与投资水平低的上市公司,配股后业绩下降得越快。另外,公司的成长性越高,资产规模越大,公司配股后业绩下降的更快。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军辉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其配股政策处在不断变革中,新公司法对配股规则作了重大调整,这意味着证券市场的利益格局将重新分配。本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门槛变迁与监管政策变化对监督机构、上市公司、投资者、会计师事务所、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还讨论了配股门槛变迁是否有助于解决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悦  肖星  过晓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立新  
在以实现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为原则的前提下 ,本文提出了公司配股财务选择的理论模型 ,并分析现实中上市公司非理性的配股行为产生的原因 ,由此建议应形成诱导上市公司配股理性行为的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亮  周后红  黄丽琼  
在国外发达、成熟的资本市场上,股权再融资后公司业绩一般趋于下降,但是从第6年开始又出现业绩回升,我国的情况则与此有较大的差异性。文章以我国A股市场发生增资配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后4年内业绩出现显著下降(跟配股前一年相比),但从第5年起又显著上升。针对这一情况,证券监管机构、再融资公司和证券投资者应当在决策和运作中采用不同的理性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