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0)
- 2023(8057)
- 2022(7186)
- 2021(6665)
- 2020(6053)
- 2019(13968)
- 2018(14312)
- 2017(28270)
- 2016(15833)
- 2015(18316)
- 2014(18878)
- 2013(18737)
- 2012(17940)
- 2011(16385)
- 2010(16777)
- 2009(15918)
- 2008(16028)
- 2007(14858)
- 2006(13028)
- 2005(11867)
- 学科
- 济(65690)
- 经济(65614)
- 管理(41946)
- 业(39550)
- 方法(31111)
- 企(29971)
- 企业(29971)
- 数学(27640)
- 数学方法(27427)
- 中国(19909)
- 农(19793)
- 财(17433)
- 制(15979)
- 学(14892)
- 贸(13422)
- 贸易(13416)
- 易(13043)
- 银(12611)
- 银行(12571)
- 地方(12468)
- 农业(12334)
- 业经(12333)
- 行(12059)
- 体(11249)
- 融(11212)
- 金融(11204)
- 和(10204)
- 理论(10161)
- 务(9597)
- 财务(9566)
- 机构
- 大学(238563)
- 学院(237125)
- 济(97307)
- 经济(95076)
- 管理(85888)
- 研究(83002)
- 理学(72696)
- 理学院(71824)
- 管理学(70567)
- 管理学院(70123)
- 中国(63835)
- 京(51851)
- 科学(51568)
- 财(47918)
- 农(45401)
- 所(44152)
- 研究所(39847)
- 中心(38047)
- 财经(37333)
- 江(37300)
- 业大(36974)
- 农业(36137)
- 经(33550)
- 北京(33160)
- 范(31497)
- 师范(31131)
- 经济学(30219)
- 州(29370)
- 院(29181)
- 经济学院(27478)
- 基金
- 项目(147618)
- 科学(113296)
- 研究(107661)
- 基金(104188)
- 家(91339)
- 国家(90579)
- 科学基金(74754)
- 社会(65651)
- 社会科(62007)
- 社会科学(61985)
- 省(58317)
- 基金项目(55117)
- 教育(50384)
- 划(49415)
- 自然(47560)
- 自然科(46364)
- 自然科学(46347)
- 编号(45621)
- 自然科学基金(45481)
- 资助(43699)
- 成果(38654)
- 重点(33792)
- 部(33362)
- 发(32226)
- 课题(31980)
- 创(29793)
- 科研(28499)
- 创新(27959)
- 教育部(27932)
- 性(27541)
- 期刊
- 济(110333)
- 经济(110333)
- 研究(71750)
- 中国(47147)
- 农(41201)
- 学报(40443)
- 财(37095)
- 科学(35334)
- 管理(29988)
- 大学(29576)
- 学学(27800)
- 农业(27267)
- 教育(26650)
- 融(23555)
- 金融(23555)
- 技术(20363)
- 财经(18840)
- 业经(18562)
- 经济研究(17920)
- 经(16217)
- 问题(15800)
- 业(14167)
- 贸(13228)
- 理论(12477)
- 统计(11995)
- 技术经济(11969)
- 版(11900)
- 商业(11792)
- 图书(11463)
- 实践(11248)
共检索到360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么宗利 王慧 周凯 来琦芳
运用3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我国青蛤5个地理群体(福建、浙江、江苏、天津及辽宁)的形态差异。选择了14个可量性状和6个地区生态特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天津和辽宁的形态较接近,其中福建群体的趋异差异最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28.05%,主成分2为18.6%,主成分3为14.0%,累计贡献率为60.65%。逐步判别选入8个贡献率较大的性状进行判别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形态差异显著(P<0.01)。建立了5群体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35%~90%,P2为73.7%~86%。综合判别率为67.5%。青蛤形态学差异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爱华 吴杨平 姚国兴 张志伟 吴建平
对丽文蛤和文蛤的可量性状进行了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形态差异。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丽文蛤与文蛤在10个比例性状中存在着7~8个显著差异(P<0.05)。建立了5个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69.51%~98.75%,P2为76.67%~...
关键词:
丽文蛤 文蛤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新月 张永杰 刘斐 陈生熬 林旭元 李大鹏
本研究基于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对叶尔羌高原鳅3个地理群体共计509尾样本的11个形态指标和22个框架指标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显示,叶尔羌高原鳅3个地理群体的31项比例性状中,4-9/BL存在显著差异(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25.00%、14.00%、9.30%,累计贡献率为48.30%,差异主要体现在机体头部和躯干前段;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叶尔羌河群体与塔里木河群体先汇为一支,后与和田河群体汇为一支,即叶尔羌河群体与塔里木河群体形态差异较小,和田河较另外2个群体形态差异较大;构建判别方程并进行交互验证,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8.48%、88.89%、87.73%,综合判别率为88.37%,表明由判别分析筛选出的9个形态比例性状对叶尔羌高原鳅不同地理群体的判定是可行的。研究表明,塔里木河水系特殊性,造成不同河流生境中叶尔羌高原鳅群体存在形态差异,可通过多元分析对其进行有效区分,然栖息环境的不同可能是引起机体形态学特征差异或适应进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晓鹏 游欣欣 曾凡荣 宋维彦 李昂 尤颖哲 丁少雄
应用多元分析方法,采用体质量和10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中国沿海陵水、北海、惠来、诏安、厦门5个地理群体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雌雄个体间形态差异显著(P0.05);雌性个体的体长、头胸甲宽和雄性个体的体长、第六腹节宽分别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荆圆圆 胡凡光 刘广斌 吴海一 孙铭 陈群 张天文
为研究山东沿海不同地理群体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形态差异和地理分化特点,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日照东港(DG)、烟台海阳(HY)、青岛黄岛(HD)、威海文登(WD)和东营垦利(KL)5个中国蛤蜊野生群体形态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生长指标指数显示,文登群体贝壳最厚,黄岛群体贝壳最薄、肥满度最低,海阳群体软体部最肥;5个群体间最大差异系数为0.515~1.245,均小于1.28,尚未达到亚种水平;主成分分析共提取3个主成分,主成分1贡献率为33.71%,主成分2贡献率为27.16%,主成分3贡献率为14.42%,累计贡献率达75.2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中国蛤蜊群体聚为2类,海阳群体、文登群体和垦利群体聚为一类,东港群体和黄岛群体分别聚为一类;通过判别分析,共建立了4个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为70.0%~94.0%,综合判别率为80.0%。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蛤蜊的地理群体识别、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中国蛤蜊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保全 刘萍 李健 戴芳钰 马甡
通过对鸭绿江口、莱州湾、海州湾、舟山4个野生群体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14项生物学外部形态性状的测量,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州湾、舟山2个群体形态最为接近,鸭绿江口和莱州湾2个群体形态较为接近。对样本所属群体进行判别分析,4个群体雌蟹的综合判别率为87.0%,其中海州湾最低,为80.0%;莱州湾最高为92%。4个群体雄蟹的综合判别率为80.8%,其中海州湾最低,为72.0%;鸭绿江口最高,为96%。并建立4个群体各自的判别函数公式。通过对16项形态比例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找到了4个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形态比例参数。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崔学海 沙航 郜卫华 梁宏伟 罗相忠
为探明湖北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不同养殖群体形态特征差异,本研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对湖北省主养区7个克氏原螯虾群体的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鄂州与江陵群体间的欧式距离最短。基于主成分分析,雌雄克氏原螯虾的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是86.10%和87.31%,7个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体重、头胸甲长、腹长、尾扇长以及第一腹节宽呈现显著性差异,是引起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判别分析显示,7个群体雌性群体判别准确率最高的是江陵群体(83.3%),最低的是石首群体(40.0%),雄性群体判别率最高的是监利群体(90.9%),最低的同样是石首群体(56.7%)。综上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地区克氏原螯虾在形态上有一定的分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成波 刘建勇 陈梽
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北部湾4个海区双线紫蛤的7个形态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钦州和广西北海群体形态最为接近,广西湛江与广东廉江群体形态比较接近,广西北海和广东廉江群体的趋异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主成分1为38.395%,主成分2为27.653%,主成分3为20.224%,累积贡献率为86.272%。判别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间形态差异显著(P
关键词:
双线紫蛤 地理群体 形态变异 判别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翊涵 王咏雪 梁海 来洪运 水柏年
为探讨不同地理群体多鳞四指马鲅形态差异,实验基于2018—2019年采自海门、如东、舟山、三门、珠海5个地理群体的133尾多鳞四指马鲅个体进行35个可量性状和8个可数性状测定,并拍摄保存样本照片用于几何形态学分析。多鳞四指马鲅的传统形态学和几何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5个地理群体的多鳞四指马鲅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和地理距离成正相关,但尚未达到种群分化的程度。这可能是更新世冰期时,海平面下降导致南海和东黄海之间形成地理隔离所致;但随更新世末期海平面上升,因多鳞四指马鲅极强的洄游习性,仍有部分群体可以在黄海和南海之间进行长距离洄游,以及鱼卵和仔稚鱼存在随洋流扩散从而群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交流,导致不同地理群体间虽存在着较大的形态特征差异,但形态和遗传分化仍未能达到种群分化水平。综上,鉴于不同地理群体的多鳞四指马鲅在不同海域繁殖、索饵出现的时段差异,建议对这5个地理群体中的三门群体和舟山群体划为2个管理单元,如东群体和海门群体划为1个管理单元,珠海群体划为另1个独立的管理单元。针对5个地理群体按4个管理单元进一步制定特别管理政策,以期既保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又保障广大渔民的生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年国 周裕华 于飞
【目的】研究6个地理群体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的形态差异,为脊尾白虾的种质资源保护及其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判别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以体质量和外部形态性状(全长、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高、第一腹节宽、额剑长、尾节长、腹部长)为指标,对分别采自中国沿海赣榆、大丰、如东、启东、奉贤、宁海6个地理群体的脊尾白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脊尾白虾群体的形态性状差异明显,其中宁海群体与其他群体差异最明显,大丰群体与赣榆、奉贤群体最为相近。(2)聚类分析发现,赣榆群体与大丰群体欧氏距离最短,形态最为接近,宁海群体趋异程度最大。(3)贡献最大的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7.490%,23.819%和18.039%,累积方差贡献率高达69.348%,其中主成分1中负荷值最大的为头胸甲宽/体长(0.749)。(4)得到6个地理群体脊尾白虾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48.30%~75.00%,P2为50.00%~93.75%,综合判别率为60.60%,6个群体间各性状比例的差异系数均<1.28。【结论】不同地理群体脊尾白虾存在一定程度的外部形态差异,但这种形态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
关键词:
脊尾白虾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 判别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金强 刘萍 李健 王清印 高保全 陈萍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以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分别采自中国大连(DL)、莱州湾(LZ)、海州湾(HZ)和象山湾(XS)海区的4个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地理群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蟳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大,雌、雄间的差异显著(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小,象山群体(XS)与莱州湾群体(LZ)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大。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前5个主成分差异贡献主要集中在大螯相关指标和甲长,累积贡献率为74.021%,群体间的差异受大螯和甲长的相关参数影响最大,而雄蟹前5个主成分的...
关键词:
日本蟳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滨 李忠 魏开金 马宝珊 朱祥云 徐进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江中下游6个克氏原螯虾群体(盱眙、合肥、沅江、武汉、潜江和沙市)的10个形态学参数进行测定分析。聚类分析表明,第一分支为潜江、沅江和武汉三个群体;沙市群体和合肥群体构成第二分支,亲缘关系较近;盱眙群体与其他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雌、雄虾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84.80%和86.29%。判别分析结果显示,6个群体之间的形态参数之间差异极显著。雌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3.52%,雄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2.23%。结果表明,6个群体的克氏原螯虾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可以从形态上区分盱眙群体、合肥群体和沙市群体,其形态差异主要集中在腹宽、腹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和体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侦 冯广朋 庄平 侯俊利
为了确定长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洄游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形态差异,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系数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两个亲蟹群体的38个形态指标。结果显示,通过两个群体雌蟹与雄蟹的逐步判别分析,均筛选获得5个主要因子,分别对其建立了判别公式,雌蟹与雄蟹的平均拟合率分别为94%与92%,中华绒螯蟹洄游群体雌蟹与雄蟹的判别率均高于养殖群体。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群体之间有16个形态参数差异显著,其中有8个参数差异极显著,差异系数值范围为0.294~0.614。两个群体的雌蟹间有11个形态参数差异显著,而雄蟹间为12个。外额齿间距和第4步足指节长度跟壳宽的比值...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超 陈爱华 曹奕 吴杨平 张雨 姚国兴 蔡永祥
为探究中国辽东半岛海域(辽宁群体)、长江口及其两翼海域(江苏群体)、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福建群体)、珠江口及其两翼海域(广东群体)、北部湾海域(广西群体)以及日本伊势湾海域(三重群体)6个不同海域文蛤(Meretrix Meretrix)地理群体的亲缘关系,采用18S rrNA基因、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基Ⅰ(cOⅠ)及16S rrNA基因3种分子标记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测序结果显示,3种基因序列长度分别在1 854、658、596 bp左右;18S rrNA基因碱基组成无偏异,序列较为保守;cOⅠ与16S rrNA基因A+t平均含量明显大于G+c含量,符合线粒体基因组成特征。通过MeG Al...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龙 石林林 梁宏伟 李青彬 李艳和
运用T检验和3种多元统计方法对长江流域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进行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体重、头胸甲长、宽和腹节总长是引起雌雄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显示,江苏高邮和江苏洪泽2个克氏原螯虾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最小;重庆忠县、江西湖口、湖北荆州和湖北洪湖群体与江苏高邮、江苏洪泽、上海崇明和四川宜宾群体形态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群体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4.003%,其中第1和第2主成分是克氏原螯虾的腹节因子,贡献率最大;10个不同水域的克氏原螯虾的形态差异主要集中在腹节上。判别分析中,雌性综合判别率为64.7%,雄性综合判别率为65.6%,判别率较低。变异系数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群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这些差异并没有使它们分化到亚种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