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8)
- 2023(12238)
- 2022(10182)
- 2021(9481)
- 2020(8349)
- 2019(18997)
- 2018(19083)
- 2017(37414)
- 2016(20798)
- 2015(23683)
- 2014(23928)
- 2013(23784)
- 2012(22239)
- 2011(19967)
- 2010(20501)
- 2009(19819)
- 2008(20375)
- 2007(19009)
- 2006(16864)
- 2005(15254)
- 学科
- 济(90363)
- 经济(90251)
- 业(89566)
- 企(71587)
- 企业(71587)
- 管理(68760)
- 农(46667)
- 方法(40485)
- 数学(32292)
- 数学方法(32085)
- 农业(30640)
- 业经(29951)
- 财(28670)
- 中国(24137)
- 制(21098)
- 务(20095)
- 财务(20078)
- 财务管理(20042)
- 企业财务(18903)
- 贸(18195)
- 贸易(18185)
- 易(17747)
- 技术(17570)
- 策(16291)
- 和(16084)
- 体(15409)
- 理论(14942)
- 地方(14628)
- 银(14412)
- 银行(14385)
- 机构
- 学院(309404)
- 大学(306355)
- 济(132331)
- 经济(129700)
- 管理(121956)
- 理学(103987)
- 理学院(103023)
- 管理学(101601)
- 管理学院(101045)
- 研究(97339)
- 中国(79056)
- 农(64078)
- 京(63492)
- 财(63391)
- 科学(56725)
- 所(49975)
- 财经(49643)
- 农业(49340)
- 江(49227)
- 业大(48098)
- 中心(46076)
- 经(44709)
- 研究所(44292)
- 北京(39912)
- 经济学(39557)
- 州(38771)
- 范(38224)
- 师范(37907)
- 经济学院(36109)
- 财经大学(35899)
- 基金
- 项目(190277)
- 科学(149535)
- 研究(145051)
- 基金(136057)
- 家(115554)
- 国家(114356)
- 科学基金(98758)
- 社会(92184)
- 社会科(87000)
- 社会科学(86974)
- 省(77189)
- 基金项目(72765)
- 教育(66081)
- 划(62219)
- 编号(61842)
- 自然(61141)
- 自然科(59669)
- 自然科学(59649)
- 自然科学基金(58625)
- 资助(54563)
- 成果(50797)
- 部(42984)
- 发(42092)
- 创(42070)
- 重点(41793)
- 业(41502)
- 课题(41104)
- 创新(38559)
- 性(37749)
- 制(37349)
共检索到474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丽文
为研究我国农业高校和欧美涉农高校的学科实力,根据ESI数据库中各高校SCI收录论文的统计资料,针对我国4所农业高校和欧美5所涉农高校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在学科整体水平上,我国4所农业高校与美国3所涉农高校的差距很大,但论文数的增长速度要比欧美高校快得多。我国农业高校内部最强势学科为植物学与动物学,而美国涉农高校最强势学科为临床医学或工程学。我国农业高校在学术论文快速增长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升论文的质量,在近5~10年内追赶的目标应锁定为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按照国际学术领域排名的可比指标,进一步增加跻身国际一流的学科是我国农业高校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农业高校 学科实力 国内外比较 分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志民 李春
比较中外8所涉农高水平大学的科研实力可知,在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数方面,国外4所高校(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瑞典农业科学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新西兰梅西大学)在8—20个之间,约占各自学科总数的37%—91%,而我国4所农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总和(14个)仅占德克萨斯农工大学一所学校的70%;从2004年到2014年,我国四所农科大学的发表论文数量,除了中国农业大学外多在6300篇以下,而国外大学除了新西兰梅西大学(8157篇)外,其余三所均在万篇以上;平均而言,我国四所农科大学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仅占国外四所样本大学的一半,高被引论文数...
关键词:
涉农高校 科研实力 对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会军 周群 陈仕吉 巢国正 熊春文 左文革
为客观评价涉农高校科研现状、水平和绩效,基于WoS论文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论文数量、论文增长情况、篇均被引频次、百分位数、高产出作者、高水平论文及学科等方面对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德州农工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瓦赫宁根大学和霍恩海姆大学6所国内外著名涉农高校的科研绩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6所高校最早发表的论文来看,国外高校发表SCI或SSCI论文起步较早,且稳步增长,国内2所高校虽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快,中国农业大学的论文数量增长最快;从论文的影响力来看,国内的2所高校均低于国外4所高校,且低于6所高校的平均水平;从高产出作者的数量和比例来看,浙江大学均位居第一;从发表在Scie...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恩涛 孙红 韩惠鹏
通过对2012年67所涉农高校培养规模的分析,认为近年来农科人才培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更多的综合大学开始招收农科专业研究生,但农林院校仍然是我国农科人才的培养主体。我国农科研究生教育地区分布不均衡,华东地区高校培养规模最大;中央教育部门所属院校和省级教育部门所属院校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从中央到地方的研究生培养层级已经基本形成。
关键词:
涉农高校 研究生培养 培养主体 培养规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玉清
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实施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以来,涉农高校农村科技服务工作日益得到重视,但与其相关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在分析我国涉农高校农村科技服务评价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农村科技服务评价在思想认识、体系构建、保障措施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高校主管部门、高校以及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农村科技服务的作用和意义,高度重视农村科技服务评价工作;科学设计评价指标;规范评价管理工作;进一步探索构建农村科技服务评价机制。
关键词:
高校 农村科技服务 评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若仲 王浪 夏石头 易自力 肖浪涛
基于共生理论视阈,对高校"双创"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系统内的同济共生关系与机理,从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环境、共生模式四个维度予以观照,并系统梳理了典型个案湖南农业大学涉农生物学"双创"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双创"教育系统中基于项目和平台高效传导、互济共享机制,多元契合、友好共生的动能生发机制,以一体化共生为目标导向的多维度协同机制建构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文浩 周琳 尹昌斌 钱小平
从2007年开始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迅猛,这与消费者认为有机食品主要代表着安全与健康有着密切联系,但这与欧美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的有机农业存在差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各自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有机农业支持体系。从补贴政策来看,德美两国都强调有机农业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虽然两国都十分重视生产者的补贴,但德国倾向于保护生产者收益,美国则倾向于价格市场化和产品开发。中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有机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现阶段应该重新审视有机农业的生产功能,从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着重建立普惠制的补贴政策、加强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有机农业生产环境的认识,以及加大科研和数据收集领域的投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天保 李俊龙 吴彦宁 王恬 胡锋
如何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农业生产发展实际,培养大批面向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一线的生产、管理和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经济发达地区涉农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农科人才需求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企业对农科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为农业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涉农企业 农科人才 需求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福和 梅士伟 王丹 金鑫
通过对1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农学研究生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分析表明:农学研究生创业比例小,以农业行业为主。农学研究生创业主要受到农业行业创业风险大、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起步晚和农学研究生专业性强三因素的影响。高校应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创业指导、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激发广大学生的创造活力。
关键词:
农学研究生 创业风险 创业教育 就业报告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航 于湘莉 杜清清 吕红芝
为进一步强化我国“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促进多元力量的协同推广,针对当前多元主体协同推广的体系不完备、机制不健全、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借鉴系统学、协同学等相关理论,分析并提出资源整合的协同推广形成机制(机会识别、沟通、决策)和资源互动的协同推广运行机制(动力、利益、管理),即“两类六大”协同机制;并分析涉农高校作为重要“一元”开展的衔接型和嵌入式实践探索和创新做法,明晰互动式的沟通机制、“推-拉”驱动力的均衡是高校参与农技推广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登旺 仇焕广 吕亚荣 韩炜
2014年,欧盟和美国分别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新一轮改革是经过长期探索后对已有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这些改革措施对我国有重要的政策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欧美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新动态及共同特点,然后结合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钱小平 尹昌斌 方琳娜
农业政策中与环境相关的支付政策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将WTO绿箱政策、农业直接支付政策与农业环境支持政策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可以加深消费者对相关政策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从产业链的上游解决食品安全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欧盟的GreeninG政策和日本实施的农业直接支付政策均以农户遵守农药化肥及农业废弃物处理的相关规范为前提,通过合理使用肥料及各种防治措施从不同程度上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并由此获取政府的支持。文章通过对发达国家,特别是与中国农业形态类似的日本农业环境政策取向的分析及与欧美相关政策比较分析,认为中国首先应该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文声 朱烈夫 陈荣源
欧美国家农业支持政策影响土地租赁价格的资本化效应问题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鲜有研究涉及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和土地交易市场。对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维度对欧美国家农业支持政策(包括价格支持和农业补贴)如何影响土地租赁价格进行了文献梳理。研究结果表明:(1)价格支持政策在理论上对土地租赁价格具有正向作用,但实证结果却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并不显著影响土地租赁价格。(2)农业补贴在理论上较大程度甚至完全资本化为土地租赁价格,但实证结果却表明,农业补贴的资本化效应在理论预测与经验估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农业补贴的资本化效应不仅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且经验估计值普遍小于理论预期值。(3)在信贷受到约束、农业经营规模较大、土地租约期限较长、采用分成制合约等情境下,农业补贴的资本化程度具有明显的异质性。(4)挂钩补贴转变为脱钩补贴是否强化了资本化效应,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出现了完全对立的结论。(5)理论与实证分析一致地表明,农业补贴比价格支持政策具有更高的资本化效应。最后,本文对中国农业支持政策资本化效应问题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孟繁华 李清
随着转基因农业的研究与全球商业化种植,关于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涉及生态、社会和伦理等问题,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争论。在欧美发达国家,欧盟是保守严格,美国是积极宽松,呈现冰火两重性。本文通过全球转基因农业现状概析,比较研究两种代表性的认知态度和政策取向,结合中国转基因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提供导向性的借鉴启示。
关键词:
欧美 转基因农业 两重性 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逄玉静 任大鹏
从欧美农业合作社的起源与发展,来探究其农业合作社的成因、经验教训以及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实际,分析和概括欧美农业合作社演进对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欧美 农业 合作社 发展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