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4)
2023(10903)
2022(9804)
2021(9376)
2020(7998)
2019(18739)
2018(18928)
2017(37339)
2016(20181)
2015(22958)
2014(23170)
2013(23221)
2012(21613)
2011(19527)
2010(19574)
2009(18089)
2008(17830)
2007(15735)
2006(14072)
2005(12625)
作者
(59948)
(49097)
(49077)
(46761)
(31399)
(23607)
(22335)
(19430)
(18698)
(17688)
(16883)
(16477)
(15656)
(15639)
(15192)
(14924)
(14653)
(14613)
(14124)
(13978)
(12298)
(12119)
(11885)
(11117)
(11056)
(11032)
(11002)
(10902)
(9971)
(9658)
学科
(82472)
经济(82380)
管理(58882)
(57049)
(47065)
企业(47065)
方法(39567)
数学(34015)
数学方法(33678)
中国(23899)
(21849)
(20168)
业经(18295)
(17557)
(16880)
(16187)
贸易(16174)
地方(15966)
(15754)
(14955)
银行(14914)
农业(14412)
技术(14328)
(14249)
(14077)
理论(13668)
(13204)
金融(13203)
环境(12780)
(11986)
机构
大学(298107)
学院(294287)
管理(119905)
(119217)
经济(116618)
理学(103647)
理学院(102528)
管理学(100988)
管理学院(100450)
研究(97962)
中国(73825)
(64368)
科学(60219)
(55682)
(49431)
研究所(44792)
财经(44776)
(44682)
中心(43298)
业大(43018)
(42008)
北京(41375)
(40608)
(38150)
师范(37832)
(35567)
经济学(35317)
农业(35021)
(34425)
财经大学(33392)
基金
项目(196923)
科学(154141)
研究(146021)
基金(142031)
(122937)
国家(121929)
科学基金(104144)
社会(90248)
社会科(85497)
社会科学(85477)
(76050)
基金项目(76024)
自然(67482)
教育(66035)
自然科(65846)
自然科学(65831)
自然科学基金(64629)
(64339)
编号(60230)
资助(59055)
成果(49435)
(44021)
重点(43367)
(41942)
(41069)
课题(40862)
创新(38230)
教育部(37638)
项目编号(37479)
科研(37429)
期刊
(130156)
经济(130156)
研究(90265)
中国(53338)
管理(45031)
学报(44345)
科学(41868)
(39656)
(39643)
大学(33395)
教育(31751)
学学(31219)
农业(27823)
(26553)
金融(26553)
技术(25193)
业经(21555)
财经(21512)
经济研究(20365)
(18254)
问题(17835)
理论(16489)
图书(16284)
科技(15974)
实践(15203)
(15203)
技术经济(15180)
(14003)
现代(13943)
(13516)
共检索到431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曦  赵国浩  
本文构建了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对我国35个工业行业的科技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工业行业之间的科技竞争力存在显著差异,高技术行业具有明显优势,资源型行业处于劣势,原材料行业与一般制造业居中,略高于资源型行业,但与高技术行业有很大差距,据此给出提高工业行业科技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南振兴  
地区(省际)工业竞争力是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反映。通过显在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竞争力优势系数等指标可以综合地反映一个省份的工业竞争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欣  宋化民  
本文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从科技竞争力入手,比较分析了我国东西部科技竞争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差异,并提出提高西部地区科技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伯安  吴海燕  曾广层  
本文探讨了我国石化行业竞争力的内涵,构建了评价我国石化行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以中石化集团公司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艾国强,杜祥瑛  
本文基于过去几年中对16个样本国家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和国际比较 ,论述了我国科技竞争力在世界所处的地位 ,就若干指标与印度、巴西进行比较 ,并着重从科学技术对产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科技发展环境两方面 ,分析我国科技竞争力现存的问题和差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游光荣,狄承锋  
本文提出了我国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地区 1997年和 1998年的科技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与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结合,评析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科技竞争力,并对各地区科技竞争力与经济实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地区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南振兴  程桂荣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研究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问题,已成为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为此,本文对全国31个省市区工业竞争力进行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昉  王德文  王美艳  
本文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对工业竞争力的内涵和决定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 ,并提出了增强中国工业竞争力的具体途径和方向。工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工业对于该国资源禀赋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反应和调整能力。它包括微观层次企业竞争力和宏观层次产业竞争力两个方面。前者是基础 ,后者是条件。在WTO框架下 ,充分考虑发挥我国丰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进行产业选择、技术选择和分工选择 ,是提高中国工业竞争力的现实途径和出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侣红  潘坚  张典耀  安斌峰  
从国际视野和国内实践的高度出发,提出了情报竞争力应具备的6个方面能力以及科学评价情报竞争力的42个指标,调查和评估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情报竞争力,阐明了国防科技工业当前的竞争态势及其对竞争情报的需求,在系统分析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情报竞争力差距基础上,探索了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情报竞争力的举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向东,田东文  
本文分析了产业科技竞争力的概念,并与相邻概念作了对比。在大量收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国际上典型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产业科技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对比和实证分析, 从静态和动态,现实和潜在, 一般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等多个方面和角度比较了各个样本国家产业科技竞争力的水平和我国产业科技竞争力的强弱之点,提出了强化我国产业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方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祁美云  
入世,对我国CPA行业影响非常大,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并且挑战大于机遇;我国CPA行业要立足、要生存,关键在于能力问题,有了能力才能抓住机遇,才能面对挑战。因此,提高我国CPA行业的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祥勍  
文章针对国内学术界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相关理论和评价体系研究的不足,将持续经营能力纳入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一并考量,进一步拓展了风险条件下银行业竞争力研究的内涵。同时,从资产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了新型的银行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并选取我国部分有代表性的银行机构,从资产质量、流动性状况、资产充足情况以及盈利方面与发达国家银行进行比较,得出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持续参与竞争的能力正在逐步接近国际水平的结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昌林  
本文通过建立对FDI和产业科技比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采用比较实证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产业FDI对产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FDI对我国产业产出和产业技术进步的贡献出现减弱趋势,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而在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中FDI对产业科技竞争力的提高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广青  王浣尘  黄敬前  陈明义  
本文根据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和M·E·波特产业国际竞争的阶段说,探讨了产业科技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对福建省和上海市的石化、机械和电子三大产业科技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福建省提高产业科技竞争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倪芝青  林晔  楼菁华  
本文根据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及内涵,遵循科学性、均衡性、可操作性、规范化原则,构建了中国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结合各城市科技竞争力增长指数测算分析,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2006—2010年科技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进行评价研究,并结合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的协调性分析,为提升科技竞争力、加强科技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