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53)
- 2023(4976)
- 2022(4443)
- 2021(4226)
- 2020(3831)
- 2019(9174)
- 2018(9175)
- 2017(18483)
- 2016(10043)
- 2015(11566)
- 2014(11708)
- 2013(11934)
- 2012(11679)
- 2011(10645)
- 2010(10809)
- 2009(10270)
- 2008(10078)
- 2007(9106)
- 2006(8458)
- 2005(7687)
- 学科
- 济(47415)
- 经济(47375)
- 管理(24285)
- 业(23716)
- 方法(19278)
- 数学(17430)
- 数学方法(17247)
- 企(16152)
- 企业(16152)
- 农(15792)
- 地方(15402)
- 中国(14269)
- 农业(10407)
- 制(10111)
- 业经(9481)
- 财(9248)
- 学(8640)
- 贸(8383)
- 贸易(8372)
- 易(8084)
- 环境(7974)
- 银(7483)
- 银行(7474)
- 行(7224)
- 地方经济(7085)
- 融(6825)
- 金融(6823)
- 和(6608)
- 体(6262)
- 发(6008)
- 机构
- 学院(149724)
- 大学(149452)
- 济(62525)
- 经济(61036)
- 管理(56820)
- 研究(53842)
- 理学(47807)
- 理学院(47244)
- 管理学(46435)
- 管理学院(46166)
- 中国(41775)
- 京(33454)
- 科学(33437)
- 财(30259)
- 所(27903)
- 农(27196)
- 中心(25139)
- 研究所(25056)
- 江(24123)
- 财经(23232)
- 业大(23164)
- 北京(21788)
- 范(21100)
- 农业(21051)
- 师范(20951)
- 经(20753)
- 州(19524)
- 院(19368)
- 省(18792)
- 经济学(18327)
- 基金
- 项目(94342)
- 科学(72716)
- 研究(69747)
- 基金(65426)
- 家(56647)
- 国家(56142)
- 科学基金(46827)
- 社会(42687)
- 社会科(40339)
- 社会科学(40323)
- 省(39896)
- 基金项目(35669)
- 划(32613)
- 教育(31055)
- 自然(29744)
- 编号(29314)
- 自然科(28825)
- 自然科学(28811)
- 自然科学基金(28192)
- 资助(27156)
- 成果(23578)
- 发(22069)
- 重点(21327)
- 课题(21197)
- 部(20648)
- 创(18659)
- 发展(17744)
- 创新(17566)
- 科研(17556)
- 计划(17511)
共检索到235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丹 刁承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9类共30个具体评价指标作为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实力评价的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多变量统计分析法对30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处理,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采取promax斜交旋转,得出6个公因子作为评价我国31个省(市、区)的综合实力的综合变量。计算得出我国各省(市、区)的综合得分。将计算的各省区市的综合得分从大到小排列,确定等级及分值区间,根据分类结果划分为6类地区,得出第Ⅰ、Ⅱ、Ⅲ类地区全部为东部地区,其综合实力得分位居全国前6位,它们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和北京;而第Ⅵ类地区中除海南属于东部地区之外,其余省市区都属于西部地区,其综合实力得分位居全...
关键词:
因子分析 综合实力 指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利平,陈忠暖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本文选取 2 7个指标作为西部地区 11个省 (市、自治区 )的综合实力评价的原始指标 ,运用因子多变量统计分析法对 2 7个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得到 5个公因子。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西部地区各省 (市、自治区 )的综合得分 ,进行排序和分类 ,并对 11个省 (市、自治区 )进行简单评价
关键词:
因子分析 综合实力 指标 西部地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曾倩琳 孙秋碧
物流系统与信息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物流业与信息业关系具有动态性、复杂性。本文分别选取了代表物流业与信息业的八个衡量指标,基于2003—2012年我国内地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两者的关联度和协调度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而言,两者的关联度处于较强关联以上水平,但耦合协调度不高;八大经济区信息业和物流业发展所受的约束因素有所区别;八大综合经济区信息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协调度有时空变化差异。
关键词:
信息业 物流业 灰色关联 协调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铭雨 刘基伟 李群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协同推进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选取2011—2021年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测算各地区耦合协调度的莫兰指数。研究发现:全国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指数总体呈大幅上升趋势,2021年分别达到0.840、0.809,较2011年分别上涨715.5%、235.7%。耦合协调度仅在2011年表现为轻度协调,2021年达到优质协调,说明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之间不是“零和博弈”,必须协同推进、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各地区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存在异质性,失调成因存在显著差异,广东省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起到带头作用,黑龙江省等8个省份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程度较高,产业转型压力较大。地区间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周边地区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表现出“辐射”效应,北京等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周边地区存在负相关,出现“虹吸”效应,这导致京津冀区域耦合协调度差距拉大。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提出坚定绿色发展道路,强化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抢抓机会,转化“虹吸”效应为“辐射”效应、攻关能源技术,助力重化工业地区加速能源体系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勋平 刘思峰
文章运用DEA的CCR模型和"超效率"(Super-Efficiency)模型,根据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p2.1和DEA-Solver-LV两个软件对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海为代表的15个省市、自治区物流产业投入产出达到相对有效,以北京为代表16个省、市、自治区存在投入冗余,以内蒙古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存在投入不足,产出效率偏低。同时,在非DEA有效省、市、自治区,表现出规模效率大于纯技术效率,进而影响了相对效率,文章对此进行投影分析,
关键词:
物流产业 效率测度 DEA模型 投入产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文宗川 郝晓燕
本文认为,内蒙古作为西部12省(市、区)之一和五大民族地区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全国经济发展乃至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作用。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区域资源大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显著提高,投资迅速增长,现已成为西部发展的新亮点。文章建立了地区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综合评价函数对西部地区进行地区经济实力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在全社会经济效益赢利方面处于西部省(市、区)中游偏上位置;城镇居民收支情况相对稳定,城镇居民生活相对比较舒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位居西部地区前列,生活比较富足。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评价指标 经济实力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丽君 孙根年 孙亚军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个与旅游业相关的具体评价指标作为我国西部10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综合实力评价的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多变量统计分析法对15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处理,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采取正交旋转,得出规模、客源、交通、经济4个公因子作为评价我国西部10个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综合实力的综合变量。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旅游资源 综合实力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刚 孙根年
依据旅游本底趋势线理论,定量分析了2003年SARS对我国国内旅游的影响,结果显示:SARS危机共造成国内游客损失1.28亿人、客流量损失率12.9%,国内旅游收入损失高达858.44亿元;SARS危机国内旅游损失省际差异较大,具有以华北、华中、华东为中心的环带结构,按客流损失量可划分为四个等级,按客流量损失率可划分为3个等级;进而建立了SARS危机国内旅游损失的空间分析模型,确定了省际间国内客流量损失与国内旅游基数、SARS确诊人数及距疫源中心区位指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为SARS危机国内旅游损失及其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炳军,刘思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颜超 徐盈之
文章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出发,建立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对31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的和谐社会水平进行了合理的测度和分类。最后依据分类结果,结合各个类别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向阳
本文依据最新出台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通过构建包括背景因素和实习满意度、实习管理、实习考核、实习安全等变量的调研框架,编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现状调查问卷",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01所中高职学校进行在线调查。调查显示,实习协议签订、岗位对口、实习指导等情况总体较好,学生对实习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不同性别、学校类型、专业和地区在实习满意度上有显著差异,学校和实习单位均存在收取实习押金、提成实习报酬等"不合规"行为,实习安全教育与管理存在漏洞,实习保险等合法权益有待加强保障,执行一般为6个
关键词:
学生实习 现状调查 职业学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昌昌
本文是在《综合国力的测定及实证分析》课题组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区综合实力概念和测定方法,据此,利用实际统计资料对陕西省综合实力,从经济、自然资源与科技教育、人口素质以及精神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增强陕西综合实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尤芳湖 周勇
本研究对全国各省市的科技实力分科研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高等学校等三大科技活动部门及其中央属、地方属单位进行了分类评价及总体评价,从中确定山东省科技实力在全国的位置。评价研究工作有如下特点:一是对有关科技统计数据年际间的波动,采用若干年的某种平均数的办法来克服;二是采用定性分析与数理统计分析,精选少量的评价指标;三是鉴于三大科技活动部门的活动性质差别甚大,对其分别进行科技实力评价;四是鉴于中央属科技活动力量在各省的分布很不均衡,从而进一步分中央属与地方属单位进行评价;五是地区科技与经济间的相互作用类指标,由于中央属科技力量在各地区间布局的较大差异造成的二者"口径"不一致,在本项研究中不予采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韩京清,姚翠珍
本文比较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数据来源,即1992年全国38万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人口普查,对生育基数估计的准确性问题,给出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育基数估计方法,并利用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出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育基数与育龄妇女总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游珍 封志明 杨艳昭 施慧 李鹏
人居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科学评价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则是解决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基于已有人居环境适宜性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的方法,并完成了西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表明:①基于条件规则的综合评价法更适合进行西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②西藏超过3/4的区域为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大部分分布在藏西北地区;临界适宜地区面积占比为16.78%,主要分布在一江两河地区、昌都市澜沧江上游以及山南和林芝北部地区;适宜地区面积占比仅为5.83%,集中分布在藏东南、一江两河和澜沧江上游的河谷绿洲地带;③西藏不同类型乡村居民点的分布与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区有很强的一致性,反映人类生活的乡镇驻地及村庄居民点分布占比随着人居环境适宜程度的增强而增加,代表高原牧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放牧点和古塔庙宇及文物古迹两类乡村居民点则反之,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西藏人居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和分区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375份农民工调研数据
房价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基于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
转型期中国旅游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机制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调研
中国林业市场化进程的林业发展效应——基于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1年相关统计数据
西南地区四省一市综合科技实力评价及其分析
基于组合赋权模型的区域知识创造能力评价研究——31个省市自治区视阈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贡献的空间分析——以中国大陆31省(市、自治区)为例
我国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
中国县级市综合实力评价与比较
西部十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组合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