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1)
2023(5371)
2022(4731)
2021(4628)
2020(4247)
2019(9943)
2018(10324)
2017(20471)
2016(11566)
2015(13340)
2014(13335)
2013(13360)
2012(12501)
2011(11393)
2010(11931)
2009(11390)
2008(11120)
2007(10037)
2006(8988)
2005(8099)
作者
(37585)
(31252)
(30957)
(29590)
(19680)
(15061)
(14010)
(12302)
(11766)
(11307)
(10766)
(10509)
(10282)
(10255)
(9820)
(9621)
(9354)
(9235)
(9171)
(9057)
(7998)
(7998)
(7944)
(7101)
(7078)
(7011)
(6922)
(6880)
(6679)
(6262)
学科
(43951)
经济(43917)
管理(27745)
(26634)
方法(24358)
数学(22579)
数学方法(22039)
(20749)
企业(20749)
中国(13562)
(11957)
(11694)
(9337)
(9273)
(9130)
贸易(9122)
(8956)
(7933)
银行(7880)
业经(7782)
(7599)
理论(7597)
农业(7229)
(6452)
(6427)
金融(6425)
技术(6260)
(6226)
环境(6168)
地方(6070)
机构
学院(170479)
大学(169979)
(63677)
经济(62206)
管理(60741)
研究(60103)
理学(51925)
理学院(51353)
管理学(49772)
管理学院(49502)
中国(45062)
科学(41859)
(38284)
(36297)
(33488)
业大(32275)
研究所(30699)
(30521)
农业(28590)
中心(26283)
(26184)
北京(25103)
财经(23853)
(22429)
(21437)
技术(21026)
(20784)
(20587)
师范(20279)
(20221)
基金
项目(111589)
科学(83638)
基金(77437)
研究(74277)
(71199)
国家(70715)
科学基金(57055)
(45571)
社会(42310)
自然(40366)
基金项目(40083)
社会科(40044)
社会科学(40029)
自然科(39359)
自然科学(39346)
(38641)
自然科学基金(38596)
教育(35629)
资助(34927)
编号(30002)
重点(26092)
成果(24473)
计划(23722)
(23567)
(23332)
科技(22418)
(22408)
科研(22273)
课题(22253)
创新(21063)
期刊
(69661)
经济(69661)
研究(47592)
学报(36274)
(32287)
中国(31685)
科学(30150)
大学(26452)
学学(25365)
管理(23153)
农业(21737)
(21526)
教育(18777)
技术(16335)
(14940)
金融(14940)
业经(13137)
林业(13068)
(11767)
经济研究(11642)
财经(11529)
统计(10766)
业大(10542)
问题(10360)
(9829)
科技(9393)
(9377)
(8795)
决策(8677)
技术经济(8581)
共检索到253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伟生  
[目的 ]林分水平的生物量模型或数表,是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必备计量工具。研建3种针叶林的材积源生物量模型,既是方法学探索,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成果。[方法 ]基于我国3种主要针叶林(落叶松、油松、杉木)的3 000个固定样地的实测数据,分别利用普通回归估计、加权回归估计和分段建模方法,建立了林分水平的材积源生物量模型,并与已发表的相关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 ]建立的3种针叶林的加权回归生物量模型,其确定系数R2在0.912~0.937之间,平均预估误差MPE在0.93%~1.58%之间,总体相对误差TRE在±2.0%以内,独立样本检验的TRE在±2.6%以内;分段建模生物量模型,其确定系数R2在0.915~0.953之间,平均预估误差MPE在0.81%~1.55%之间,总体相对误差TRE在±0.3%以内,独立样本检验的TRE在±1.3%以内。用本研究数据对已发表的3种针叶林的生物量模型进行适用性检验,其总体相对误差TRE分别达到11.62%、-25.19%和-6.26%,按不同生物量等级的估计误差更大,甚至出现系统偏差,严重超出了允许误差范围。[结论 ]林分每公顷生物量与蓄积量呈线性相关;建立林分生物量模型,应当采用加权回归方法,并保证样本数量足够且结构合理;当一个模型难以准确估计各个等级的生物量时,可以采用分段建模方法。本研究所建3种针叶林的材积源生物量模型,预估精度高,可以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振雄  贺东北  肖前辉  周湘江  
利用2011年采集的150株西藏天然冷杉数据,采用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同时进行整体建模和分段建模,分别建立了西藏冷杉一元、二元生物量与材积相容性模型,并分析对比两者拟合效果。结果表明:不论是一元、二元模型,采用整体建模方法都难以准确描述冷杉生物量、材积随胸径变化情况,导致径阶16 cm以下的林木立木材积和生物量估计值均小于实际值,径阶越小,偏差越大,其中4 cm径阶的预估偏差甚至达到了20%30%;而采用分段建模方法能有效解决上述有偏估计的问题,模型改进效果十分良好,各径阶均无系统偏差;分段建立的地上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琼阁  彭道黎  黄国胜  曾伟生  王雪军  
以东北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通过利用总量直接控制和度量误差模型方法,研建相容的立木材积方程、地上生物量方程、生物量转换函数及各分项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模型在引入树高因子后,改善了模型的精度和平均预估误差;所建立的东北云杉一元相容性方程,其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分别为0.94和0.97,平均预估误差分别为5.36%和3.55%;而二元相容性方程,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均在0.98以上,平均预估误差控制在3.06%以下。所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我国东北云杉林地上生物量的估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胥辉  
从生物量与材积的相容性出发,本研究构造了与材积相容的各分量生物量模型,用4 个指标对新建生物量模型进行了评价并与CAR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建生物量模型预估精度明显高于CAR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之洲  宁晨  闫文德  倪晓薇  陈毅  宁晓波  
以贵州喀斯特地区3种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样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数据,对各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碳含量以及碳储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天然林、马尾松人工林和湿地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乔木生物量分别为103.46、140.55、164.15 t/hm2;林下植被及死地被物层生物量分别为7.762、6.994、8.622 t/hm2。林木各器官含碳量:马尾松天然林0.4270.530 g C/g、马尾松人工林0.4430.574 g C/g、湿地松人工林0.4440.466g C/g。3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靳晓东  姜立春  
[目的]确保立木材积和树皮材积预测的一致性并提高预测精度。[方法]以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控制法和分解法研建了可加性模型系统。利用SAS统计软件模型模块proc model中的NSUR法进行拟合及参数估计。拟合结果采用确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进行评价;检验结果则通过确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相对误差(MRE)、平均误差绝对值(MAB)和相对误差绝对值(MPB)进行评价。[结果]从模型的整体评价结果来看,两种方法的拟合和检验效果均很好,基于分解法构建的模型略优于基于控制法构建的模型;不同径阶的检验表明,对于中等径阶的树木(20≤D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会儒  唐守正  王奉瑜  
建立生物量模型是生物量估测的主要手段,而建立与材积兼容的生物量模型是实现生物量调查与森林蓄积量调查相结合的基础。因此,采用变量逐步筛选法建立了落叶松和椴树与材积兼容的生物量模型。模型的参数估计采用了加权最小二乘法,以消除异方差现象。同时,提出了5个指标用于模型评价,即参数变动系数Cvi、总相对误差Er、平均相对误差Em,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Ea和预估精度P。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的生物量模型不仅实现了与材积表的兼容,而且估计效果和预估精度较以往的CAR模型都有显著提高。最后给出了一些备选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金金  刘晓彤  张逸如  李海奎  
[目的]定量化表征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与年龄的关系,为预测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广东省3个针叶树种5期连清数据,通过保留木林分平均胸径和林龄之间的关系,分别以生长潜力和生长速度分级、是否考虑竞争、分步和联合建模共8种组合,构建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生长模型,并评价模型拟合优度;以独立的4期连清数据为验证样本,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结果](1)不同种模型系确定系数皆在0.980以上,平均预估误差在±1%以内,总体相对误差在±0.5%以内。综合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以生长速度分级、不考虑竞争的分步模型最优,竞争对模型的适用性影响不大。(2)最优模型蓄积量和生物量的估计误差最大分别为10.36%和10.22%,模型适用性较好,4期估计误差表现为中期高于首末两期。(3)马尾松生长潜力最大,杉木最小,对杉木的估计效果优于马尾松和湿地松。(4)立地质量等级越高,生长量的极值越大,达到最高峰所需年限也更短;同一立地质量下马尾松生长量最大,其次为湿地松,杉木最小。[结论]含参数分级和林分特征的蓄积量和生物量模型,可以反映立地质量对广东省针叶树种蓄积量和生物量预测的影响,为精确估测森林储量提供方法学支持,也为其他地区林分水平生长模型的构建提供借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曾伟生  夏忠胜  朱松  罗洪章  
以贵州省人工马尾松样木的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数据为基础,建立省级总体平均模型和以区域作为特定参数的哑变量模型及线性混合模型,并对中心区和一般区2类区域性模型与省级总体平均模型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和预估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对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估计而言,区域特定的模型与总体平均模型之间以及哑变量模型和线性混合模型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本文所建模型为贵州省马尾松人工林的蓄积量和生物量监测评估提供计量依据,所用方法为建立其他含特定参数的通用性模型提供可行途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贺勇  兰再平  孙尚伟  彭晶晶  马鑫  
为了研究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幼林树高、材积、生物量及N、P、K积累量模型,针对14年生杨树人工林幼林,测定其生长量、生物量及N、P、K营养元素积累量,运用R语言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绘点拟合方式得出14年杨树幼林树高曲线方程;采用数学模型拟合14年生杨树幼林单株材方程式、生物量方程式以及N、P、K积累量方程式,并依据统计学从中选出最优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凝  冯仲科  冯跃文  樊江川  
蓄积量是森林资源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蓄积量遥感估测一直是林业遥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Landsat-TM数据为遥感信息源,提取各个波段的差值以及比值组合信息、影像各波段灰度值以及植被指数,并利用DEM数据提取坡度和坡向数据。以内蒙古赤峰市旺业甸林场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RS和GIS因子与蓄积量的相关性,利用SPSS分析工具建立像元蓄积量与RS和GIS因子之间的非线性估测模型。模型精度达到76.16%,R为0.726,对其适用性进行F检验,在0.01显著性水平下满足要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伟生  
以我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针叶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研究对象,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了相容性二元立木材积方程、胸径和地径一元立木材积方程、树高胸径回归模型及地径胸径回归模型。利用3种树高模型和2种地径模型组合了4个相容性立木材积表系列模型联立方程组,通过6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由最简单的树高模型和地径模型构成的相容性系列材积模型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其二元材积表、胸径一元材积表和地径一元材积表的平均预估误差分别为1.31%、3.66%和7.39%,可用于不同目的的杉木林蓄积量估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振雄  周湘红  肖前辉  贺鹏  
林木材积是我国森林资源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海南省森林资源清查林木材积估计一直沿用广东省70年代未建立的一元立木材积表,已使用30多年,急需进行检验、更新。以海南省橡胶、桉树、相思、加勒比松、木麻黄5个树种单株立木材积实测数据,对海南省森林资源清查中使用的原一元立木材积方程进行适应性检验,更新建立新一元立木材积方程,并就原一元立木材积方程估计的森林资源清查林木材积偏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上述5个树种原一元立木材积方程均存在较大的系统偏差,每个树种总相对偏差(TRB)和平均系统偏差(MSB)均达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浩彦  张洁  张民侠  邵长生  方彦  陈戈萍  
为了精确拟合南京地区马尾松林木胸径、树高与材积的相关关系,基于28块20 m×20 m的方形样地的531株马尾松样木数据,分别采用山本式材积模型和多元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拟合了马尾松胸径、树高与材积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山本式材积模型的相关指数为0.964 92,估计值的标准误为0.004 0,总相对偏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预估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3%,多元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相关指数为0.99997,估计值的标准误为0.000 049 85,总相对偏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预估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0.3%,表明两个材积模型有很高的拟合优度和精度,适应性检验结果显示,山本式二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吕常笑  邓华锋  王少杰  陈振雄  王雪军  
已有很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相容性的问题,但是建模过程中考虑区域因子对模型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此问题,以重庆市、四川省和湖北省151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样本数据为例,采用哑变量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建立了不同区域马尾松通用的相容性地上生物量模型、立木材积模型和它们的转换因子模型。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区域的模型之间存在差异性;哑变量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同区域模型的差异性和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模型的相容性;马尾松地上生物量和立木材积的二元模型均优于其对应的一元模型;在独立拟合的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中引入立木材积因子,可以有效地改善模型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