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7)
- 2023(5894)
- 2022(5136)
- 2021(4866)
- 2020(4156)
- 2019(9682)
- 2018(9788)
- 2017(19175)
- 2016(10464)
- 2015(12081)
- 2014(12090)
- 2013(11982)
- 2012(11799)
- 2011(10624)
- 2010(11289)
- 2009(10514)
- 2008(10530)
- 2007(9656)
- 2006(8938)
- 2005(7941)
- 学科
- 济(42763)
- 经济(42707)
- 管理(25704)
- 业(25297)
- 企(17842)
- 企业(17842)
- 中国(16771)
- 方法(15666)
- 农(15388)
- 数学(13854)
- 数学方法(13764)
- 地方(11473)
- 财(10945)
- 制(10673)
- 农业(9678)
- 银(9131)
- 银行(9119)
- 业经(8984)
- 行(8871)
- 融(8695)
- 金融(8695)
- 贸(8591)
- 贸易(8581)
- 易(8369)
- 学(7460)
- 环境(6650)
- 体(6644)
- 发(6470)
- 教育(6463)
- 和(6422)
- 机构
- 大学(150181)
- 学院(148603)
- 济(63760)
- 经济(62369)
- 研究(54599)
- 管理(53687)
- 理学(44406)
- 理学院(43832)
- 管理学(43281)
- 中国(43144)
- 管理学院(42982)
- 财(33911)
- 京(33890)
- 江(30425)
- 科学(29929)
- 所(27421)
- 财经(25589)
- 中心(25194)
- 研究所(24271)
- 农(23215)
- 经(23139)
- 范(22041)
- 师范(21866)
- 北京(21172)
- 经济学(19823)
- 院(19774)
- 州(19365)
- 业大(19032)
- 财经大学(18974)
- 经济学院(17930)
- 基金
- 项目(89271)
- 研究(71392)
- 科学(69653)
- 基金(62796)
- 家(54415)
- 国家(53488)
- 社会(44665)
- 科学基金(44172)
- 社会科(42046)
- 社会科学(42032)
- 省(35375)
- 教育(33259)
- 基金项目(32960)
- 编号(30183)
- 划(29315)
- 成果(26707)
- 资助(25825)
- 自然(25638)
- 自然科(24861)
- 自然科学(24849)
- 自然科学基金(24391)
- 课题(22187)
- 部(21379)
- 重点(20573)
- 发(20392)
- 性(18837)
- 教育部(18319)
- 创(18153)
- 年(18049)
- 制(17999)
共检索到248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光 吴颖 许自豪
投融资、产业发展和管理体制,是建设国家级新区的前提基础、重要支撑和组织保障。通过重点对17个国家级新区在投融资、产业发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建设经验与教训的梳理和分析,对加快赣江新区建设提出意见建议。建议以土地和财政资金为引导,组建百亿级投资集团和各类发展基金,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以中高端为导向,加快构建以航空、LED和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为主导、以新经济为重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宜居宜业现代产业新城。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先导,健全以"领导小组+管委会"为主的"扁平化、大部制"行政管理体制,形成多
关键词:
国家新区 投融资 产业发展 管理体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光 吴颖 许自豪
投融资、产业发展和管理体制,是建设国家级新区的前提基础、重要支撑和组织保障。通过重点对17个国家级新区在投融资、产业发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建设经验与教训的梳理和分析,对加快赣江新区建设提出意见建议。建议以土地和财政资金为引导,组建百亿级投资集团和各类发展基金,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以中高端为导向,加快构建以航空、LED和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为主导、以新经济为重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宜居宜业现代产业新城。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先导,健全以"领导小组+管委会"为主的"扁平化、大部制"行政管理体制,形成多方协同推进发展合力。
关键词:
国家新区 投融资 产业发展 管理体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静
国家级新区在打破原有行政区域组建的同时经历了行政关系网络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新区的空间格局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从"利益分析"的视角,对赣江新区成立和建设初期新区管委会和江西省、南昌市以及新区下辖组团等多级行政组织在围绕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新区一体化空间格局构建等重大决策上发生的利益互动展开具体而细致的分析,并指出规划作为重要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协商平台,应充分发挥保障多元价值观下的公共利益、保障多方推进下的整体利益、协调和兼顾局部利益、衔接近远期利益等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静 汤爽爽 黄贤金
自199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浦东新区以来,我国已陆续设立天津滨海、重庆两江等11个国家级城市新区。本文在研究各城市新区规划文本的基础上,对其现行政策及规划理念做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国家级城市新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意图为今后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规划和申报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家级城市新区 区域规划 借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志明
申创国家级新区是南宁五象新区的目标,为此本文利用DEA方法,把五象新区与8个国家级新区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各新区理性发展状况,得出上海浦东新区、南宁五象新区、广州南沙新区为DEA有效,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6个新区为DEA无效单元,并通过投影分析得出6个非DEA有效新区的投入产出目标值。这一分析也反映了2015年度五象新区建设理性,但存在定位不准、投入产出规模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只按首府城市副中心新区的建设定位,或按国家新能源产品应用示范区的国家级定位的思考,并提出调整当前理性建设五象新区的用地结构、建设度和建设时序的建议。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数据包络分析 理性发展 评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景新 石林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齐名的国家级新区。文章通过总结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及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的经验,认为雄安新区应担任起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角色,可为解决河北省经济发展滞后问题创设一个新的增长极;需要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集聚大量的优质要素、产业、技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优化京津冀产业空间布局;高规格、高质量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坚决避免之前城市所出现的"摊大饼"式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先行先试 京津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景新 石林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齐名的国家级新区。文章通过总结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及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的经验,认为雄安新区应担任起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角色,可为解决河北省经济发展滞后问题创设一个新的增长极;需要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集聚大量的优质要素、产业、技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优化京津冀产业空间布局;高规格、高质量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坚决避免之前城市所出现的"摊大饼"式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先行先试 京津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郝寿义
在我国,所谓国家级新区是指由国务院设立的以相关行政区、特殊功能区为基础,承担着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大尺度、综合型城市功能区。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看,国家级新区是我国特殊经济区发展的最新阶段(特殊经济区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目的,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设立的实施特殊政策和管理手段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增长极 特殊经济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郝寿义
在我国,所谓国家级新区是指由国务院设立的以相关行政区、特殊功能区为基础,承担着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大尺度、综合型城市功能区。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看,国家级新区是我国特殊经济区发展的最新阶段(特殊经济区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目的,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设立的实施特殊政策和管理手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菲 殷洁 罗小龙 傅俊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设立多尺度、差异化的特殊政策空间实现指定区域的快速发展。国家级新区作为我国新时期重要的尺度战略,其形成发展对城市与区域具有深远影响。本研究选取南京江北新区作为新时期设立的国家级新区典型案例,根据治理体系的变迁,将其发展划分为开发区模式下的"产业孤岛"阶段(1988-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和合发展"阶段(2002-2009年)和国家空间设立下制度与经济空间整合阶段(2010年至今)。产业空间设立、行政区划调整、国家空间形成等尺度工具在不同的阶段各自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度空间的生产始终是新区发展的核心动力,并促使经济社会空间生产与空间治理重构互相耦合。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空间生产 南京江北新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2016年9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国家级新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从报告可以看出大多数新区经济增速领先所在省(市)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吸引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快速增长。目前,国家已经批准设立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等18个国家级新区,这些地区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重点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产业转型升级 短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2016年9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国家级新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从报告可以看出大多数新区经济增速领先所在省(市)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吸引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快速增长。目前,国家已经批准设立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等18个国家级新区,这些地区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重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平淡 袁浩铭
设立国家级新区是我国全面推进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其设立效果及对周边区域的带动效用受到广泛关注。利用中国283个地级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五化"协同发展水平的视角对国家级新区设立效用进行分析。实证发现,国家级新区设立能促进其主体城市并带动同省其它城市"五化"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控制地理禀赋的结果显示,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同省其它城市的带动效应会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递减。考虑地区异质性的结果显示,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国家级新区,其效应尚未全面显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国富 陈鑫鹏
国家级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而设立的综合功能平台,其设立的政策效果有待检验。基于2002—2018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设立国家级新区政策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识别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1)国家级新区的设立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并且其推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未减弱。(2)在东北和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明显优于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内陆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明显优于在沿海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3)无论国家级新区设立在“省会及以上城市”还是“其他城市”,对周边城市均存在“虹吸效应”,其中又以设立在“其他城市”的国家级新区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更显著。(4)跨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要优于单一行政主体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为国家级新区未来布局和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中胤 沈山 沈正平
我国共设立了19家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承担着探索改革与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区域发展、提升区域及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使命。通过对已设国家级新区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的比较分析,将其分为改革开放先锋区、区域增长极核、特殊类型功能区三种类型,并从国家战略、区域布局、政策供给、体制机制等方面阐释我国国家级新区的改革创新导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