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8)
- 2023(12646)
- 2022(10791)
- 2021(10051)
- 2020(8817)
- 2019(20510)
- 2018(20422)
- 2017(41097)
- 2016(21878)
- 2015(24703)
- 2014(24707)
- 2013(24629)
- 2012(22920)
- 2011(20638)
- 2010(20670)
- 2009(19287)
- 2008(19055)
- 2007(16902)
- 2006(14534)
- 2005(12908)
- 学科
- 济(97543)
- 经济(97449)
- 管理(62279)
- 业(60798)
- 企(48913)
- 企业(48913)
- 方法(46173)
- 数学(41189)
- 数学方法(40739)
- 中国(27326)
- 农(25880)
- 财(24364)
- 业经(20204)
- 地方(19782)
- 制(18828)
- 贸(17834)
- 贸易(17825)
- 学(17701)
- 易(17310)
- 农业(16649)
- 务(15105)
- 财务(15062)
- 财务管理(15022)
- 银(14867)
- 银行(14833)
- 企业财务(14237)
- 行(14149)
- 技术(14040)
- 和(13781)
- 环境(13739)
- 机构
- 学院(319118)
- 大学(319095)
- 济(136503)
- 经济(133722)
- 管理(126214)
- 理学(109300)
- 理学院(108149)
- 管理学(106398)
- 管理学院(105802)
- 研究(103081)
- 中国(77506)
- 京(66483)
- 财(62578)
- 科学(61716)
- 所(50699)
- 财经(50648)
- 农(49331)
- 中心(48364)
- 江(46386)
- 研究所(45928)
- 经(45876)
- 业大(45756)
- 经济学(42925)
- 北京(41399)
- 范(40463)
- 师范(40051)
- 经济学院(39089)
- 农业(38932)
- 财经大学(37688)
- 院(37302)
- 基金
- 项目(212905)
- 科学(168711)
- 基金(155974)
- 研究(155148)
- 家(134855)
- 国家(133794)
- 科学基金(115750)
- 社会(100046)
- 社会科(95057)
- 社会科学(95030)
- 基金项目(83369)
- 省(83122)
- 自然(74592)
- 自然科(72862)
- 自然科学(72841)
- 自然科学基金(71522)
- 教育(71280)
- 划(69980)
- 资助(63834)
- 编号(62704)
- 成果(49874)
- 部(47982)
- 重点(47949)
- 发(46741)
- 创(44460)
- 课题(42382)
- 创新(41605)
- 国家社会(41516)
- 教育部(41434)
- 科研(41103)
- 期刊
- 济(144427)
- 经济(144427)
- 研究(91714)
- 中国(52716)
- 财(48036)
- 学报(45384)
- 管理(44748)
- 农(43643)
- 科学(43551)
- 大学(34810)
- 学学(33040)
- 农业(29391)
- 技术(28096)
- 融(27721)
- 金融(27721)
- 教育(26965)
- 财经(24997)
- 业经(24907)
- 经济研究(23567)
- 问题(22076)
- 经(21549)
- 统计(16756)
- 技术经济(16576)
- 商业(15964)
- 贸(15901)
- 理论(15723)
- 策(15219)
- 业(15115)
- 现代(14946)
- 实践(14124)
共检索到455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凤朝 潘雄锋 孙玉涛
在产业结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数学模型,通过15个副省级城市的产业数据处理,比较分析了大连的产业结构情况。结果显示,大连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全国效应,经济中第二产业的优势最为突出,第三产业发展成效不大。
关键词:
城市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荣 郑毅敏
文章在对城市利用外资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利用外资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各个城市利用外资能力的约束变量和制约瓶颈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利用外资能力 副省级城市 评价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毕红毅 刘斌
跨国公司投资对东道国国内投资的影响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对东道国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挤入效应或者中性效应。本文通过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初步得出结论,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这些城市的国内投资,对国内企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跨国公司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提供了我国企业的一些反挤出对策。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国内企业需要调整自身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跨国公司的竞争。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内投资 挤出效应 反挤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歆
在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发展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大背景下,从就业能力、科研能力、培训能力三个方面评价区域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基于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服务贡献表"数据,应用熵权TOPSIS法对15个副省级城市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绩效进行测算。通过横向对比和经验借鉴,区域高职院校应着眼于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产业办专业;集中优势资源实现科技创新,提升科研项目的管理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开展特色培训。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琼 郭俊华
文章构建“市民知识化—技术智能化—治理智慧化”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因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5个副省级城市的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各城市的子系统障碍因子不同;市民知识化耦合协调效果较差,其指标层障碍因子是市民知识文化水平和信息技术支付能力;技术智能化是影响整体耦合协调关系的重要因素,其指标层障碍因子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技术安全水平;根据指标层障碍因子分布,15个智慧城市可分为治理—技术阻力型、治理—市民阻力型与市民阻力型3种类型。最后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提高城市市民、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耦合协调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必勇 刘芮
[目的/意义]通过揭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基本状况,提升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成熟度。[方法/过程]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调研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从政策类型、组织机构、政策目标三个视角对地方政府开放数据政策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从法律法规、数据开放共享与应用、开放数据平台建设、数据开放许可协议及标准规范、数据安全、人才培养等多层面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结果/结论]从政策集群理念、组织保障理念、法律法规理念、标准规范理念、数据共享与安全理念、人才培养机制6个角度提出了具体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傅浩 李威巍 李满梅 刘磊磊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深入发展,城市经营日益重要,利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地区营销成为快捷、高效和低成本的方式之一。遵循服务导向的原则,从网站目标顾客的角度出发,针对信息服务、互动服务和实质性政务办理服务等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绩效评估,最后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涛 于晨霞 潘辉
基于3E1S系统模型,从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了关键影响路径,以期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参考。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及消耗水平、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以及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对低碳城市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逐渐减小。低碳城市的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系统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涛 于晨霞 潘辉
基于3E1S系统模型,从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了关键影响路径,以期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参考。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及消耗水平、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以及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对低碳城市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逐渐减小。低碳城市的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系统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冀新 李荣
在国际城市经济转型多元化和我国城市经济发展非均衡化背景下,本文以城市经济结构竞争力"三力模型"为依据,从要素集聚力、效率转换力、效益提升力三个维度构建城市经济结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和K均值聚类法对15个副省级城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结构非均衡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副省级城市已进入六层分化的非均衡异动阶段,经济结构呈现出三力同步非均衡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持续驱动的城市经济转型战略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蔺顺锋 易丹辉 肖宏伟
文章针对我国副省级城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差异性,从函数型数据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利用函数型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15个副省级城市职工年平均工资曲线和变化速度曲线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地理位置相近的副省级城市年平均工资的增幅具有一定的趋同现象,而工资曲线导数的函数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年平均工资涨速的变化,地理位置趋同性不是很明显。基于职工平均工资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两点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强以副省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的工资水平协同调整;努力缩小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的工资差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春光 于成学
本文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基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出了知识生产系统多投入和多产出的特点,然后运用DEA模型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及苏州、无锡和温州的知识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最后基于Tobit回归统计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城市 知识生产函数 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希男 褚德海 贾建锋
基于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面向层次结构的竞优分析方法,对12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在识别各个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个性优势特征基础上,分别进行了个体代理评析和民主代理评析。评析结果表明,副省级城市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各具特色,已经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综合排名已不再十分重要;竞优分析结果同时指出了各个副省级城市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震 刘雪梦
新时代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乃至强国战略的实现将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在分析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高代表性原则,通过构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主客观赋权法和聚类分析结合,对2016年我国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发展动力与绿色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开放性和共享性水平亟待提升; 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被归为4个梯队,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了各梯队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以上结论对于我国制定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和完善城市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从社会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和自然环境承载力等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法确定了四个维度的指标权重,并计算出了2003-2013年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得分。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地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得分较高,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得分较低。
关键词:
资源环境 承载力 因子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基于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1999—2008年面板数据的研究
大城市物流需求变化的综合评价与规律研究——基于7个副省级城市的实证分析
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价报告发布
创意产业集聚及其生产效率研究——基于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经验分析
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化综合水平评价研究——以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
土地非农化与城市规模扩张:来自15个副省级城市的例证
城市经济承载力的综合评价及其时空差异研究——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
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和谐评价——基于我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数据
基于集对分析的社会评价模型及副省级市实证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城市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