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8)
- 2023(5009)
- 2022(4306)
- 2021(4130)
- 2020(3571)
- 2019(8094)
- 2018(8441)
- 2017(16160)
- 2016(9254)
- 2015(10782)
- 2014(11071)
- 2013(10896)
- 2012(10586)
- 2011(9821)
- 2010(10070)
- 2009(9519)
- 2008(9427)
- 2007(8660)
- 2006(7888)
- 2005(7345)
- 学科
- 济(34364)
- 经济(34318)
- 管理(22207)
- 业(19369)
- 企(13442)
- 企业(13442)
- 中国(13132)
- 方法(13120)
- 农(11734)
- 数学(11519)
- 数学方法(11430)
- 制(10812)
- 学(9572)
- 财(8737)
- 银(8303)
- 银行(8270)
- 体(8153)
- 行(8044)
- 地方(8004)
- 贸(7825)
- 贸易(7817)
- 易(7614)
- 融(7080)
- 金融(7072)
- 农业(7029)
- 业经(6555)
- 及其(5608)
- 理论(5608)
- 体制(5506)
- 度(5413)
- 机构
- 学院(139889)
- 大学(139309)
- 研究(55112)
- 济(53435)
- 经济(52080)
- 管理(45336)
- 中国(41233)
- 理学(37393)
- 理学院(36899)
- 管理学(36168)
- 管理学院(35914)
- 科学(35708)
- 农(33875)
- 京(31759)
- 所(30860)
- 财(28238)
- 研究所(27916)
- 农业(27007)
- 业大(24712)
- 中心(23672)
- 江(22415)
- 财经(21382)
- 北京(20622)
- 院(19403)
- 经(19135)
- 省(18743)
- 范(18303)
- 州(18103)
- 师范(18055)
- 科学院(17219)
- 基金
- 项目(86259)
- 科学(64313)
- 研究(60600)
- 基金(59224)
- 家(54633)
- 国家(54195)
- 科学基金(42260)
- 社会(35140)
- 省(34576)
- 社会科(33062)
- 社会科学(33053)
- 基金项目(30869)
- 划(30187)
- 自然(27713)
- 教育(27456)
- 自然科(26918)
- 自然科学(26900)
- 自然科学基金(26347)
- 编号(25276)
- 资助(24855)
- 成果(22146)
- 重点(20158)
- 发(19548)
- 课题(19052)
- 部(18623)
- 计划(17908)
- 创(17304)
- 科技(16631)
- 科研(16406)
- 创新(16353)
共检索到223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海璐 王暄 李红梅 李艳霞 薛博文 马居奎
【目的】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spp.)是植物根系内迁移性寄生线虫,可引起许多作物的根腐线虫病,给世界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明确我国黄淮麦区与禾谷孢囊线虫复合侵染小麦的短体线虫种类,本研究对采自黄淮4省麦区的10个短体线虫样品进行种类的分子鉴定,分析种群系统进化关系及种内遗传变异,以期为我国小麦根部线虫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对采自江苏、安徽、河南和山东4省小麦孢囊线虫发病田中的10个小麦短体线虫样品进行线虫分离,从各样品中随机挑取5条短体线虫,分别提取单条线虫DNA,扩增r DNA 18S片段并进行测序比对,选取序列有代表性的2个DNA样本进一步扩增其r DNA 28S D2-D3区以及mt DNA-COI基因片段,经序列比对分析后,利用MEGA4.0软件采用邻接法分别构建基于r DNA 18S、28S D2-D3和mt DNA-COI序列的系统进化树,通过聚类关系及相似度分析确定线虫种类,同时利用种特异性引物进行验证。【结果】扩增挑取的50条短体线虫的r DNA 18S区片段,测序得到片段长度在857—935 bp,BLAST比对分析揭示部分样品可能为短体线虫的混合种群;进一步测定的20个代表性DNA样本的r DNA 28S D2-D3区和mt DNA-COI基因的片段长度分别在771—784 bp和415—417 bp;系统进化树以及相似度分析揭示我国黄淮流域4省麦区10个短体线虫样品中有咖啡短体线虫(P.coffeae)、落选短体线虫(P.neglectus)和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scribneri),其中,江苏沛县样品JS2和山东潍坊样品SD1是落选短体线虫单一侵染样品,河南永城样品HN2和安徽淮北样品AH3是咖啡短体线虫单一侵染样品,安徽萧县样品AH2、AH5和淮北样品AH4以及河南永城样品HN1和HN3均为落选短体线虫和咖啡短体线虫的混合侵染样品,江苏徐州样品JS1是落选短体线虫和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的混合侵染样品。用SCAR特异性引物扩增20个短体线虫单条DNA样本,结果显示,用落选短体线虫特异性引物PNEG-F1/D3B5能够从JS1-2、JS2-1、JS2-2、AH2-2、AH4-1、AH5-1、HN1-2、HN3-2、SD1-1和SD1-2等10个样本中扩增出140 bp的单一条带,用咖啡短体线虫引物PC1/PC2能够从AH2-1、AH3-1、AH3-2、AH4-2、AH5-2、HN1-1、HN2-1、HN2-2和HN3-1等9个样本中扩增出630 bp的单一条带,用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引物Ps F7/Ps R7从JS1-1中扩增出130bp的单一条带,种类鉴定结果与上述序列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我国黄淮流域4省小麦孢囊线虫发病田中的短体线虫种类有咖啡短体线虫、落选短体线虫和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其中落选短体线虫是优势种,证实了短体线虫不同种群复合侵染小麦的现象较为普遍。基于mt DNA-COI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可以有效区分短体线虫的近缘种,相比r DNA 18S和28S基因更适于作为短体线虫种类鉴定的分子靶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扬 李娅琼 浦卫琼 胡先奇 喻盛甫
从采自云南省12个县市140个柑桔园的260份柑桔病根样本中分离鉴定出4种短体线虫属线虫: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卢斯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loosi),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和伤残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vulnus)。其中咖啡短体线和伤残短体虫为优势种。
关键词:
云南省 柑桔 短体线虫属 鉴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焦 金惺惺 秦萌 吴文佳 徐春玲 谢辉
在对我国西藏自治区主要耕作区的植物线虫种类进行调查期间,从林芝地区、拉萨市达孜县采集多种作物的根系组织和根际土壤样品,并采用改良贝曼漏斗法从这些样品中分离出了多种植物线虫,根据形态学特征,从中鉴定出卢斯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loosi)、落选短体线虫(P.neglectus)和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scribneri)。其中,卢斯短体线虫西藏种群与文献描述的种群相比尾较短,其他形态特征基本一致;落选短体线虫西藏种群和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西藏种群分别与文献描述种群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其中,落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峰奇 韩德俊 魏国荣 曾庆东 黄丽丽 康振生
【目的】鉴定黄淮麦区近年小麦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对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性水平;了解抗条锈病基因在该区小麦品种中分布状况,为小麦安全生产与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小麦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和水源致病类型14对黄淮麦区12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分别用Yr(91B/1R)、Yr5、Yr10、Yr15和Yr26基因有效的分子标记检测其在参试品种(系)中的分布状况。【结果】在126个供试材料中,对CY32和水源致病类型14均表现免疫或近免疫的品种(系)只有11个,占8.73%;携带Yr9基因的小麦-黑麦1B/1R易位系的频率仍高达41.6%;分子检测表明,1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丽飞 洪亮 王栋 曾田 胡先奇 李卫芬
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对云南省蒙自县红寨、北窑、小红寨、梨园村、观音桥、小东山及高家寨等枣树寄生线虫进行了初步调查,从36份枣树根际土壤中鉴定出短体属线虫3个种,分别是: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刻痕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renatus)、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枣树是这3种线虫在云南的新记录寄主。
关键词:
枣树 短体线虫 新记录 云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暄 乐秀虎 宋志强 向桂林 林宇 李红梅
【目的】明确小麦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s,CCN)江苏群体的种类组成及群体间遗传变异情况,为抗病品种的选育、利用以及病害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的13个代表性CCN群体进行孢囊、阴门锥和2龄幼虫的形态观察和形态测计并与相似种进行比较;PCR扩增上述群体的rDNA-ITS区并克隆测序,构建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通过形态观察和形态测计值的比较,所测定的江苏群体均与已报道的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中国群体的测计值相接近;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CCN江苏群体、国内其它地区以及国外禾谷孢囊线虫群体均处于同一大的进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娟 李秀花 于海滨 陈书龙
近年来小麦孢囊线虫病在河北省发生十分普遍,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可以侵染小麦的孢囊线虫种类很多,对于病原的准确鉴定是防治病害的基础。本试验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对从河北省不同地区采集到的37个小麦孢囊线虫群体进行了比较分析和鉴定。经过对线虫ITS-rDNA序列分析,发现采集到的线虫ITS区序列差异很小,为同一种类,其ITS-rDNA序列与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1924的ITS-rDNA序列同源性高于99%。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测量和观察,其主要形态学特征与燕麦孢囊线虫H.avenae的相近。综合其形态与分子序列特征,确定河北省小麦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霍建飞 任文来 刘春艳 王勇 田涛 郝永娟 王万立 万久兴
旨为明确天津地区蔬菜根结线虫的主要种类,为该区域线虫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天津市7个区、县温室中采集蔬菜根结线虫样本14份,应用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mtDNA-RFLP)技术,结合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区)的序列分析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采集的蔬菜根结线虫均为南方根结线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万映秀 张晓科 夏先春 张平治 何中虎
【目的】小麦加工品质由多个位点控制,而每个位点又有多个等位基因控制。建立品质性状多重PCR反应体系是提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率及降低成本的一种重要措施。【方法】选择影响小麦品质性状重要基因的分子标记,即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标记Ax2*、Bx14、Bx17和Dx5;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标记Glu-A3d;糯蛋白亚基Wx-B1基因标记BDFL-BRD和Wx-D1基因标记MAG269;1BL/1RS易位标记ω-sec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基因标记PPO18。根据优质面包、优质面条亚基组成要求及引物的退火温度,建立3个多重PCR反应体系PCR-Ⅰ(Ax2*/Bx17/Dx5)、PCR-Ⅱ(BDF...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加工品质 多重PC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福彦 陈锋 董中东 尚晓丽 崔党群 殷贵鸿
【目的】以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为材料,通过对其籽粒硬度相关基因的鉴定,明确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的籽粒硬度基因型分布规律,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优异基因资源。【方法】利用单籽粒谷物特性测定仪(SKCS)、PCR扩增、酶切以及DNA测序技术,对来自黄淮麦区109份小麦新品系的籽粒硬度表型、puroindo1ine基因型及其puroindo1ine b-2的不同等位变异类型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结果】黄淮麦区材料中硬质麦比例较高,为61.5%。混合型和软质麦比例较低,分别为15.6%和22.9%,硬度指数范围较宽,为3.2—82.6。在硬质麦的puroindo1ine基因型检测中,发现有Pinb-D1b、Pi...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成伦 赵学谦 何万兴 邓大林 兰庆渝
对四川省27个市县柑桔根围线虫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植物线虫15个属27种,其中发生普遍,对柑桔生产造成一定危害的有半穿刺、短体、根结、肾形、轮线虫、针线虫、盾状、盘旋、螺旋等9个属中的部分种类
关键词:
柑桔,线虫,鉴定,四川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宁 顾建锋 王暄 李红梅
2013年2月从宁波口岸进境的日本鸡爪槭(Acer palmatum)树木根际介质中检测到1种短体线虫,由于短体属线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可对多种作物造成危害引起根腐病,因此对该种线虫进行了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旨在为中国口岸植物检疫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形态学特征鉴定的方法将该线虫群体初步鉴定为日本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japonicus Ryss,1988),其主要形态鉴别特征为:唇区有3个浅环,第1个唇环前端凸出;口针长而粗壮;阴门位置靠后,V值为84.0~88.7;受精囊内无精子;后阴子宫囊短,长度为12.4~21.5μm;尾细长,末端光滑。结合核糖体DNA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亚东 容万韬 赵立荣 王金成 黄国明 郭京泽 孙建华
以穿刺短体线虫、咖啡短体线虫、伤残短体线虫、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和落选短体线虫5种短体线虫的18个种群为试验材料,将其测序获得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已提交的短体线虫序列进行了Blast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以验证核糖体ITS序列作为DNA条形码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核糖体ITS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很好的用于鉴别以上5种短体线虫。
关键词:
短体线虫 ITS 系统发育 DNA条形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蹇黎 朱利泉
【目的】从分子水平分析寒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寒兰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RAP标记对37个中国寒兰和14个日本寒兰品种类型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1对引物组合对51份供试材料共扩增出586条带纹,其中504条为多态性(86.0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46条多态性带。聚类分析表明,51份材料根据起源和生物学特性划分为中国寒兰和日本寒兰两大类群。【结论】SRAP标记技术能很好地用于兰花植物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
关键词:
寒兰 SRAP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冯光泉 董丽英 陈昱君 尚慧 刘云芝 李家瑞 杨建忠 崔秀明 杨佩文
利用设计合成的1对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Mh-F/Mh-R,以北方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全基因组DNA为对照,对采自云南文山、砚山、马关、蒙自等地区的三七根结线虫全基因组DNA进行PCR特异性扩增。结果表明,设计合成的引物能从北方根结线虫和供试的4个三七病原根结线虫全基因组DNA中扩增到462bp长度的分子片段,而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的全基因组DNA无扩增产物。表明4个地区的三七病原根结线虫种群均为北方根结线虫,该对引物可用于三七根结线虫的分子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