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8)
- 2023(13724)
- 2022(11634)
- 2021(11235)
- 2020(9251)
- 2019(21963)
- 2018(22093)
- 2017(41950)
- 2016(23597)
- 2015(27012)
- 2014(27600)
- 2013(26539)
- 2012(24209)
- 2011(22042)
- 2010(22487)
- 2009(20255)
- 2008(19729)
- 2007(17468)
- 2006(15473)
- 2005(13786)
- 学科
- 济(88021)
- 经济(87930)
- 管理(64619)
- 业(59651)
- 企(49125)
- 企业(49125)
- 方法(44372)
- 数学(39262)
- 数学方法(38549)
- 中国(29432)
- 农(23530)
- 教育(23271)
- 财(21583)
- 学(19957)
- 业经(18891)
- 理论(18830)
- 制(16499)
- 贸(16369)
- 贸易(16355)
- 地方(16196)
- 易(15939)
- 农业(15358)
- 技术(14932)
- 和(14194)
- 银(13628)
- 银行(13594)
- 环境(13233)
- 务(13191)
- 财务(13112)
- 财务管理(13086)
- 机构
- 大学(336339)
- 学院(331820)
- 管理(129844)
- 济(124099)
- 经济(121072)
- 理学(112800)
- 理学院(111521)
- 管理学(109281)
- 管理学院(108663)
- 研究(107797)
- 中国(76227)
- 京(73328)
- 科学(66451)
- 财(58484)
- 所(53438)
- 范(51708)
- 师范(51368)
- 研究所(48601)
- 江(48111)
- 中心(47884)
- 北京(47515)
- 业大(47106)
- 财经(47087)
- 农(46965)
- 经(42648)
- 师范大学(41846)
- 教育(40186)
- 州(39570)
- 院(39194)
- 技术(38183)
- 基金
- 项目(221218)
- 科学(174391)
- 研究(167965)
- 基金(156810)
- 家(134995)
- 国家(133774)
- 科学基金(114648)
- 社会(102052)
- 社会科(96491)
- 社会科学(96463)
- 省(87318)
- 教育(83916)
- 基金项目(82423)
- 划(74951)
- 自然(73987)
- 自然科(72229)
- 自然科学(72215)
- 编号(71999)
- 自然科学基金(70858)
- 资助(65966)
- 成果(60418)
- 课题(51446)
- 部(50056)
- 重点(50026)
- 发(47192)
- 创(45564)
- 项目编号(44401)
- 教育部(43487)
- 创新(42178)
- 大学(42165)
- 期刊
- 济(132936)
- 经济(132936)
- 研究(105309)
- 中国(66271)
- 教育(65788)
- 学报(48304)
- 管理(47544)
- 科学(44634)
- 财(41873)
- 农(41838)
- 大学(37843)
- 学学(34026)
- 技术(33833)
- 农业(29808)
- 融(25098)
- 金融(25098)
- 业经(22616)
- 财经(22145)
- 经济研究(21388)
- 经(18744)
- 图书(18533)
- 问题(17584)
- 职业(16614)
- 理论(16558)
- 技术经济(15958)
- 统计(15436)
- 实践(15322)
- 践(15322)
- 科技(15095)
- 业(14884)
共检索到484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毅
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高等教育公平的本质特点是以高等教育的公平化为价值取向,满足受教育者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要求。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公平化在发展目标、本质要求、核心理念、资源建设等各个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鉴于此,要从根本上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化的实现,就必须增加优质高等教育量、充分挖掘现有优质高校的潜力,通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化的顺利有效实现。
关键词:
高质量 高等教育公平 发展特点 实现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继平
高质量高等教育公平是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在追求。高质量高等教育公平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效果公平,其纵向尺度分为"合格"、"良好"和"优秀"三种水平,横向的联系包括优质高等教育公平和特质高等教育公平。高质量高等教育公平的本质特点是以促进公平为价值取向,以提高质量为改革重点,不断满足学生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体现了从"有大学上"到"上好大学"的转变。实现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公平,需要在扩大优质高等教育增量、挖掘优质高校存量、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上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
高质量 高等教育公平 实现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被作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给予了高度重视,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明确要求,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基础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愈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和促进自主创新与科技发展、解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骆徽
当前国内对教育现状的统计和评价存在教育公平维度的缺失,并且尚未建立起可实际操作的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的官方评价体系。本研究借鉴CIPP模式,在分析和研究CIPP模式的选择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评价的契合性的基础上,建立"背景一投入一过程一成果"的系统分析框架,尝试从教育背景、教育入学机会、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及成就等方面,构建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从快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测量为基础的量化评估需要向高质量评估转变。在对象方面,量化评估关注的是高等教育的质量,高质量评估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在方法方面,量化评估以相关指标的可测为基础,高质量评估则容纳量化的、定性的以及其他相关的证据;在结果方面,量化评估以测量、描述和判断为主,而高质量评估更加强调以测量、描述和判断为基础的建构和再建构;在功能方面,量化评估强调以绩效为杠杆进行问责,高质量评估则强调以评估促进发展;在风险方面,与问责导向的高利害的量化评估相比,以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评估是低风险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楠 王楠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已由"外延式"数量扩张向"内涵式"质量提升转型,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需求。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梳理,探寻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岩 谭向阳
对当前的动力机制进行优化,培育新的发展动力,继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是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志勇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研究的课题,也是我国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文章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建构的历史以及现实,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弊端,包括立法滞后、评估流于形式、内容本末倒置等,最后从权力市场化、各界参与、政治策略、程序与方法创新四方面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的建构策略,旨在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保证 历史回溯 建构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恩舜
我国现有的以政府控制为显著特征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诸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应逐步实行市场化策略,培育与建立评估市场。政府应变“行政管理”为“政策调控”,变“统包统揽”为“多边共识”,高校应从他律走向自律,社会则应从缺席到参与。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政府 高校 社会 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梅
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从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教师队伍建设等6个方面对教育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突出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高教界党的十八大代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我认为,高教战线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是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蓉
本文在分析世界各国主要高等教育投入模式基础上,提出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投入模式具有"大的非公共投入,小的非公共部门"的特点,即以公立学校强烈依赖非公共投入、民办学校发展迅速但是规模有限为主要特点。针对未来的改革,提出应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当前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特别是供给方资金提供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财政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总建
本文提出了“一主多元”办学模式,即是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发展国家投资办学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公民、社会团体及国外教育机构兴办高等教育事业,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为此,需要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来支持。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一主多元” 社会办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跃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卓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积累的人力资本红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选取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错配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该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人力资本错配削弱了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且人力资本错配程度越高,该削弱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错配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卓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积累的人力资本红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选取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错配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该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人力资本错配削弱了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且人力资本错配程度越高,该削弱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错配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