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7)
- 2023(11621)
- 2022(9533)
- 2021(9150)
- 2020(7429)
- 2019(16683)
- 2018(16622)
- 2017(31058)
- 2016(18268)
- 2015(20653)
- 2014(21193)
- 2013(20037)
- 2012(18457)
- 2011(16929)
- 2010(17385)
- 2009(15742)
- 2008(15415)
- 2007(14129)
- 2006(12681)
- 2005(11791)
- 学科
- 济(59139)
- 经济(59044)
- 管理(49903)
- 业(44153)
- 企(35910)
- 企业(35910)
- 中国(25330)
- 方法(24683)
- 数学(21712)
- 教育(21710)
- 数学方法(21399)
- 财(20081)
- 制(19485)
- 农(17840)
- 学(14208)
- 业经(14053)
- 理论(13845)
- 银(13379)
- 银行(13363)
- 体(13049)
- 行(12825)
- 技术(11899)
- 贸(11818)
- 贸易(11810)
- 融(11609)
- 金融(11606)
- 易(11601)
- 务(11457)
- 财务(11427)
- 财务管理(11391)
- 机构
- 学院(251035)
- 大学(249468)
- 济(95322)
- 经济(92951)
- 研究(87446)
- 管理(84681)
- 理学(71845)
- 理学院(70920)
- 管理学(69506)
- 管理学院(69001)
- 中国(62204)
- 京(54421)
- 财(51764)
- 科学(50387)
- 所(44061)
- 范(40838)
- 师范(40522)
- 江(40103)
- 财经(39516)
- 研究所(39342)
- 中心(38299)
- 教育(36671)
- 农(35855)
- 经(35737)
- 北京(35490)
- 技术(33577)
- 师范大学(32871)
- 院(32046)
- 业大(31968)
- 州(31755)
- 基金
- 项目(156030)
- 研究(124109)
- 科学(124043)
- 基金(109118)
- 家(93934)
- 国家(93022)
- 科学基金(78241)
- 社会(75740)
- 社会科(71431)
- 社会科学(71415)
- 教育(66040)
- 省(62895)
- 基金项目(56103)
- 划(54801)
- 编号(53712)
- 自然(47391)
- 成果(47117)
- 自然科(46217)
- 自然科学(46204)
- 自然科学基金(45372)
- 资助(44505)
- 课题(41702)
- 重点(37225)
- 部(36940)
- 性(34951)
- 年(34888)
- 发(34675)
- 制(34516)
- 创(32913)
- 教育部(32452)
- 期刊
- 济(108696)
- 经济(108696)
- 研究(86932)
- 教育(63665)
- 中国(62619)
- 财(40501)
- 学报(35578)
- 农(32943)
- 管理(32727)
- 科学(32464)
- 大学(28708)
- 技术(26771)
- 融(25613)
- 金融(25613)
- 学学(25606)
- 农业(21875)
- 财经(20370)
- 职业(19987)
- 经济研究(17797)
- 业经(17569)
- 经(17536)
- 问题(14713)
- 技术教育(13273)
- 职业技术(13273)
- 职业技术教育(13273)
- 坛(13216)
- 论坛(13216)
- 贸(12694)
- 理论(11329)
- 版(10741)
共检索到394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文杰
在简析教育元评估要义的基础上,从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的缺失与发展走向、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国际经验的视角,论证在高职教育评估中引入元评估制度的应然性。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阈,提出在高职教育评估中引入元评估制度的路径,主要包括:一是营造元评估制度的文化环境;二是做好制度安排与"文本开发";三是建构体制机制;四是选择诱致性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推进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文杰
在简析教育元评估要义的基础上,从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的缺失与发展走向、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国际经验的视角出发,论证在高职教育评估中引入元评估制度架构的应然性。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阈,提出在高职教育评估中引入元评估制度架构的策略,主要包括:一是营造元评估制度的文化环境;二是做好制度安排与"文本开发";三是建构体制机制;四是选择诱致性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推进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寿根
建立专业评估制度对保障高职人才质量、完善高职教育治理结构、有效落实"双证书"与就业准入制度、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建立高职教育专业评估制度必须着眼建立"内外结合,以内为主,以外促内"的评估机制,强调标准融合与主体开放,突出课程与教学评估,注重网络评估与现场评估统一。建立专业评估制度应致力建设政府主导的领导体制,评估管理委员会主导的监督体制,行业职教集团主导的执行体制。专业评估指标应涵盖专业建设管理、资源开发与利用等五个方面;专业评估方法与程序设计应实现学校内外评估的协调和衔接。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评估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永林 李明磊
随着教育事业所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与时俱进研究重构高职教育评估的取向,对引导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反思高职教育评估历史实践的缺憾,基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属性,立足高职教育的现实状态和发展愿景,未来我国高职教育评估工作应坚持如下取向:引导人才培养回归本源;下移评估重心,推进落实评估主体多元化;构建分层次、多元化、系统性的教育评估体系;强化评估的问责与监督功能;注重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估制度建设;及早谋划研究适切度高的评估工具与方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育评估 评估取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鸿洲
如何在教育管办评分离背景下建立健全中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已成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新时代拷问。目前,中职教育质量评估在政府、学校和社会层面都存在实然困境,突破这些困境需要政府推进简政放权,建立评估认证标准,健全评估管理机制;中职学校要完善内部治理,落实校长负责制,健全质量内控制度;社会第三方评估组织要提升评估公信力,增强造血能力,健全社会支持系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霞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主要涵盖教学基本常态数据监测、国际评估、专业认证、院校评估、自我评估五个方面,简称"五位一体"。这一评估制度虽已为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同时与高等教育评估现状存在诸多矛盾,主要包括与行政权力过于集中的矛盾、与高校主体地位不明确的矛盾以及与社会参与机制不成熟的矛盾。为优化评估制度,应明确政府、高校、社会三方权责,增强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效用;完善高校自我评估制度,实现高校内部评估常态化;加强第三方评估机构规范建设,提升其评估信度。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评估 创新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秋月 马丹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主力军,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办学目标,与普通高校共同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时代使命。文章以《H省2020年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为切入点,发现高职院校当前仍不同程度存在竞争优势不突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充分、师资队伍不稳定、服务地方和行业能力不强、实践教学能力薄弱等问题。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大背景下,以更为宏观的视野审视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构建外促内生的多路径模式,通过"变思想、建机制、搭平台、夯内涵、转评价"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其育人质量,增强其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象征性评估更多地表明政府或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姿态,这样的评估虽有强化高校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等积极作用,但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缺欠。即过分强调可感知和可量化的外在评价,轻视那些不可感知和量化的内在评价;过分强化统一性和规范性评价,忽视自主性和创新性评价;重视短时速效性评价而轻视长远发展性评价。要改变这种状况,实现深化改革和提高质量的目标,必须使评估回归并走向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强化评估的生活自然性、生命过程性、全员参与性、形式多样性与生成发展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德林
借鉴公共治理理论,树立共同治理、分权制衡、协商合作的理念。把自我评估作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部评估的重要基础。加强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专业性建设,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专家资格认证制度。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由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走向公共治理模式,对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从公共治理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进行审视和分析,探索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借鉴公共治理理论,未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雅荔 陈鹏
法治高校作为法治社会的有机构成,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家法治化进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但法律操作性不强、难以评估成为法治高校建设推进的瓶颈。基于现行法律框架分析的制度进路,法治高校的评估要素可从以高校师生为多元治理主体、以实体教育法律规范为基本框架、以各种有效方式治理高校为主要内容、以高校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的四个方面得到诠释。在评估要素的指引下,运用德尔菲法进行调查,结合专家访谈法的采样统计,法治高校评估模型应包括制度建设、高校法治职能履行、目标实现、权益保障、效果监测五大因素共计14项具体评估点,将法治高校的评估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行为要求,形成法治高校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关键词:
法治高校 法治评估 制度进路 模型构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纯真
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政策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开展教育评估实践的指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政策历史不长,从2004年至今,其发展经历了"水平评估""新一轮评估"和"需求能力评估"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不同评估政策,有不同的政策效应,这些政策效应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因此,未来要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政策,就必须将高职院校自我诊断能力纳入政策内容中,将学生学习产出纳入评价标准中,将问责机制落实到评估结果中,将专业认证纳入评估政策体系中,进而不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效果。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评估政策 演变 效应 展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永林
根据评估实践所涉及的对象范围,高职教育评估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受到高职教育举办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评估层次尚存缺陷。为此,一方面应积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评估的经验,通过明确评估的主客体、评估的内容与指标、评估的实施路径等来构建宏观层次的高职教育评估,以引导高职院校更紧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督促院校举办主体加大办学投入、缓解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应通过坚持科学的高职教育质量观、推进"管办评"分离、优化评估方案与指标等来改进完善已有的中观和微观层次的高职教育评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评估层次 缺陷 完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国荣 邬智 罗文标 司聚民 高凌波
在研讨国外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和制度 ,剖析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 ,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和制度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燕
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组织架构逐渐健全,项目实施日益成熟的同时,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制度也面临着评估指标统一化、评估主体行政化、评估方法过度量化以及评估结果功利化等问题,但是只要我国坚持改革教学评估的发起方式、实现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系统性的评估数据以及凸显评估的人本取向,那么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制度必定会愈加科学与完善。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教学评估 制度优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孙锐
本文在分析西方各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特点和概括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特色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对我国高教评估制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评估制度 制度经济学 博弈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