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49)
- 2023(19382)
- 2022(16496)
- 2021(15541)
- 2020(12808)
- 2019(29700)
- 2018(29675)
- 2017(56196)
- 2016(31211)
- 2015(35484)
- 2014(36008)
- 2013(34627)
- 2012(32239)
- 2011(29309)
- 2010(29714)
- 2009(26703)
- 2008(25822)
- 2007(23027)
- 2006(20437)
- 2005(18138)
- 学科
- 济(122011)
- 经济(121871)
- 管理(84160)
- 业(78912)
- 企(63326)
- 企业(63326)
- 方法(51092)
- 数学(44158)
- 数学方法(43536)
- 中国(39770)
- 农(34741)
- 财(29239)
- 地方(28448)
- 业经(27730)
- 学(27011)
- 教育(25166)
- 制(24550)
- 理论(23446)
- 农业(23101)
- 贸(22341)
- 贸易(22324)
- 易(21613)
- 银(20837)
- 银行(20788)
- 技术(20696)
- 行(20007)
- 融(19623)
- 金融(19615)
- 和(19077)
- 环境(18727)
- 机构
- 学院(436870)
- 大学(436281)
- 济(168196)
- 管理(165056)
- 经济(164190)
- 研究(149059)
- 理学(141656)
- 理学院(140002)
- 管理学(137365)
- 管理学院(136565)
- 中国(108369)
- 京(94974)
- 科学(91278)
- 财(79094)
- 所(74547)
- 农(69510)
- 研究所(67630)
- 中心(67191)
- 江(66360)
- 范(65458)
- 师范(64865)
- 业大(62922)
- 财经(62606)
- 北京(60796)
- 经(56879)
- 院(54416)
- 农业(54006)
- 州(53813)
- 技术(52633)
- 师范大学(52462)
- 基金
- 项目(289939)
- 科学(228357)
- 研究(219033)
- 基金(205591)
- 家(178034)
- 国家(176432)
- 科学基金(150922)
- 社会(134675)
- 社会科(127252)
- 社会科学(127222)
- 省(115600)
- 基金项目(108298)
- 教育(106634)
- 划(97997)
- 自然(96451)
- 自然科(94192)
- 自然科学(94168)
- 编号(92996)
- 自然科学基金(92429)
- 资助(84595)
- 成果(77441)
- 课题(66520)
- 重点(65818)
- 部(64736)
- 发(64704)
- 创(60155)
- 项目编号(56395)
- 教育部(55893)
- 创新(55875)
- 科研(54760)
- 期刊
- 济(188600)
- 经济(188600)
- 研究(135300)
- 中国(93720)
- 教育(77744)
- 学报(66589)
- 农(63498)
- 管理(61304)
- 科学(60619)
- 财(58449)
- 大学(51590)
- 学学(47159)
- 农业(43900)
- 技术(43655)
- 融(38699)
- 金融(38699)
- 业经(32726)
- 财经(30016)
- 经济研究(29532)
- 经(25723)
- 问题(24848)
- 图书(24473)
- 职业(22425)
- 业(21836)
- 坛(20791)
- 论坛(20791)
- 理论(20303)
- 科技(20056)
- 技术经济(19787)
- 商业(19381)
共检索到658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凌鹊 金中坤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性问题的日益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运而生。文章根据我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1993—2022年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数据测算合作办学网络的动态变迁,发现网络规模结构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网络权力较大的节点国家呈现集中分布的特点且逐渐开始走向平衡,同时也反映出内外部环境形成网络变迁的动力源、空间差异影响网络变迁模式、网络变迁形态呈现均衡与非均衡的循环往复。基于此,建议未来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网络发展应坚持三重逻辑路向:共同发展,实现网络广度与深度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网络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网络良性循环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雨 田园 曲扶摇 施瀚
面对发展中国家追求民族富强的现实发展要求,应对全球化治理集体行动困境,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全球治理秩序与体系变革,这既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必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自觉。从文明演进视角解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具有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适应于人类多元化文明间合作共赢,奠定了新文明时代的文化伦理和道德基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秉持求同存异,拓展共同价值,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践行新型文明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新中国的发展道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理论支撑、制度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模式,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奇虎 俞雅莲
教育是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事业,基于全球的共同利益,必须站在理论和教学实践的高度,回应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要求。要把培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主体作为新时期教育创新实践的主题,培养他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必须的主流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基于此,教育需要唤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体的人类本性和作为全球公民的责任意识,建构他们之间理解与沟通的教育方式。要秉承共享发展的理念,促进教育的全球合作化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建武 韩平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已经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共存和竞争将会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依存程度日益加深情况下,两者只有携手合作才能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今世界"一球两制"的共处与竞争,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共处和竞争。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两制"关系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晓蓉 谢非
"人类命运共同体"由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发展实践提出,凝聚着中国人的古今智慧。其追寻公平正义、协同发展、文化多元和责任共担的价值取向很好地体现于反贫困实践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审视教育反贫困,可以发现,受教育是贫困者追求公平正义的起点和提升促进协同发展的基础;教育是贫困地区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媒介,也是贫困者实现分享社会繁荣和共担发展责任的手段。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审视教育反贫困,建议从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三个方面,构建教育反贫困的多维共同体,从宏观上把握教育反贫困实践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强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走上国际化道路的一条重要途径,对推动我省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切入点,把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和推进我省职业教育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明确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任务,研究制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会极大提高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高等职业教育 河南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夏泽翰 安德列亚斯·施莱歇尔 阿姆尔·埃扎特·萨拉马
2022年11月26日,“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武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国内外上百位高水平专家学者凝心聚力,在论坛年会上为中国的教育成就、教育方案、教育共识建言献策,为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格局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我们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破解时代性课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制定的17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都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202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主题是“重塑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未来”,对全球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使命、赋予了新内涵。为深入探讨全球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义,共议如何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本刊开设“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专栏,邀请在本次国际论坛年会发言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撰写专题文章,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鲁燕 景庆虹
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提出有着久远的溯源历程。马克思深刻地揭示出人类社会已经先后经历自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而真正共同体是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人类未来社会的理想发展形态。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理论渊源。习近平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大同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智慧,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且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大胆实践,在新时代为全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出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关键词:
共同体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贾高建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文章认为,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是基于对当代世界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及其总体趋势的认识和把握,体现了对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理解。而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一些错误思潮和极端趋向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要求相背离,必须坚决反对和破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关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需要各个国家和民族共同参与;中国作为这一倡议的发起者,理应为此做出积极的努力,从各方面着手将其付诸实践。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夏文斌
进入全球化时代,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的全球问题应运而生。如何应对和处理全球问题,需要我们在总结全球治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导向的新全球治理体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通过平等、包容、有效的全球治理实践,引领和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全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 改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林 马思怡 温雪
"金三角"地区毗邻我国,地缘政治格局复杂,由于历史原因,该地毒品交易猖獗、社会治安混乱、经济发展落后,贫困问题、民族问题和社会问题交叉并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突出,治理失灵现象日趋严重。从人类共同体视角出发,剖析了毒品对"金三角"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市场与执法双管齐下实现"一个循环、四个效益"的去毒化战略模式,及其四大途径,为推动"金三角"地区去毒化战略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金三角 去毒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作宇 马佳妮
变化中的世界秩序塑造和影响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形态。高等教育所处的世界局势和世界秩序深刻影响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态和范围。在世界秩序变迁的新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的新型世界秩序观,基于历史经验和时代发展新趋势,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具有规范和引领作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需要超越以"民族国家利益"界定国际合作目标,保障平等地位和自主性,承认和尊重差异,消解国际合作中的"中心—边缘"结构。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在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上需要发挥积极作用。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再次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场合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概念。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他首次向世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再次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场合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概念。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他首次向世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悦 于潇
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课题,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实践经历了四个阶段,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后巴黎时代,美国一系列"去气候化"行动使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作为新兴的负责任大国,中国先后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经历了四重角色的转换。在新形势与新挑战下,中国倡导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气候治理转型提供新思路,通过提供国际气候治理的制度增量供给、构造新型气候援助体系等方式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