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1)
2023(12875)
2022(11320)
2021(10555)
2020(9080)
2019(21095)
2018(20897)
2017(41746)
2016(22669)
2015(25865)
2014(26131)
2013(25778)
2012(23982)
2011(21666)
2010(21707)
2009(19483)
2008(19053)
2007(16673)
2006(14674)
2005(12871)
作者
(64664)
(53160)
(53002)
(50572)
(33914)
(25504)
(24193)
(20924)
(20238)
(19254)
(18244)
(17775)
(16835)
(16813)
(16538)
(16287)
(15976)
(15905)
(15220)
(15196)
(13310)
(13129)
(12986)
(12055)
(11961)
(11878)
(11864)
(11787)
(10765)
(10464)
学科
(96008)
经济(95909)
管理(64058)
(61934)
(50449)
企业(50449)
方法(45809)
数学(40452)
数学方法(40118)
中国(25907)
(24972)
(23011)
业经(20710)
地方(19694)
(18197)
(18066)
(17925)
贸易(17917)
(17371)
农业(16341)
技术(16222)
理论(15950)
(14674)
银行(14636)
(14203)
财务(14144)
财务管理(14111)
(14062)
(13970)
(13872)
机构
学院(328931)
大学(323845)
(133344)
管理(130729)
经济(130592)
理学(113784)
理学院(112604)
管理学(110942)
管理学院(110357)
研究(103738)
中国(76612)
(68549)
科学(62437)
(61648)
(50813)
财经(50280)
(47148)
(46755)
中心(46175)
业大(46133)
研究所(46051)
(45670)
北京(43472)
(42231)
师范(41865)
经济学(40704)
(38542)
(37856)
技术(37744)
财经大学(37412)
基金
项目(220795)
科学(174095)
研究(166709)
基金(158670)
(136043)
国家(134928)
科学基金(116783)
社会(103670)
社会科(98352)
社会科学(98329)
(87661)
基金项目(84807)
教育(78563)
自然(74749)
自然科(72953)
自然科学(72938)
(72881)
自然科学基金(71665)
编号(70160)
资助(66302)
成果(56355)
(49528)
重点(49264)
课题(48596)
(47795)
(46104)
教育部(43032)
创新(42844)
项目编号(42624)
人文(42332)
期刊
(141965)
经济(141965)
研究(97380)
中国(57457)
管理(47096)
学报(46561)
(43659)
科学(43280)
(41937)
教育(41374)
大学(35748)
学学(33574)
技术(31425)
农业(29255)
(27828)
金融(27828)
财经(24578)
业经(24198)
经济研究(23256)
(20966)
问题(19609)
理论(16842)
图书(16215)
技术经济(16177)
商业(15533)
实践(15322)
(15322)
(15091)
科技(14997)
现代(14728)
共检索到467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吉权  刘斌  邢清华  
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应有之义,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决定了其与产业的密切关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主动服务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促进高职教育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当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从三次产业和行业门类两个层面研究我国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对偏离度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提出高职教育要面向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制造2025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优化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布局和专业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强  邢清华  刘晓梅  
高职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京津冀区域内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同时亦存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不高等问题。在理清高职专业与产业协同理论及相互关系的前提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调研京津冀高职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匹配程度,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透过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提出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即专业合理布局、专业动态调整、专业设置精准、专业特色彰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刚  
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是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本文通过对广安市信贷结构和产业结构匹配状况的比对分析,客观评价广安市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并从促进区域信贷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一致入手,探索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海燕  
文章基于1978年-2014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发现,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已演变升级为"三、二、一"格局,而就业结构仍停留在"二、三、一"式结构,结构偏离度分析表明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Moore值和灰色关联分析测算结果显示广东省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时间为6年,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协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海燕  
文章基于1978年-2014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发现,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已演变升级为"三、二、一"格局,而就业结构仍停留在"二、三、一"式结构,结构偏离度分析表明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Moore值和灰色关联分析测算结果显示广东省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时间为6年,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协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海燕  
文章基于1978年-2014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发现,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已演变升级为"三、二、一"格局,而就业结构仍停留在"二、三、一"式结构,结构偏离度分析表明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Moore值和灰色关联分析测算结果显示广东省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时间为6年,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协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廷发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要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协调发展,以举办涉农特色专业的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为例,其专业结构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的建议是,以区域产业结构为依据,保持涉农特色优势专业的同时,重点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优先发展具有传统优势产业的专业,积极发展高端生产性和现代生活性服务业专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昕  
渔业产业结构的协调性是我国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实现数量型渔业向质量型渔业转变的内在要求。本文在考察渔业产业结构协调性一般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渔业产业结构协调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夯实内在根基、加强物质支撑、调动产业主观能动性、变革经营模式、优化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渔业产业结构协调性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代绍庆  蒙维洋  
文章对嘉兴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演变轨迹及现状进行阶段分析,运用结构偏离度、协调系数等指标来分析嘉兴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在演进过程中的协调性。结果表明,嘉兴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整体协调性较差,即嘉兴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据此,文章从职业教育认同、层次结构、技术进步及协同发展等方面就失衡原因展开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宁建新  郝玉玉  
本文基于河南洛阳市2000-2013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协同系数和就业弹性指标,对洛阳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洛阳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不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待优化,进而从产业层面和就业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洛阳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邹璇  黎恢富  
本文根据1998~2013年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出与就业等数据,分别运用结构协调度和结构偏离度来测量制造业总体和制造业三大子行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结果发现制造业总体的协调度呈现出先恶化再改善的倒"U"型的走势,制造业三大子行业结构偏离度的走势虽各有特点,但与制造业总体协调度大体保持了一致性。此外,本文采用了偏最小二乘模型(PLS)对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华德亚  汤龙  
文章通过使用多种指标,比较分析了全国、长江经济带及其内部地区间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和发展趋同问题。结果发现,二者发展失衡的同时,各地区结构合理化程度逐步优化,结构高度化速度持续加快,结构相似水平不断增强,地区间结构趋同趋势显著,但地区差异较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房朝君  
本文选取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在研究重庆市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的基础上,选取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作为变量,根据协整理论,实证分析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变量间不存在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为促进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对外贸易协调发展,本文建议从优化进口贸易结构、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三个角度予以改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景建军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关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两者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首先,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同时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做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基本一致,而中国就业结构的转换要滞后于产业结构。其次,选取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做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发展协调性较差,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第二产业发展协调性较好,促进劳动力就业作用明显,但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空间还很大;第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最好,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产业结构演变和就业结构转换逐步趋于同步。最后,在分析研究的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琴  李长春  
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是实现城市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借用建立在相似系数公式基础上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计算方法,以重庆市为例,从时间、空间上分别测算了1985—2011年间及"一圈两翼"战略下2008年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结果显示:城市或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均衡发展可以通过协调系数整体了解和掌握;长期以来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处于不平衡状态,整体协调性较差,协调系数呈现明显的波浪性变动;从空间上看,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