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46)
- 2023(7716)
- 2022(6507)
- 2021(5909)
- 2020(4849)
- 2019(11070)
- 2018(11107)
- 2017(21904)
- 2016(11810)
- 2015(13505)
- 2014(13759)
- 2013(14140)
- 2012(13786)
- 2011(12728)
- 2010(13181)
- 2009(12480)
- 2008(12266)
- 2007(11309)
- 2006(10468)
- 2005(9911)
- 学科
- 济(60828)
- 经济(60771)
- 管理(31292)
- 业(31076)
- 中国(22149)
- 企(21691)
- 企业(21691)
- 方法(21250)
- 数学(18809)
- 数学方法(18686)
- 地方(18416)
- 农(17637)
- 银(13554)
- 银行(13541)
- 业经(13481)
- 行(13213)
- 制(12813)
- 贸(12483)
- 贸易(12466)
- 融(12087)
- 金融(12087)
- 易(12024)
- 农业(11925)
- 财(11374)
- 发(10725)
- 地方经济(10486)
- 环境(9662)
- 学(8997)
- 和(8359)
- 技术(7941)
- 机构
- 学院(181691)
- 大学(178967)
- 济(81633)
- 经济(79992)
- 管理(66535)
- 研究(66177)
- 理学(55343)
- 理学院(54696)
- 管理学(53947)
- 中国(53895)
- 管理学院(53608)
- 京(39471)
- 财(39337)
- 科学(37780)
- 所(34309)
- 研究所(30380)
- 财经(30035)
- 中心(29252)
- 农(28445)
- 江(28412)
- 经(27010)
- 北京(26428)
- 经济学(25068)
- 范(25012)
- 师范(24803)
- 院(23548)
- 州(23537)
- 业大(22929)
- 经济学院(22590)
- 财经大学(22016)
- 基金
- 项目(105919)
- 科学(82890)
- 研究(80815)
- 基金(74518)
- 家(63572)
- 国家(62950)
- 科学基金(53068)
- 社会(51528)
- 社会科(48934)
- 社会科学(48927)
- 省(42004)
- 基金项目(38613)
- 教育(36164)
- 划(34891)
- 编号(33741)
- 自然(31481)
- 资助(31246)
- 自然科(30676)
- 自然科学(30667)
- 自然科学基金(30068)
- 发(29411)
- 成果(27956)
- 课题(24317)
- 发展(24263)
- 展(23846)
- 重点(23832)
- 部(23612)
- 创(21411)
- 国家社会(20743)
- 教育部(20212)
共检索到299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柳瑞禹 叶子菀
利用1985—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高耗能行业用电量与GDP、行业产值、行业投资、城市化水平、行业投资结构等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情景分析法对2011—2020年7个情景下的我国高耗能用电的发展潜力及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高耗能用电与宏、微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短期偏离关系;城市化水平、高耗能行业投资结构是影响高耗能用电的重要因素;高耗能用电对GDP的发展速度比较敏感,在高耗能行业的投资与产值保持目前增长速度的情景下,高耗能用电走势与基准情景比较接近;2011—2020
关键词:
高耗能行业 电力消费 能源消费 绿色转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郎威 陈英姿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度量工业内部十个高耗能行业产出和能源消费总量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四种主要能源消费量的动态关联关系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十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灰色关联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时间段内不同行业的能源使用情况存在动态变化,行业间能源使用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逐渐由高污染能源向绿色、清洁能源过渡。为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生产、引进、调配环节上下功夫;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对高耗能行业采取有保有压的政策;全面升级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关键词:
高耗能行业 能源消费 清洁能源 工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腊芳 李细梦 王绍君
文章从行业聚合度和区域集中度两个方面,综合识别了我国高耗能行业的产业集群现状,并对所识别出来的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关系、发展趋势及区域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显示,高耗能行业产业集群发展呈现出两个特征,一是集群数量减少,二是集群内产业数量增加,说明高耗能行业产业间联系增强,正在逐渐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网络状循环经济发展模型。
关键词:
高耗能行业 产业集群 投入产出 区位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娟 樊帆
本文创新提出了一种区际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评估方法,通过对我国省际发展潜力的实际评估发现:第一,距离较近的省份之间,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比较大;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的省份与其他省份之间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较大,但也会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第三,地区经济关联比较密切、经济一体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间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较小;第四,中部省份和广东省同周边其他省份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比较大;第五,西北、西南地区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地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方便,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比较大。进一步通过两种不同方法预测区际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发现两个发达且联系紧密的地区间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将趋于变小;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但与其他省份交通条件还不错的地方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趋于变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滨
高耗能行业能源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σ趋同的方法分析了若干典型高耗能行业能源技术区域差异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高耗能行业能源技术差距并无明显缩小趋势,能源技术区域扩散并不明显。本文从区域资源禀赋差异角度给出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耗能行业 能源技术 能源效率 资源禀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文彬 李方一
基于我国多年份投入产出表和结构分解模型,对高耗能行业总体及各个分行业19972012年的增加值增长趋势与动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内,以投资为主的内需增长一直是高耗能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因,而进口增长与增加值率下降是其下降的主要动因。20022007年,出口扩张和技术变化对高耗能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强,但在2007年后出口的贡献大幅下降,技术变化导致高耗能产品作为中间产品的需求也出现下降,最终导致行业产能过剩、增加值率不断下降。基于动因分解结果,从需求侧角度为化解产能过剩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耗能行业 投入产出表 结构分解 动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玉成 李传林
本文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和资源禀赋理论 ,在对西部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西部的资源优势 ,提出了把高耗能工业培养成为西部优势产业的基本思路。同时 ,根据西部多种资源同处一地的特点 ,提出了建立开发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双核心基地”的构想 ,并针对西部地区的现状和开发高耗能工业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延群 娄峰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Solow增长模型实证分析1970~2007年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资本和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对未来影响经济增长各个因素的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段预测和情景分析。按照我们的判断,在未来直到2020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会明显低于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会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在比较乐观的假设基础上,2008~202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在较差的情况下,只能达到5%~6%。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付承伟 朱柏成
利用结构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市消费经济的主体结构、城乡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进一步从发展阶段、消费方向、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市居民的消费发展潜力。认为当前北京市正处于以车、房为主体目标的消费结构调整升级期,消费发展潜力巨大,并据此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促进首都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爱军
节能作为我国基本国策已经受到了空前的关注,然而在重化工业阶段节能工作任重道远。本文以分析我国中长期节能潜力为目的,建立了一个22部门动态CGE模型。首先本文对2002年货币单位和物理单位的能源平衡关系进行了核算;然后对粗放发展的4种情景和集约发展的3种情景下2002-2030年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本文分析了产业技术升级、提高能源效率和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对GDP、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到2030年我国经济结构依然偏重,只有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和物质循环利用率,才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能源强度。
关键词:
节能 能源强度 一般均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解三明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domestic and external situation in several years in the future,thispaper will make use of the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econometric model, seasonal cycle model, ananalysis of the three time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n analysis of thefac...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玉峰 杨宜勇
人口预测是加强形势政策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综合比对多种人口预测数据发现:我国人口总量下降拐点将在未来10年内出现;出生人口规模将波动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缩减先缓慢后加剧并伴之年龄结构老化;老年人口迅速增长且高龄老年人比重上升。未来人口变化的潜在风险:抚养比加大导致养老金存在穿底风险,地区间人口集疏分化严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存在问题,性别比例失衡带来婚姻挤压。对此,应在新时代转变人口发展理念和战略思维,主动适应未来人口结构变化,预防和积极化解人口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关键词:
人口政策 人口趋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爱兰
本文在探讨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形成较大压力,节能减排任重道远;我国在城市化率、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碳汇林业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空间;应通过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国家和地区节能减排目标。
关键词:
中国 发达国家 低碳经济 发展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