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2)
2023(5422)
2022(4743)
2021(4670)
2020(4087)
2019(9651)
2018(9903)
2017(18910)
2016(10230)
2015(11370)
2014(11361)
2013(11123)
2012(10501)
2011(9440)
2010(10076)
2009(9770)
2008(9772)
2007(8754)
2006(8432)
2005(8143)
作者
(27256)
(22534)
(22351)
(21923)
(14328)
(10675)
(10453)
(8490)
(8486)
(8289)
(7558)
(7443)
(7370)
(7250)
(7144)
(6950)
(6631)
(6574)
(6442)
(6424)
(5965)
(5402)
(5354)
(5196)
(5118)
(5079)
(5060)
(5032)
(4471)
(4394)
学科
(39169)
经济(39108)
管理(24843)
(23522)
(17342)
企业(17342)
中国(15178)
(14625)
贸易(14616)
方法(14501)
(14458)
(14374)
(13327)
数学(13159)
数学方法(12997)
(12800)
(12026)
(9908)
银行(9904)
(9617)
(9308)
(8432)
出口(8431)
出口贸易(8431)
业经(8117)
(8070)
金融(8070)
农业(8034)
体制(7876)
(7855)
机构
大学(141516)
学院(140177)
(62460)
经济(61028)
管理(49058)
研究(48717)
中国(41431)
理学(40030)
理学院(39619)
管理学(39023)
管理学院(38749)
(35385)
(30880)
财经(25978)
科学(24689)
(23931)
(23425)
(23389)
中心(22840)
北京(20767)
研究所(20682)
经济学(20166)
(19542)
师范(19377)
财经大学(18985)
(18748)
(18656)
经济学院(18277)
(17470)
业大(15783)
基金
项目(77177)
研究(62721)
科学(59445)
基金(54253)
(45429)
国家(44993)
社会(39323)
科学基金(37455)
社会科(37260)
社会科学(37254)
教育(30338)
(28865)
基金项目(27288)
编号(26900)
成果(24417)
(24138)
资助(23258)
自然(20565)
自然科(20026)
自然科学(20017)
自然科学基金(19641)
课题(19430)
(18552)
(17109)
重点(17075)
(16754)
(16485)
教育部(16457)
国家社会(16380)
项目编号(16201)
期刊
(77367)
经济(77367)
研究(53592)
中国(33662)
(26393)
教育(22873)
(20996)
金融(20996)
管理(20883)
(18057)
学报(16502)
科学(14890)
大学(13955)
技术(13816)
财经(13238)
经济研究(13064)
业经(12452)
(12414)
学学(12308)
(11466)
农业(11371)
问题(11362)
国际(10516)
图书(8493)
理论(8358)
实践(7444)
(7444)
改革(7221)
(7221)
商业(6835)
共检索到242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维利  
"选拔"与"导引"功能的矛盾以及保证高考的"公平性"与满足儿童青少年个性化特长发展需要的矛盾,是导致当代高考改革难以走出困境的两对基本矛盾。因而,树立起高考有限功能的理念,并将改革的重心从导引基础教育转向有利于高校个性化选拔,是今后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高考改革应坚定地确立起公平约束测评技术和录取方式,增强高校和学生双向自主选择权利,考察知识水平与考察思维技能兼顾等原则。分设学科基础类和学科专项类考试科目,确定录取入围基准以及高校自主确定录取集合科目等,是新高考改革方案设计的核心要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魏小梅  
新高考改革在改革实践中遭遇高中学生评价的公平性、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高校招生录取的科学性等方面的困境。探寻新高考改革困境背后人为的、意识的、伦理的因素,将新高考改革困境归因于高考改革决策者与专家的结盟,高考改革参与者的囚徒困境,高考的工具理性与价值伦理、科学理性与社会伦理的断裂。为此,文章尝试提出如下对策:改革决策者的文化批判与责任伦理建构,树立高考改革意识与坚定改革价值取向,辅以价值伦理与社会伦理为两翼。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彬  
自2014年在上海和浙江试点高考新政,两地以鲜明的政策意图引领改革进程,通过深化课程改革破除基础教育应对传统高考时形成的路径依赖,尊重基层学校在落实高考新政时的教育创新。目前碰到的困境主要是,高考改革呼唤的新做法和学校实际运行的旧模式之争,高考改革育人导向遭遇学生选择利益导向的狙击,高考改革系统设计与项目执行短期博弈的对峙。为此,建议推动高中学校建立与高考新政相适应的育人模式,高考改革从"保障选择权利"向"引领选择结果"转变,加强"育、考、招"的一体化设计,用"教育生态系统重建"的方式来迎接高考新政的落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凌磊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意在打破过去高职招生的"末端"处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扭转高职招生的尴尬地位。从政策布局和要求来看,高职招考模式、生源构成、考试方式、利益主体等关键环节都呈现出了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相关政策举措赋予了我国"职教高考"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同时也给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职教高考"带来了挑战。采用理论分析加访谈深描的方式,提出解决"职教高考"制度困境的策略和方法,将"职教高考"多样性价值目标落到实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珑  
虽然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在一些省区已经进入了高考,但是这并不能保证这门课程在普通高中能有效开设,因为考试并不是衡量研究性学习开设效果的有效手段。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运作机制来保证它的实施:在宏观层面制定适当的政策与督导措施;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转变对学校的指导方式;学校应该开发一套保证研究性学习正常开设的微观运作机制;在教育研究层面注重关注那些在常态环境下能够有效地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的家常经验;高考中适当体现研究性学习的题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传松  
部分人士将高考制度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基础抽象化,进而抨击高考甚至建议废除高考,反映出高考制度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其合法性也受到质疑。笔者认为,高考合法性及相关理论命题被遮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与人们的认识和观念变化有关。当前,为高考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是高考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民  
我国电力行业经过最近3年的改革,发生了许多变化,同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电力短缺、电价上涨、发电项目的盲目建设等。本文从电网建设视角分析指出,厂网分开后,输配电未分开,电力改革的不彻底,导致我国的电网建设滞后,而电网建设滞后阻碍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并成了目前电力行业中这些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文章在最后对如何在不同时期加快电网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宇  方雷  
政企分开是铁路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任何改革的动议和措施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实践探索。新时代我国铁路行业改革,要祛除政企不分模式的体制积弊。治理理论提供了全新的审视视角,域外改革实践为我国铁路行业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应依循"逻辑-机制-法治"的改进路向,立足我国国情,突出问题导向,在准确把握铁路行业发展阶段和规律特征的基础上,探寻一条中国特色的铁路行业"善治之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榆蔓  
关键词: RST  OP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亮  
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在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内教育界已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了高度共识,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通识教育在整体上仍处于探索期,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通识教育模式,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只有从中国语境出发,以本土化为原则,建构一套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符合的通识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制度规范,才能切实有效地推动我国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潘文轩  
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改革正面临两难困境:现行的个人制因公平性不足而亟待改革,但具有公平性优势的家庭制则存在税收非中性、征纳成本较高、税基易缩小等弊端;同时,目前实行家庭制还面临可行性方面的诸多瓶颈与困难。化解上述困境的改革出路为:将引入家庭制、建立个人与家庭混合并存的纳税单位模式作为长期目标,在促使家庭制实施条件不断成熟的基础上,采取渐进方式稳步推进改革,妥善解决好确定家庭纳税地点、减少家庭制负面影响、合理设计税前扣除等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贾甫  冯科  赵净  
在稳增长约束下,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金融改革策略。这种增量改革可以赢得金融改革时间,避免短期内风险爆发,同时也内含着"多重困境"。当"多重困境"所积累的风险达到临界水平时,监管部门就不能通过金融改革来化解风险和维持经济增长,只能允许个别违约事件的出现来渐进地挤出系统性风险。但是,由于面临"大而不能倒"和隐性担保等问题,监管部门实际上不可能渐进地挤出系统性风险。据此提出,引进大量民间资本、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允许大范围违约事件出现、构建透明的担保机制和退出机制,将从制度上根治渐进式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因"大而不能倒"而互相抑制的困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惠惠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还无法充分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这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的课程无法适应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加快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步伐,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包括职业标准不尽完善,缺乏认同感;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组织机制有待完善,证书制度亟待健全等。为实现高职院校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对接,需优化职业标准,提升职业标准认同感;加强教育资源与"双师型"师资建设;加强组织机制与"双证书"制度建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温铁军  王平  陈学群  
国有林区始终存在着困扰国有森工企业"可采林木资源危机、林业企业经济危困和职工生活危难"的"三危"问题。经过多次改革,国有林区之所以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危困局面,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林业有关部门受金融、电力、烟草等其他国有部门凭借垄断地位获取巨额收益的影响,也竭力维持自己"不具备垄断条件下的垄断"体制造成的。为了彻底解决国有林区"三危"问题,建议尽快建立森林资源交易市场和投融,资金融体系,推进"国有民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永新  蒋琳  
20 0 0年以来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虽然在降低农民负担、规范基层政府行为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在基层政府收入来源大幅下降后凸现出来的基层组织运转困难、乡村债务严重、农村社会公共产品及公益事业资金短缺等问题则已成为影响改革进程的关键因素。深入探究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制度原因 ,研究制定农村税费改革的修正与配套方案 ,将对继续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程、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