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0)
- 2023(6485)
- 2022(5336)
- 2021(5471)
- 2020(4681)
- 2019(11121)
- 2018(11587)
- 2017(21877)
- 2016(13002)
- 2015(15346)
- 2014(15570)
- 2013(14522)
- 2012(13351)
- 2011(12444)
- 2010(13136)
- 2009(11733)
- 2008(11540)
- 2007(10622)
- 2006(9586)
- 2005(8780)
- 学科
- 济(42989)
- 经济(42954)
- 管理(29286)
- 业(26009)
- 方法(23448)
- 数学(21667)
- 数学方法(21127)
- 教育(21017)
- 中国(20410)
- 企(20367)
- 企业(20367)
- 理论(12180)
- 农(11959)
- 教学(10009)
- 财(9656)
- 制(9471)
- 学(9448)
- 贸(8656)
- 贸易(8647)
- 易(8481)
- 银(8141)
- 银行(8138)
- 业经(7899)
- 行(7846)
- 技术(7652)
- 发(7072)
- 农业(6951)
- 融(6577)
- 金融(6575)
- 和(6463)
- 机构
- 大学(177714)
- 学院(175457)
- 济(63153)
- 管理(61719)
- 经济(61449)
- 研究(57318)
- 理学(52717)
- 理学院(52086)
- 管理学(50764)
- 管理学院(50420)
- 京(39565)
- 中国(39304)
- 教育(32882)
- 范(32857)
- 师范(32703)
- 科学(32662)
- 财(31977)
- 所(28189)
- 江(27117)
- 北京(26560)
- 师范大学(26462)
- 研究所(25253)
- 财经(24958)
- 中心(24919)
- 技术(24467)
- 职业(22931)
- 经(22457)
- 州(22148)
- 业大(21388)
- 农(20844)
- 基金
- 项目(104652)
- 研究(86283)
- 科学(83049)
- 基金(70351)
- 家(58887)
- 国家(58245)
- 教育(50217)
- 社会(50049)
- 科学基金(49275)
- 社会科(47157)
- 社会科学(47143)
- 省(43190)
- 编号(40395)
- 划(38199)
- 基金项目(35652)
- 成果(35644)
- 课题(31339)
- 资助(30532)
- 自然(29602)
- 自然科(28891)
- 自然科学(28885)
- 自然科学基金(28306)
- 年(26290)
- 部(25206)
- 重点(24800)
- 项目编号(24246)
- 规划(23482)
- 发(23143)
- 教育部(22566)
- 性(22108)
- 期刊
- 济(68645)
- 经济(68645)
- 研究(63096)
- 教育(58211)
- 中国(42922)
- 管理(23271)
- 技术(23093)
- 财(22969)
- 学报(20623)
- 科学(19436)
- 农(18548)
- 大学(17588)
- 职业(16714)
- 融(14959)
- 金融(14959)
- 学学(14621)
- 农业(12999)
- 财经(12111)
- 业经(11997)
- 经济研究(11624)
- 技术教育(11233)
- 职业技术(11233)
- 职业技术教育(11233)
- 统计(10459)
- 经(10412)
- 坛(9808)
- 论坛(9808)
- 问题(9287)
- 策(9174)
- 图书(9038)
共检索到272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必文
为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学位障碍,我国有必要为高等职业教育设置独立的职业学位。职业学位可暂设为副学士和学士两个层次,预留硕士和博士的发展空间,同时,为其制定严格的授予标准和程序,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安培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是我国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信号功能。民间样本的工士学位以"三证四合格"为授予标准,为未来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学位标准提供了参考。国家制度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设计,应遵循"学生为本,服务需求"、"综合考评,能力为重"、"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的原则,从德、能、智、技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位授予标准 工士学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解瑞卿
目前,学界已就高职教育学位授予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达成了共识,但是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却使这一制度身陷于法无据的尴尬境地。因此,高职教育学位授予制度若要最终建立,当务之急是解决其合法性问题。文章认为结合实际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才是排除该制度构建障碍的关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副学士 工士 合法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必文 刘青
以转学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主的美国社区学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达的职业教育使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的内陆小国瑞士成为世界上公认的经济最繁荣的国家之一。美国和瑞士的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均对学生授予学士及以上学位。此举改善和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自身的形象和社会地位。以美国和瑞士为典型代表的欧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授予,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位授予 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延强 吴叶林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至今尚未建立学位制度,这不仅阻断了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也阻碍了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和体系建设。学位的本质是"学"与"术",从其起源看学位是一种职业资格,与人们的职业生活密切相关。学位制度的缺位制约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和完善。总体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具有衔接、正名、导向和资本等四大功能。在构建路径上,应从顶层设计、质量标准、体系衔接、国家职业资历框架、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建设等方面着手,并结合国情和域外经验,构建起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体系。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位制度 职业资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延强 吴叶林
入选理由以辨析的视角审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功能,探索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体系。提出从顶层设计、质量标准、体系衔接、国家职业资格框架、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建设等方面着手,并结合国情和域外经验,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勇
学位既可标识应用型人才类型,也可体现技术技能人才的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但在我国专科职业教育缺失学位制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授予学术学位,既不形成完整体系,也难以体现人才类型。依据国外经验,我国可以在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增设准学士学位,在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学士专业学位,与硕士专业学位相接,完善从专科职业教育到本科职业教育再到研究生职业教育的专业学位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学位 层次结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文富 孙雨
在“第三次教育改革”背景下,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初依托新创立的独立于大学外的学位授予机构,为无法或不适宜通过大学获取学位与继续升学的多类群体成功探索并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省厅大学校学位制度”和“学分累积型学士学位制度”,并以后者为发展重心。经过30年的实践与优化,相关制度对日本终身学习体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学位制度的整体发展均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这些方面既基于日本实际带有特殊性,亦基于此类制度本身而带有普遍性,而后者也为我国的相关探索提供了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王若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学位制度的呼声由来已久,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以何名称称之,一直没有定论,能士、技士等名称都有学者提及,相比较而言,工士学位更能准确界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特征,反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工士学位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国情特色,又有与国际高等职业教育交流接轨的功能,以此名之,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士学位 语境 推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谐 吴叶林 崔延强
职业教育文凭的历史变迁经历了行会组织的身份符号、学校教育的学力证明以及学位化文凭等三个演化阶段。本质上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是获得者实践性知识的评价尺度,具有微观权力属性,标志着学位获得者在职业场域中的初级专业能力。认为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必须深入把握和科学统筹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即理清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在我国学位体系中的位置,明确学位体系构建的主体、运行机制以及标准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厚丰 李海贵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是提升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社会地位、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学位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应加快建立专科教育层次的副学士学位制度,逐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上移至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建立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间的学位沟通与衔接机制,搭建基于大学生志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成长"立交桥"。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学位 副学士 学位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宪章
高等职业教育是具有一定特质的高等教育类型,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特定的知识、能力结构,因此必须采取特定的教学模式。文章以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的现有研究工作为基础,阐述了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观、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师资队伍和教学设备设施建设、教学运行机制建设等要素,并对目前课题研究的效果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模块化课程 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师鹏 郭顺美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规模和效益不断扩大,就业率持续增长,形成了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新模式。深入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不仅有利于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有利于为社会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人才。同时,只有对发展模式进行创新研究,才能走好校企合作之路、工学结合之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实用型职业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勇 万小朋
工艺教育学院是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新加坡政府对工艺教育学院的发展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学院办学注重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强化实践环节,同时学院重视社会培训功能的发挥。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办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投入、产学合作以及集团化办学等方面有所启示。
关键词:
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 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桂霞
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职业性。职业岗位的多样化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课程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存在着难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对学生关键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不够,缺乏技术学习与培训的连续性等问题,构建多元化课程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 课程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