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4)
2023(9790)
2022(7943)
2021(7483)
2020(5717)
2019(13263)
2018(13094)
2017(23888)
2016(14066)
2015(15970)
2014(16135)
2013(15436)
2012(14944)
2011(13854)
2010(14398)
2009(13329)
2008(12945)
2007(11992)
2006(11103)
2005(10522)
作者
(39043)
(32164)
(32066)
(30595)
(20384)
(15236)
(14733)
(12375)
(12334)
(11745)
(10924)
(10660)
(10323)
(10249)
(10069)
(9910)
(9606)
(9473)
(9403)
(9327)
(8498)
(8106)
(7860)
(7533)
(7292)
(7263)
(7255)
(7254)
(6490)
(6411)
学科
(56705)
经济(56657)
管理(32037)
(30036)
中国(26684)
教育(20597)
(20493)
企业(20493)
(18770)
地方(18659)
方法(16472)
数学(14276)
数学方法(14130)
业经(13669)
(13088)
农业(12659)
(12138)
(12031)
银行(12020)
(11777)
(11772)
(11179)
(11177)
贸易(11161)
(11069)
金融(11068)
(10799)
地方经济(10511)
理论(10418)
发展(10311)
机构
大学(197788)
学院(197191)
(77601)
经济(75629)
研究(74925)
管理(64956)
理学(53702)
中国(53482)
理学院(52925)
管理学(52079)
管理学院(51678)
(45270)
科学(42578)
(38732)
(38008)
(37246)
师范(37024)
研究所(33787)
教育(33474)
(32681)
中心(32420)
北京(30664)
师范大学(30022)
财经(29253)
(29086)
(26899)
(26727)
(26304)
技术(24341)
业大(24147)
基金
项目(114989)
研究(95691)
科学(90760)
基金(76537)
(64570)
国家(63809)
社会(57881)
社会科(54623)
社会科学(54614)
科学基金(52932)
教育(50176)
(47699)
编号(42837)
(41208)
基金项目(39151)
成果(38413)
课题(33812)
(32106)
资助(30710)
自然(29127)
(28519)
自然科(28329)
自然科学(28323)
自然科学基金(27743)
重点(27478)
发展(26684)
(26522)
(26191)
规划(25456)
(25244)
期刊
(98258)
经济(98258)
研究(76386)
教育(55986)
中国(52971)
(28824)
(26899)
管理(25185)
学报(24665)
科学(23599)
(22611)
金融(22611)
技术(20521)
大学(20296)
农业(20193)
业经(18115)
学学(17218)
经济研究(15702)
财经(14321)
职业(14173)
问题(13472)
(12421)
(11093)
论坛(11093)
(11073)
(10568)
商业(9823)
(9813)
图书(9807)
国际(9534)
共检索到331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楠  王楠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已由"外延式"数量扩张向"内涵式"质量提升转型,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需求。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梳理,探寻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晋  王嘉毅  
高质量发展既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充分"的发展、"长远"的发展:其不仅仅是部分地区、部分类型或少数若干所大学的高质量发展,而是所有地区、所有层次和所有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时兴起的规模化建设,而是全面规划、稳扎稳打的创新性发展;不是谋一时、谋一域,而是谋长远,谋全局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命脉";把科学研究作为基础支撑,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泉";把社会服务作为重要路径,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归依";把文化创新作为自觉行动,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灵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志强  
文章针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设计,从个体、组织和社会层面划分“入学机会”“教育条件”“办学质量”“创新驱动”“社会贡献”5个维度构建包含19个测度指标的体系框架,运用熵权法对2012—2021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模型进行分类测度。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地区增速表现为“西部>东部>全国>中部”;在空间差异测度中,东部地区的组内差异较大,组间差异呈“东-西>东-中>中-西”的非均衡态势,且组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在空间关联测度中,空间集聚特征存在两极分化,“高高”集聚省份多在东部地区,“低低”集聚省份多在西部地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我国经历了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强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思路和模式更加清晰、认识和路径更加自信。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增长、结构优化、促进公平等方面成绩斐然,有效推动了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进一步增强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明确建设目的,完善教育功能;把握教育规律,转变发展方式;适度扩大规模,优化层次结构;加强统筹协调,促进教育公平;打造开放高地,推动国际交流,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作贡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丽   李玉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2023年9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吉林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主办的“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会议以“强国建设,高教何为”为主题,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教育强国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拔尖人才自主培养、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推进的高校治理以及学科优化与交叉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高质量发展既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阶段的自然趋向。高质量发展既关乎高等教育发展的性质也涉及发展的结果。高等教育发展是不是高质量的既取决于对于"高质量"的理解,更取决于对于"发展"的认知。基于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应是人的实质自由的扩展。以自由看待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高等教育之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以人的发展为根基,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需要一个更加综合的视角,以超越量化评估的窠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严纯华  
教育数字化在技术革新、教育需求、政策驱动、跨界合作与创新等多因素组合发力下已成必然、势如破竹。西部高等教育应准确把握数字时代机遇,在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大学治理、研究创新、集群发展的基础上,聚焦全面加强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创新、构建科研—技术—产业发展链、加快优化宏观治理、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统筹施策、集中发力,努力构建资源共享、模式创新、生态重构的数字化教育生态,加快形成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奋力开创教育强国新局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海涛  
当前,我国教育步入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面对两个大局新特征、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新变化以及国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格局。为此,需承载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理性选择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牢记初心使命,做出育人新贡献。面对人才培养的未来形势和现存问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穿于高等教育全过程。培育大学生为人民服务,努力为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服务,认真为国家战略和中国梦的实现服务。全面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整体推进研究生教育模式创新,优化类型结构,注重交叉融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继  谢寅波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普及化阶段的门槛上,面对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应主动变革和超前谋划,以高质量发展应对未来挑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培养更多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新要求的各类人才,服务支撑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特别需要关注多样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群发展和智能发展,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以务实的改革行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苗羽  王建华  
"高质量发展"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理念。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转换既有的经济思维,以人文的方式促进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利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提出的议题,无论在观念重塑还是在实际建设中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都有重要启示意义。在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既要在人才培养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也要肩负社会责任以维系共同利益。只有从更加综合完整的视野看待高等教育发展,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国家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以来,中西部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还面临诸多挑战。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必须政府主导、深化改革,政府、社会、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多方参与、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晓敏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基于并且高于内涵式发展的一种内生发展取向和模式,它以特色强、质量优、满足需求能力强为主要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高等教育实现平衡且充分的发展,在培育创新驱动发展原始动能、提供优质高等教育、重视人的发展水平和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此背景下提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彰显了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哲学价值意蕴。大学办学者应结合本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从强化特色、提高质量、重视满意度三个维度思考如何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岩  谭向阳  
对当前的动力机制进行优化,培育新的发展动力,继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是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保继刚  
中国的旅游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下旅游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它还面临着各种问题和困难,有一些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比如高中基础教育如何成功转变为大学高等教育而不仅是高中教育的延续?重点可能在于转变中小学12年应试教育训练之后,不善于自主学习的被动学习习惯;而另外一些是旅游教育面临的特殊的问题,比如在中国大学扩招时期,旅游学科和旅游教育为中国提高升学率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招生数量处于正常的调整时期却遇上了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加剧了其调整的难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