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9)
2023(11137)
2022(9231)
2021(8626)
2020(7348)
2019(16838)
2018(17231)
2017(32702)
2016(19024)
2015(22226)
2014(22846)
2013(22011)
2012(20540)
2011(18874)
2010(19513)
2009(18009)
2008(18027)
2007(16648)
2006(14914)
2005(13875)
作者
(56231)
(46903)
(46638)
(45001)
(29537)
(22470)
(21521)
(18337)
(17709)
(16857)
(15744)
(15695)
(14961)
(14946)
(14945)
(14648)
(14591)
(13857)
(13632)
(13495)
(12069)
(11815)
(11585)
(10725)
(10619)
(10617)
(10540)
(10540)
(9486)
(9473)
学科
(72573)
经济(72506)
管理(45997)
(44661)
(33696)
企业(33696)
方法(32528)
数学(28813)
数学方法(28525)
中国(28019)
(22683)
教育(20676)
(18592)
(18589)
(15970)
业经(15401)
农业(14477)
(14272)
贸易(14262)
地方(14019)
(13856)
理论(13682)
(13599)
银行(13561)
(12970)
(11796)
金融(11794)
(11674)
(10907)
技术(10725)
机构
大学(280363)
学院(274889)
(106157)
经济(103560)
研究(99354)
管理(95200)
理学(80645)
理学院(79587)
管理学(77953)
管理学院(77423)
中国(71601)
(62240)
科学(61305)
(51997)
(51556)
(47891)
研究所(47179)
(45276)
师范(44865)
中心(44664)
(44077)
业大(40609)
北京(40555)
财经(40452)
农业(37909)
教育(36847)
师范大学(36552)
(36513)
(35229)
(34842)
基金
项目(171457)
科学(133808)
研究(129209)
基金(119869)
(104695)
国家(103752)
科学基金(85950)
社会(77796)
社会科(73312)
社会科学(73290)
(67849)
教育(66019)
基金项目(62870)
(59454)
编号(55855)
自然(54297)
自然科(52912)
自然科学(52896)
自然科学基金(51932)
资助(49190)
成果(48681)
课题(41237)
重点(40737)
(39489)
(38524)
(34787)
(33686)
教育部(33609)
项目编号(33195)
(33194)
期刊
(119362)
经济(119362)
研究(91298)
中国(60823)
教育(56915)
学报(44494)
(43268)
科学(39430)
(39379)
大学(33893)
管理(33564)
学学(30323)
农业(29026)
技术(26997)
(25579)
金融(25579)
财经(20257)
业经(19634)
经济研究(19209)
(17441)
问题(17054)
(15514)
职业(14309)
(14088)
图书(13955)
理论(13316)
(13013)
技术经济(12985)
(12620)
论坛(12620)
共检索到424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力  刘亚荣  
本文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框架出发,通过对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典型问卷调研和背景分析,对1999年扩招以后高等教育的宏观特征、学校管理和教学方式等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试图给出一个新的政策视角,以甄别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即可认为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孔钢城  雷环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持续增长,到2006年,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25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达到了22%。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树立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达到数量和质量的和谐统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家福  刘生  
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必然要求大学的办学实践趋于多样化。大学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可以规避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大学形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差异竞争优势。大学实现差异化发展,必须重视特色建设,形成核心竞争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文曜  
要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 ,抢占知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赢得新经济发展和高质量人才的竞争 ,就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九五”期间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领域 ,我们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为我国进入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大众化的高等教育 ,需要逐步克服“精英教育”阶段不适应新发展的观念 ,逐步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创新观念和制度。要建立新的人才评价和选拔办法 ,扩大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 ,建立新的就业制度和政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杨  
基于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经验,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施主体、目标、手段以及评价标准将呈现出不同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在后大众化阶段,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角色、社会各界对质量保障的关注点、质量保障文化的理念以及质量保障的范畴等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因此,对已逐步进入后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建设来说,应积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质量保障理念;营造以质量文化为灵魂、以保障制度为载体的质量保障氛围;设计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普遍认同的质量保障框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瑞文  张海水  朱曦  
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已达到《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的预期规模。2011—202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累计总规模将达到一亿人,其中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 000万人。在20世纪90年代,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仅能满足白领岗位需求的三分之一;新世纪前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已开始大于白领岗位总需求人数;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0%左右须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即使未来十年高等教育总招生规模按年均1.5%低速增长,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也将突破4 000万人,有望提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一形势的重大变化呼唤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要求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静  屠中华  
把招生质量置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历史场景中,按照研究生招生流程,结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把研究生招生质量解构为三种重要的质量内涵: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基于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分析和思考我国现有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健全我国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宇  董子静  
通过对高等院校的生均成本和总成本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本专科教育依然符合规模经济现象,但在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培养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在我国多产出的高等学校中,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间的范围经济现象显著存在。对此,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挖掘现有的潜力,扩大招生规模;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可以将发展战略转变为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单一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可以发展和加强人才培养功能,或者寻求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甚至合并。大众化条件下应对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实行分类管理,加强针对性,以促进其充分发挥多样性的功能和特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邹晓平  刘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盛水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作为教育的龙头,高等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责任重大,使命崇高。特别是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过程后到了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更应着重内涵建设,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康小明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来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均面临着诸多的结构性约束问题。为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应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共政策选择。即强化政府财政责任,确保法定经费足额到位;弥补市场失灵,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健全捐赠税收优惠政策,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允许民办高校合法营利,强化民办高校的分类监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走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之路,正确把握规模与质量的辩证关系,推进不同类型、层次、所有制和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大光  
20 0 5年实现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 5 % ,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 ,从而启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西方国家业已完成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有本质区别 ,主要表现在启动的动因和背景不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有许多因素 ,均取决于政府的制度性安排和政策调整。目前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政府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具有重要责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一军  龚放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教学漂移"现象的出现,意味着教学、科研与学习的统一并非存在于所有类型的高等院校之中,复杂性和多样性成为当下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特征。对高校教学全面而清晰的认识,依赖于对高校实际与学生不同阶段学习特点的把握。基于伯顿.克拉克"教学漂移"的观点,我国现阶段高校教学的定位主要有集中教学型、教学为主型、教学与科研并重型、研究导向型四种类型。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的教学定位不仅是多样的,而且具有鲜明的校本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