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8)
- 2023(12601)
- 2022(10953)
- 2021(10695)
- 2020(8801)
- 2019(20653)
- 2018(20733)
- 2017(38943)
- 2016(22264)
- 2015(25578)
- 2014(26003)
- 2013(25232)
- 2012(23291)
- 2011(21084)
- 2010(21482)
- 2009(19414)
- 2008(19082)
- 2007(16956)
- 2006(15216)
- 2005(13801)
- 学科
- 济(80332)
- 经济(80236)
- 管理(61893)
- 业(57315)
- 企(47108)
- 企业(47108)
- 方法(38080)
- 数学(33036)
- 数学方法(32570)
- 中国(28493)
- 教育(23147)
- 农(22599)
- 财(21943)
- 学(19086)
- 业经(17693)
- 理论(17281)
- 制(16696)
- 地方(15656)
- 贸(15601)
- 贸易(15589)
- 易(15183)
- 农业(14672)
- 技术(14458)
- 务(13670)
- 银(13648)
- 银行(13613)
- 财务(13595)
- 财务管理(13565)
- 和(13272)
- 行(12931)
- 机构
- 大学(317752)
- 学院(312910)
- 管理(120983)
- 济(116815)
- 经济(113850)
- 研究(104522)
- 理学(104170)
- 理学院(102955)
- 管理学(101022)
- 管理学院(100437)
- 中国(74722)
- 京(69936)
- 科学(64086)
- 财(56897)
- 所(52788)
- 范(50043)
- 师范(49714)
- 研究所(47562)
- 江(46744)
- 中心(46541)
- 北京(45885)
- 财经(45188)
- 农(44773)
- 业大(43582)
- 经(40795)
- 师范大学(40497)
- 教育(39684)
- 州(38378)
- 院(37944)
- 技术(35826)
- 基金
- 项目(204562)
- 科学(160911)
- 研究(157656)
- 基金(144006)
- 家(123602)
- 国家(122430)
- 科学基金(104268)
- 社会(94893)
- 社会科(89567)
- 社会科学(89543)
- 省(80799)
- 教育(78658)
- 基金项目(76163)
- 划(69499)
- 编号(67946)
- 自然(66680)
- 自然科(65019)
- 自然科学(65006)
- 自然科学基金(63782)
- 资助(60026)
- 成果(58172)
- 课题(49057)
- 部(46623)
- 重点(46327)
- 发(44065)
- 创(42179)
- 项目编号(41854)
- 教育部(40450)
- 年(39928)
- 创新(39006)
- 期刊
- 济(129648)
- 经济(129648)
- 研究(104057)
- 教育(64875)
- 中国(64792)
- 学报(45059)
- 管理(43998)
- 科学(41606)
- 财(41537)
- 农(39985)
- 大学(35046)
- 学学(31183)
- 技术(30680)
- 农业(28131)
- 融(26176)
- 金融(26176)
- 业经(21698)
- 财经(21488)
- 经济研究(19942)
- 经(18212)
- 图书(18126)
- 问题(17612)
- 理论(16375)
- 职业(15939)
- 实践(15103)
- 践(15103)
- 技术经济(14794)
- 科技(14165)
- 坛(13876)
- 论坛(13876)
共检索到470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赖静 刘理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是一种有限能力的评估。评估指标和程序、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利益关系、社会控制手段体系和有限政府,以及评估价值异化,规定着评估能力的作用范围及作用力的大小。提高教学评估的能力限度,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构建评估与政府和社会以及学校的健康关系、建立权威性评估中介机构、强化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与监控、提高评估的信度与效度、建设整体素质良好的评估专家队伍、减少评估中的形式主义内容。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 能力限度 提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守信 杨颉
问责作为一种有限理性的制度行为,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实践中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制度供给不足、问责路径依赖、管理主义盛行和工具理性偏向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责的作用范围及能力大小。问责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不能把问责自身的合程序性作为问责能力的判断标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责能力需要加强问责规制建设,完善多元参与的社会公共问责结构,构建高校为主体的问责机制,以及回归教育性问责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问责 质量 高等教育 能力限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东霞 刘丽新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在迅速发展和壮大。然而目前我国的评估组织和评估实践远远落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无法适应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尤其是对各级各类不同维度和不同培养目标的高等教育质量难以做出各具特色的评估。本文试图从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实施情况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状况等几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兰芳 周丽丽 马肖肖
文章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作,首先分析了评估指标的特性及常规的评估方法,并在介绍常用的线性评估模型基础上,考虑到评估实务中非线性评估的客观性,重点研究了几种非线性评估模型。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评估 评估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玉山
追求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我国当今高等教育领域的主旋律。随着新时期我国一系列教育改革举措的落实,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注重数量发展变为看重质量提升。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教育评价方案也明确提出,将教育评价上升到事关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层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乔刚 李芬
监测评估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而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类型。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有关信息,直观呈现高等教育状态,为多元主体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全面实施高等教育监测评估,必须深刻理解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内涵,准确把握其四大特征:常态监测教育教学过程;用数据说话呈现教育质量;及时反馈与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多元主体对质量状况进行价值判断。同时从制度建设、遵循原则、制定指标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实施路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监测评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冷志强
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成人高等教育进行质量评估是对成人高等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监控的重要方法,也是保障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对推动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质量评估 评估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评估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回顾我国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高等学校做好教学评估工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学校的战略方向、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等评估过程中的关键点,处理好外在的评估标准与学校具体工作、评估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的评估指标、高度重视与心态平和等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佳楠 王丹丹
高等教育质量问责制是重要的高校管理话语体系,是高校与各利益主体具有法定责任和权利的具体表现。美国高校问责制起源于特定历史时期,其实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通过问责机制体系化构建与社会各领域建立了强大的主体关联。因此,本文在分析美国高校问责制缘起及演化的基础上,对其能力向度和系统构造进行了解读,以期对我国高校教育质量机制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发展启示。
关键词:
高校教育 问责机制 能力向度 美国经验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铮 Chris Clarke
本文以国内进行的图书馆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讨论为背景,介绍了英国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质量的监管体系。本文首先梳理了来自高等教育体系和行业自治体系的两种教育质量监管力量的发展历程,进而对当前英国高等质量保证署(QAA)评估体系中涉及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质量的相关标准和评估思路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解放 王益宇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应不断地完善和改革。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状及国际上高等教育评估的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做出以下展望: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多元化;高等教育评估模式——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高等教育评估专业化;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评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啸 王俊
在社会群体利益诉求、高等学校结构、大学目标追求等多元化语境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模型和指标要素的目标是协调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平衡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受教育者等各方利益诉求。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演变的内在逻辑是大学功能与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变化。应从社会及受教育者满意度、智力贡献及人才贡献、国家经济战略服务、全面质量管理等四个维度审视与反思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模型及指标要素。
关键词:
审核评估 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方展画 薛二勇
当前,教育评估的部分责任从教师转向了学生,学生正在成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参与者。冰岛、丹麦、芬兰、挪威与瑞典等北欧五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注重学生参与,产生了良好效果。北欧五国的评估机构与被评高校采用各种办法,使学生参与评估计划制定、外部评估小组、院校自我评估、现场考察与评估报告发布。国家通过立法,保证学生参与权;让学生全程参与,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方法多样,确保学生参与度。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要有一个参与度,把握好度,才能发挥其优势、克服劣势。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评估 质量评估 学生参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静 郜娟 林永柏
风险评估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标准署(TEQSA)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措施。风险评估框架(RAF)描述了风险评估的目标定位、指标体系框架和评估流程等内容。风险评估的指标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通过多渠道收集数据,以减轻评估负担;对风险评估结果保密,风险应对措施体现必要性和恰当性;风险评估为其他质量评估措施提供参考或依据。借鉴其经验,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应当更新理念,增强高等教育质量风险意识;改革机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内部分工与合作;完善数据库,强化对高等教育质量风险的监控;加强立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周海涛
当前,在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中,呈现出实行分类评估、调整不同评估主体职能分工、赋予高等院校以质量保障的主要权责、重视资源使用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成效、注重定性描述信息等新特点。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宜突出评估工作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发挥各类主体的创造性,增强高校质量保障的主动性,加大对内部质量保障措施、学习效果以及投入成效的评估力度,提高评估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评估专家的选拔、培训与考核制度和健全对评估工作的评估、评估成效反馈的机制。
关键词:
国际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质量 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