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2)
- 2023(9596)
- 2022(8229)
- 2021(7803)
- 2020(6730)
- 2019(15928)
- 2018(15862)
- 2017(29743)
- 2016(17671)
- 2015(20618)
- 2014(21183)
- 2013(20707)
- 2012(19530)
- 2011(17762)
- 2010(18561)
- 2009(17272)
- 2008(17708)
- 2007(16645)
- 2006(14745)
- 2005(13714)
- 学科
- 济(64040)
- 经济(63980)
- 管理(53491)
- 业(47241)
- 企(38787)
- 企业(38787)
- 方法(31437)
- 数学(27265)
- 数学方法(27032)
- 中国(24372)
- 财(21364)
- 教育(20684)
- 农(18341)
- 制(15677)
- 学(14593)
- 贸(13943)
- 贸易(13931)
- 理论(13646)
- 务(13641)
- 财务(13603)
- 易(13578)
- 财务管理(13562)
- 业经(13246)
- 银(13039)
- 银行(13014)
- 企业财务(12788)
- 行(12290)
- 农业(11567)
- 地方(11469)
- 和(10781)
- 机构
- 大学(256004)
- 学院(250813)
- 济(98016)
- 经济(95473)
- 管理(92480)
- 研究(86384)
- 理学(76570)
- 理学院(75621)
- 管理学(74452)
- 管理学院(73921)
- 中国(64636)
- 京(56937)
- 财(50822)
- 科学(50454)
- 所(44804)
- 江(41187)
- 范(40773)
- 师范(40501)
- 研究所(40030)
- 中心(39631)
- 农(39501)
- 财经(38646)
- 北京(37487)
- 教育(35090)
- 经(34708)
- 业大(34178)
- 师范大学(32826)
- 州(32785)
- 农业(31239)
- 院(30393)
- 基金
- 项目(147846)
- 研究(115719)
- 科学(115144)
- 基金(101742)
- 家(86683)
- 国家(85834)
- 科学基金(71655)
- 社会(68778)
- 社会科(64859)
- 社会科学(64836)
- 教育(60733)
- 省(59007)
- 基金项目(53169)
- 编号(51396)
- 划(51247)
- 成果(45417)
- 自然(43997)
- 自然科(42826)
- 自然科学(42812)
- 资助(42713)
- 自然科学基金(42042)
- 课题(37935)
- 部(34914)
- 重点(34629)
- 发(32861)
- 年(31055)
- 项目编号(30940)
- 性(30653)
- 教育部(30195)
- 创(30143)
- 期刊
- 济(113521)
- 经济(113521)
- 研究(86259)
- 中国(59522)
- 教育(56852)
- 财(41659)
- 管理(35471)
- 学报(35136)
- 农(34630)
- 科学(31896)
- 大学(27389)
- 技术(25910)
- 融(25172)
- 金融(25172)
- 学学(23884)
- 农业(23094)
- 财经(19526)
- 业经(18031)
- 经济研究(17489)
- 经(16867)
- 问题(15443)
- 业(14429)
- 职业(14269)
- 贸(13527)
- 图书(13318)
- 理论(12815)
- 技术经济(12701)
- 坛(12042)
- 论坛(12042)
- 商业(11958)
共检索到402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石邦宏 王孙禺 袁本涛
面对快速变化的人力资本市场和教育服务市场的双重约束,以需求为导向、从培养机构自身优势出发的教育质量转型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应向有利于质量转型的方向发展。促进质量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的内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质量管理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普遍建立专门的质量评估机构、实施内部评估与外部认证相结合的基础上,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又呈现出"绩效化"、"元评估"、"从技术到文化"以及"从监控到管理"四个新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还处在发展中,专门的质量评估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自治性,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又严重缺乏,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却又危机重重。在此背景下,唯有顺应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才能获得"后发优势",从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的成功转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仁刚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加速的大背景下,部分高校正面临着教育质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尴尬局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改革工作要以动因为基本原则,充分研究和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保障体系构建过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特征和发展趋势,加强地方高校和政府教育主管机构、行业联合会和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产学合作,以课程改革、加强常态评估和卓越工程师认证等多种方式,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大学生教育质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作为一个概念,质量是人为的建构。高等教育质量主要不是一种物的客观存在,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文化的结晶。高等教育机构既需要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质量文化以保证质量管理的顺利实施,质量管理本身也在客观上改变着大学固有的组织文化。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绝不能仅限于技术层面,而必须关注质量文化的培育与大学组织文化的创新。在质量时代,只有不断创新大学文化,并培育出支持全面质量的组织文化,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才能取得成功,才能最终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管理 质量文化 组织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华
作为一种以培养人为主的文化组织,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问题有其特殊性。对于大学而言,高等教育质量主要不是物的客观存在,而是文化的结晶。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绝不能仅仅限于技术的层面,而必须关注质量文化的培育与大学组织文化的创新。在一个质量的时代,只有不断地创新大学组织文化,并培育出支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秋衡 刘丽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认同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越来越被大众关注的话题,它也一直是高校质量管理的核心问题。高校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维护社会价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子建 黄显涵 钟秉林
近20年来,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出种种现实的矛盾与悖论。在复杂动荡的情景中,高等院校的教学功能得到了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过去近10年间,很多国家或地区在高等教育领域都建构了质量评估体系。本文主要分析香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过程,在分析其变革动因的同时亦反思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香港 高等教育 质量保证 教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黄福涛
本文在简要阐述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概念的基础上,从质量保证的主体、目的、对象、指标或标准以及实施层面等五个方面入手,对近年来美、英、欧盟主要国家以及日本的变化趋势和特点进行考察,并对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质量保证 高等教育 比较研究 变化趋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苏永建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正式的制度安排,也正在成长为一种新兴的、专门化的职业。强调问责、设置专门机构以及遵循近似的原则与实施程序等是全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共同特征。在出现趋同化的同时,不同制度环境中的质量保障还呈现出一些本土特征。寻求问责与改进之间的平衡、学生在质量保障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通过范式变革形成质量文化、加强质量保障机构自身的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如何将质量提高的理念内化为院校的质量文化意识,如何优化现有的调查工具及过程以服务于质量的持续提高,则是当今高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基于现代性测量与排名的逻辑,质量评估加剧了高等教育领域的道德恐慌,增大了道德风险在大学里发生的概率,也促使现代大学的道德危机普遍化。在超越质量评估、走向质量管理之后,道德仍然是观照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维度。因为无论在哪个领域,质量都必须是道德的,质量管理也必须是道德的。对质量的管理绝不能也不应成为超越道德之上的制度的暴力。只有以道德保证与制度保证的结合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基础,现代大学才有可能在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上,超越生产力或效率的标准而成为公民社会的重镇。
关键词:
质量管理 高等教育 道德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中润 冯菲
本文采用丹尼森(Denison)的组织文化理论模型,对美国大学在质量管理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和开展的理论研究进行分类梳理。文章首先对组织文化经典理论以及美国大学的组织文化特征作了简要分析,归纳了大学自身组织文化特征与开展质量管理的需求间存在的内在矛盾;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丹尼森的组织文化四维度模型,并结合耶鲁大学和美国中西部某社区大学的案例研究,从四个方面对美国大学开展质量管理的措施进行深入考察,发掘其内在规律和特色;文章最后从指导思想、实施路径、工作保障等方面总结美国大学的经验,供我国大学开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作参考。
关键词:
美国 组织文化 高等教育 质量管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会敏 戚业国
答辩时间2012年3月多元化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运行环境的变化、现代管理科学的引入,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系统化的质量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尤其是在"质量"及"质量管理"越来越成为一种强势话语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走向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道路成为一种必然。当前单纯评估范式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陷入了"用一维的思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质量管理产生于营利性组织,而后逐渐延伸到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对质量管理的内涵,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在认识上存在很大差异。在把质量管理引入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非营利性组织的视角重新审视企业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取其精华,并与现代大学的组织文化、制度框架融汇贯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芳芳 史静寰
为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加强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相关领域的成果交流与合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国际比较教育学会"(CIES)、"高等教育专题研究组"(HESIG)合作,于2013年10月27日~28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国际研讨会。与会者探讨了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新进展以及相关调查与测验工具的编制与使用情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曲霞 杨晓彤
运用Cite Space绘制CSSCI数据库2000—2014年1048篇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发现:过去15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导向性,研究与政策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从研究话题看,除围绕历次教育改革精神进行宏观探讨外,相关话题主要集中在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问题、人才培养问题,以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问题等。其中,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主流,并呈现出越来越强调学校内部质量保障、重视学生参与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估的态势。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的话题在2010年以后重新引起学者关注,切实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