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3)
2023(13147)
2022(10925)
2021(10012)
2020(8374)
2019(19274)
2018(18918)
2017(35808)
2016(20447)
2015(23259)
2014(23715)
2013(23097)
2012(22010)
2011(20331)
2010(20936)
2009(19481)
2008(19207)
2007(17651)
2006(15837)
2005(14769)
作者
(59148)
(49545)
(49360)
(47572)
(31445)
(23644)
(22831)
(19239)
(18619)
(17693)
(16910)
(16426)
(15848)
(15786)
(15627)
(15397)
(14987)
(14651)
(14424)
(14234)
(12659)
(12374)
(11936)
(11347)
(11302)
(11132)
(11044)
(11020)
(10039)
(9781)
学科
(100669)
经济(100590)
管理(51917)
(46987)
方法(39087)
数学(35211)
数学方法(34945)
(34850)
企业(34850)
中国(30669)
(24064)
地方(23317)
(21519)
(20814)
教育(20810)
业经(17806)
(17037)
(16718)
贸易(16705)
农业(16238)
(16175)
地方经济(15160)
(14268)
理论(14261)
银行(14239)
环境(14089)
(13787)
金融(13785)
(13674)
(13116)
机构
大学(305768)
学院(301195)
(132611)
经济(129841)
研究(110038)
管理(106153)
理学(90588)
理学院(89421)
管理学(87969)
管理学院(87363)
中国(78523)
(65663)
科学(64039)
(61118)
(56436)
研究所(50916)
财经(48500)
中心(48286)
(47698)
师范(47385)
(47023)
(46871)
(43806)
经济学(43151)
北京(42573)
业大(40331)
经济学院(38932)
(38887)
师范大学(38723)
农业(36799)
基金
项目(186985)
科学(147983)
研究(142740)
基金(133137)
(114911)
国家(113910)
科学基金(95879)
社会(90837)
社会科(85955)
社会科学(85931)
(73410)
教育(71315)
基金项目(69357)
(63285)
编号(59615)
自然(58019)
自然科(56565)
自然科学(56548)
自然科学基金(55548)
资助(54570)
成果(51118)
重点(43967)
课题(43866)
(43766)
(43405)
(38074)
教育部(37923)
国家社会(37263)
(36903)
人文(35980)
期刊
(151453)
经济(151453)
研究(104661)
中国(63802)
教育(56259)
(46430)
学报(43444)
(41768)
科学(39543)
管理(37603)
大学(33399)
学学(30182)
技术(28713)
农业(28222)
(27759)
金融(27759)
经济研究(25921)
财经(25156)
业经(22428)
(21844)
问题(20444)
(17138)
技术经济(16344)
统计(15663)
(14638)
商业(14256)
职业(14087)
国际(14062)
理论(14012)
(13532)
共检索到467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聂娟  辛士波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成为我国提升劳动力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区域高等教育水平差距呈现持续扩大态势。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2017年中国大学排名数据,分析各省高等教育质量的差异性,以高等教育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为基础,探索分析高等教育质量地域差异的成因。根据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31个地区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探讨区域高等质量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差异性。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非均衡化发展问题,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和趋势,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发展建议与策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琦  陶秋燕  李廷洲  
为了厘清文科大学和理科大学在国家(区域)创新与企业创新中的差异,以高等教育质量差异为切入点,在分析大学质量与创新关系的基础上,借助中观省级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利用计数面板模型验证了文科类和理工类院校质量差异对区域和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理工类和文科类大学质量差异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但是最适宜区域创新的理工类大学质量差异系数较小,约为0.43,最适宜区域创新的文科类大学质量差异系数约为0.52;只有理工类大学质量差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显著,对应大学质量差异系数约为0.65。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关注理科类型大学资源配置、重视文科类大学历史积淀、构建基于政府投入的大学联盟等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赖德胜  王琦  石丹淅  
高等教育对区域创新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人力资本积累、直接参与研发等方面,还包括高等教育培养差异化人才,不同人才在各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分别进行创新、创新推广与创新成果的大批量制造等。高等教育质量差异对创新的作用机理,一方面体现在人力资本积累和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区域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体现在竞争效应和交流效应作用下的知识溢出和创新。教育资源质量差异与区域创新的"倒U"关系假设和模型推导证明,只有当衡量区域内教育差异的指标值达到某一标准或者落在一个适当的区间,创新才是最有效的,即在一个地区总体教育质量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他条件一定的条件下,存在"高等教育的创新合作边界"或"创新合作区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清正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20倍,平均每年以约10%的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问题,依据定性研究结果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制度变迁、资本等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1978-2012年,市场化程度等对我国经济增长都起到正向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东部受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外贸水平等具有正向作用;中部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林  张勇  
文章利用中国2010-2017年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建立基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的面板模型,研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驱动区域经济合理、平稳增长。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各省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且被其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所包围;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周围都是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通过对四种集聚模式的统计学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增长与中国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成正比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继增  朱孟璐  
如何缩小地区差距,寻找区域经济增长点,是当前地方政府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区域经济理论所要探讨的前沿热点。本文利用江西省1980~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即从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两个角度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江西省高等教育可以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然而需要克服两个问题:一是扭转人才外流现象;二是加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有效互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珺  
目前,尽管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新时期,但各区域在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以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差异化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从居民收入、产业结构、经费投入、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剖析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各区域地位差异化的因素,并提出缩小区域差距、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月明  曾丹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不断涌入我国,并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外资并没有均衡地进入到我国各地区。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东部地区占据绝对优势,外资的区域分布差异异常悬殊。FDI在地理空间上的这种非均衡分布及其变动趋势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持续增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琳  史静寰  王鹏  王文  许甜  
本文使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2011"数据,将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五大可比指标)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性指标,将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知识、能力、价值观收获)和在校满意度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结果性指标,综合而实证地考察在区域与院校类型的交互作用下我国本科教育的质量现状,并围绕教育过程性指标和学生先赋因素对教育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和院校类型上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与人才培养质量格局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资源条件优势并不等同于学生的高学习性投入和高教育收获,不同区域和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研究还发现,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建双  虞晓芬  
采用随机边界分析方法测算了1997—2009年省际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水平,并进行了区域差异化比较;然后借鉴物理学的耦合度理论,构建建筑业TFP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效应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遴选出二者耦合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对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和阶段进行了研判。研究表明:区域建筑业TFP增长存在较大差异,依据其增长率大小将31个地区划分为负增长、低增长、中增长和高增长四种类型;二者的耦合程度较高而耦合协调度较低;约束建筑业TFP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地区的GDP水平,判断中国区域建筑业的经济增长仍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和资本经济阶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燕  
本文基于1997-2016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长期和短期影响考虑构建动态误差修正模型,从区域差异动态角度对比分析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FDI、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结果表明,FDI、商贸流通业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且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商贸流通业对GDP的推动作用整体大于FDI的推动作用;东、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推动系数较大、推动效率较高,且GDP的增长变化受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影响;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推动系数较大、推动效率较高,GDP的增长变化主要受短期波动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迎春  周志刚  王大鹏  
文章基于教育类似出口的思想,借鉴Feder两部门模型的思路,运用1999~2005年全国各省区面板数据(Panel Date)测算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以及高等教育对其他生产部门的外溢效应,两者均呈现由东向中西部地区逐步递减的梯次分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雍湧  蒲勇健  黄森  
从人口流动对区域差距影响的视角出发,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将我国东、西部地区作为两个独立的经济体,构建了劳动力人口流动向量模型,分析了人口流动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得出结论:人口流动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呈阶段性变化。最后,结合阶段规律和当前经济危机背景提出缩小区域差距的人口流动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历  周勤  
文章使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评价指标,对1998~2007年间西部12省市64个主要地级市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对西部64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有了深入认识,揭示出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西部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的结构和演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