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4)
2023(7681)
2022(6632)
2021(6804)
2020(5559)
2019(13066)
2018(13643)
2017(25774)
2016(15168)
2015(17126)
2014(17508)
2013(16626)
2012(15534)
2011(14332)
2010(15021)
2009(14092)
2008(14141)
2007(12896)
2006(12200)
2005(11631)
作者
(39393)
(32255)
(32194)
(31573)
(20789)
(15253)
(15027)
(12609)
(12258)
(12042)
(10883)
(10827)
(10536)
(10496)
(10263)
(10243)
(9605)
(9561)
(9558)
(9493)
(8693)
(8029)
(7875)
(7512)
(7491)
(7452)
(7385)
(7328)
(6601)
(6461)
学科
(50214)
经济(50144)
管理(38023)
(33999)
(26300)
企业(26300)
中国(23627)
教育(20800)
方法(19130)
数学(17251)
(17143)
(17083)
(17005)
数学方法(16887)
(12457)
银行(12452)
(11997)
理论(11184)
(11147)
贸易(11139)
(11119)
(10965)
(10916)
(10786)
(10699)
业经(10568)
(10311)
金融(10311)
税收(10277)
农业(10199)
机构
大学(205349)
学院(201894)
(82549)
经济(80390)
研究(74920)
管理(69892)
理学(57495)
中国(57004)
理学院(56794)
管理学(55697)
管理学院(55261)
(46316)
(46052)
科学(40113)
(38073)
(35931)
师范(35771)
(34202)
教育(33796)
财经(33614)
研究所(33268)
中心(33026)
北京(31642)
(30238)
师范大学(28862)
(27038)
(26786)
(26166)
经济学(25091)
财经大学(24418)
基金
项目(111993)
研究(94790)
科学(88616)
基金(76375)
(63540)
国家(62836)
社会(56205)
社会科(52929)
社会科学(52919)
科学基金(52438)
教育(51271)
(43620)
编号(42681)
成果(40132)
(38877)
基金项目(37769)
资助(33233)
课题(33229)
自然(29882)
自然科(29087)
自然科学(29079)
自然科学基金(28522)
(27986)
(27692)
(26330)
重点(26278)
(25746)
项目编号(25589)
教育部(24657)
规划(24600)
期刊
(102095)
经济(102095)
研究(82998)
教育(57352)
中国(53466)
(34824)
管理(27879)
(27324)
金融(27324)
(24408)
学报(22237)
科学(21676)
技术(21013)
大学(19201)
财经(17179)
业经(16533)
经济研究(16336)
农业(15886)
学学(15878)
(14883)
职业(14475)
问题(14012)
(12860)
国际(11252)
(11092)
论坛(11092)
理论(10849)
图书(10110)
统计(9772)
(9622)
共检索到348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敏强  
评估指标体系的制订和实施,是高等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和发展的调控杠杆。根据国情、实情,鼓励卓越、特色,激励高等学校在竞争中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应是制订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明亮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经济转型升级的供给侧改革视野下,高等教育结构、供给质量、供给效益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高校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持续引导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着力解决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结构调整、提升供给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还需要运用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思考当前存在的改革矛盾和解决对策,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创新、高效精准供给,培养更多的满足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向华  张曦琳  
从新制度主义视角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主要面临评估主体间的利益博弈、评估制度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外部文化认同缺失等困境。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的健康发展,应转变政府在评估中的角色定位、打破制度路径依赖和营造为社会所认同的文化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家贵  陈松洲  
加入WTO后,给我国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冲击,而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高等教育就面临更大挑战。应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建立新的办学管理体制,调整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师资水平,改进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加强国际合作办学,使我国高等教育能够在参与国际激烈竞争中健康地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黎清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 ,浙江省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底线。本文以普通高校为重点 ,从教育观念、教育投入、师资队伍、教育质量和就业等方面分析了浙江省高等教育大众化所面临的难点与问题 ,最后从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杨之刚  李扬  房汉廷  
为了深化1994年我国几项重大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刊特邀请有关学者就其贯彻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发表一些看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课题组  宋则  依绍华  
本文针对流通体制改革目标:以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为核心,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推动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市场秩序的完善,提升整体流通效率;指出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重要问题,包括理顺管理体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等,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宋毅  
高等教育消费需求指的是大学生作为消费者,支付了昂贵的教育成本,作为教育市场上的买方,要求其所在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以满足自己求知需求。目前,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存在招生规模扩张、教育资源不足、教学现状滞后的现象,科层制、文本主义的教育管理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必须牢固树立教育服务理念,保护学生消费者的权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磁生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以后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探讨了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从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加速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远程教育建设、科学利用国外的科研投资、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好一批研究型大学、加速高校办学国际化进程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兆成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必然会反映到高等教育上来,必将导致高等教育做出一系列相应的变革。从国内形势看,在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双重背景下,广西的高等教育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广西的高等教育将如何主动应对?对此 我们必须从“三个代表”、“科教兴国”的高度来重视,未雨绸缪,做出正确的应对之策。一、加入WTO:广西高等教育面临 的挑战 中国承诺加入WTO要逐步开放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曲木铁西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亟待建设的学科,许多理论问题和工作实践需要讨论和总结,其中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定义、模式分类、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模式的发展及其相关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唐葵  徐永义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管理和执行部门多元化,覆盖面小、可靠性差等问题。因此,应在借鉴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景荣  
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经济格局的变化,要求教育与之相适应;我国旅游经济由初期的基础建设阶段,向稳定发展阶段迈进,对教育提出了培养人才质量更高的要求:这是我国高等旅游教育面临的两大挑战。认清形势,制定相应政策,为90年代后十年及21世纪初叶培养高质量旅游人才,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经济的战略性任务。我们应认真总结我国十年高等旅游教育的经验,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尽可能提高教育质量,主动地适应旅游经济发展需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着办学经费严重不足,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严重短缺,学科发展水平不高,服务社会能力不强等问题。高等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力量,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和前提。为此,中央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应将高等教育的发展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深化高校改革,加快高等学校的发展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