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7)
- 2023(12278)
- 2022(10395)
- 2021(9885)
- 2020(8217)
- 2019(18453)
- 2018(18495)
- 2017(34450)
- 2016(19574)
- 2015(22155)
- 2014(21900)
- 2013(20919)
- 2012(19717)
- 2011(17943)
- 2010(18746)
- 2009(17584)
- 2008(17507)
- 2007(16241)
- 2006(14839)
- 2005(13930)
- 学科
- 济(65619)
- 经济(65505)
- 管理(61203)
- 业(56870)
- 企(48558)
- 企业(48558)
- 中国(28446)
- 方法(25152)
- 财(22356)
- 教育(21732)
- 制(21391)
- 数学(21041)
- 数学方法(20691)
- 农(19482)
- 技术(19202)
- 业经(17166)
- 学(16062)
- 银(15885)
- 银行(15854)
- 行(15231)
- 理论(14813)
- 体(13989)
- 融(13765)
- 金融(13763)
- 贸(13407)
- 贸易(13393)
- 易(13095)
- 技术管理(12650)
- 务(12536)
- 财务(12502)
- 机构
- 大学(277809)
- 学院(272161)
- 济(107545)
- 经济(105006)
- 研究(97617)
- 管理(97351)
- 理学(81805)
- 理学院(80810)
- 管理学(79390)
- 管理学院(78858)
- 中国(72556)
- 京(61032)
- 财(57059)
- 科学(56148)
- 所(49752)
- 江(44853)
- 研究所(44086)
- 中心(43238)
- 财经(43021)
- 范(42950)
- 师范(42567)
- 农(41107)
- 北京(40276)
- 经(38769)
- 教育(37291)
- 业大(35840)
- 院(35342)
- 州(35255)
- 师范大学(34494)
- 经济学(33124)
- 基金
- 项目(166706)
- 科学(132786)
- 研究(129829)
- 基金(117544)
- 家(101889)
- 国家(100866)
- 科学基金(85213)
- 社会(80828)
- 社会科(76300)
- 社会科学(76281)
- 省(66466)
- 教育(66457)
- 基金项目(60489)
- 划(57923)
- 编号(53730)
- 自然(52288)
- 自然科(51049)
- 自然科学(51032)
- 自然科学基金(50151)
- 成果(48068)
- 资助(47475)
- 课题(41650)
- 创(39677)
- 重点(39307)
- 部(38767)
- 发(36972)
- 创新(36161)
- 制(36158)
- 性(34159)
- 教育部(33996)
- 期刊
- 济(127698)
- 经济(127698)
- 研究(98527)
- 中国(69639)
- 教育(61308)
- 财(44980)
- 管理(41701)
- 学报(39507)
- 农(37902)
- 科学(36850)
- 大学(31683)
- 融(30232)
- 金融(30232)
- 学学(28135)
- 技术(26888)
- 农业(25043)
- 财经(22395)
- 业经(20474)
- 经济研究(20141)
- 经(19417)
- 问题(16853)
- 职业(15538)
- 贸(14631)
- 坛(13930)
- 论坛(13930)
- 科技(13689)
- 技术经济(13172)
- 业(12912)
- 理论(12801)
- 国际(12535)
共检索到445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东航
文章在梳理我国高等教育职普沟通制度演进历程的基础上,提出职普沟通的单一性、职普沟通的单向性、现有职普沟通制度细节的不完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职普沟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职普沟通制度创新的若干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东航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学制沟通的制度主要有职普"专升本"制度和职普联合培养制度两种。职普沟通的单一性、职普沟通的单向性和职普沟通制度细节不完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职普沟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可通过构建职普多元沟通渠道、建立职普双向沟通机制、健全已有职普沟通制度等途径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职普沟通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加惠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沟通的主要模式有三种:一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职普高等教育单向沟通模式;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职普高等教育双向沟通模式;三是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职普高等教育交汇沟通模式。借鉴其经验,我国大陆地区应提升高职教育层次,建立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并加强两个体系间的衔接;设置过渡课程,促进职普高等教育的实质沟通与衔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东平
对于创造型人才生长而言,培养能孕育创造力的土壤是一项更为重要的基本建设。为此,必须进行深刻的观念变革和制度创新。教师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第一位因素,因此必须重建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制度,恢复大学作为学术机构之本义。
关键词:
创新人才 观念变革 制度创新 教师为本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马廷奇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大众化进程使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渐凸现 ,并愈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等教育公平是个相对的概念 ,不同的国家和历史时期都赋予与其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自身的制度短缺和僵化现象愈加明显 ,人们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实质归结为制度问题。因此 ,高等教育公平要成为实践中可接受的现实 ,有赖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关键词:
高等教育公平 教育体制 制度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丽群 朱海雁
高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沟通,是我国当前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当然之举。一般而言,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校内课程渗透模式、校际合作模式、综合高中模式。这三种模式的融通程度依次由低到高,实施难度则由小到大。从我国教育的整体情况和高中发展实际来看,三种模式可并行推进,但改革的重心有所不同:校内课程渗透模式可加快完善;校际合作模式应大力发展;而综合高中模式需稳妥实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丽群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沟通,是世界高中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也是当前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走向。但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普职沟通还存在一些问题:地方规划缺乏政策分解和本土创新;普高主动与中职沟通的意愿不强;普职课程深度融通不足;普职沟通模式上有盲目跟风现象等。深入推进高中的普职沟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搭建教育立交桥、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合作机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因地制宜、梯度实施、稳步推进。
关键词:
高中 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 普职沟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先奇 冀伦文
从“大学是什么”、“大学之道是什么”入手,揭示大学制度建立发展中的基本问题,阐明制度创新是大学数百年发展进程中的不变动力。立足现实、面对挑战、着眼未来,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在新世纪创新发展的四项原则,并诠释中国大学应具有的理念,强调要坚定追求真理的职业信念、高扬理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制度创新 动力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我国大学的科学研究以理论研究和学科研究为主,对实践研究和技术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把学术创新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大学和产业合作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划分和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企业、大学、政府的协作不够,科技中介机构、风险投资发展滞后,信息不对称。为此,要明确大学和产业合作科研成果权利归属,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增强大学和产业合作动力和合作积极性,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设立大学和产业合作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建立利益保障机制;积极推进科技中介和风险投资机构发展,建立外围发展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全林
任何创新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是为高等教育发展所做出的牺牲,在本质上代价与价值相关。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终极关怀,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代价主要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中的代价。在把握代价的成因、类型的基础上,我们应树立代价意识,科学决策,精心组织,力争把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代价降至最低,以最小的代价付出换取最大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制度创新 代价 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少华
讨论大学治理与制度创新问题,必须回到问题原点,即努力厘清和明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定位,这是大前提。明确定位高等教育需要深入探究三个层面上的关系:第一个层面上的关系是,在整个社会分工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其他行业或职业之间的实然和应然关系,即高等教育现实与应有的社会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力 徐辉
制度创新是美英德日四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共同特征 ,亦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制度创新 ,应以办学模式的创新、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投资体制的创新为重点。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江
伴随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推进,构建沟通顺畅、比例合理的分流体系,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来看,多向分流制度难操作、职普沟通制度不健全、上下衔接制度不畅通等因素制约着分流制度不断完善。实现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创新,对于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具有积极作用。为实现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创新,应加强多向分流制度、职普沟通制度、上下衔接制度建设,从而切实推动高等教育分流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分流制度 现实困境 制度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平 代晓容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体现经济和产业、个体发展以及教育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多层次、多种类,涵盖初、中、高等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还存在诸如职业教育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与沟通失衡、中高职教育层次不衔接的问题。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重点,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和中高职的无缝衔接。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中高职衔接 普职沟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克明
职业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和高中后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是21世纪相当长时期我国人力结构和教育结构调整时必须考虑的关键环节,它的发展关系到行业和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