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87)
- 2023(19810)
- 2022(17207)
- 2021(16540)
- 2020(13770)
- 2019(32227)
- 2018(31964)
- 2017(60503)
- 2016(33456)
- 2015(38120)
- 2014(38621)
- 2013(37518)
- 2012(35066)
- 2011(31782)
- 2010(32225)
- 2009(29680)
- 2008(29506)
- 2007(26311)
- 2006(23093)
- 2005(20785)
- 学科
- 济(127747)
- 经济(127605)
- 管理(97200)
- 业(92766)
- 企(76459)
- 企业(76459)
- 方法(59539)
- 数学(51890)
- 数学方法(51182)
- 中国(40548)
- 农(36619)
- 财(35067)
- 学(28752)
- 业经(28179)
- 制(25783)
- 地方(25733)
- 贸(25293)
- 贸易(25276)
- 技术(25189)
- 教育(25006)
- 易(24568)
- 理论(24100)
- 农业(24054)
- 银(22122)
- 银行(22067)
- 务(21329)
- 财务(21242)
- 财务管理(21190)
- 行(21040)
- 和(20276)
- 机构
- 大学(474960)
- 学院(471669)
- 济(185519)
- 管理(183270)
- 经济(181221)
- 研究(158676)
- 理学(157725)
- 理学院(155911)
- 管理学(153075)
- 管理学院(152184)
- 中国(118204)
- 京(102226)
- 科学(97665)
- 财(88269)
- 所(79965)
- 农(74896)
- 中心(72950)
- 研究所(72478)
- 江(71613)
- 财经(69288)
- 范(68560)
- 业大(68445)
- 师范(68007)
- 北京(65468)
- 经(62812)
- 农业(58583)
- 州(57813)
- 院(57376)
- 经济学(54863)
- 师范大学(54852)
- 基金
- 项目(311468)
- 科学(245181)
- 研究(232300)
- 基金(222536)
- 家(192589)
- 国家(190889)
- 科学基金(163605)
- 社会(143254)
- 社会科(135525)
- 社会科学(135490)
- 省(123158)
- 基金项目(117525)
- 教育(111748)
- 自然(105944)
- 划(104441)
- 自然科(103428)
- 自然科学(103399)
- 自然科学基金(101537)
- 编号(97314)
- 资助(92042)
- 成果(81244)
- 重点(70231)
- 部(69723)
- 课题(68691)
- 发(66917)
- 创(66143)
- 创新(61287)
- 教育部(59983)
- 项目编号(59531)
- 科研(59247)
- 期刊
- 济(203355)
- 经济(203355)
- 研究(146565)
- 中国(99078)
- 教育(75287)
- 学报(71807)
- 财(67989)
- 管理(67359)
- 农(67056)
- 科学(65918)
- 大学(55239)
- 学学(50426)
- 农业(46208)
- 技术(45541)
- 融(42724)
- 金融(42724)
- 业经(33997)
- 财经(33506)
- 经济研究(32373)
- 经(28661)
- 问题(26485)
- 图书(26302)
- 业(24459)
- 技术经济(23478)
- 科技(23116)
- 理论(23013)
- 贸(22141)
- 统计(21685)
- 坛(21195)
- 论坛(21195)
共检索到713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金岭 刘婷
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政策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大学系统有效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力量和重要保障。基于1987-2022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创新价值链和高等教育质量三维分析模型,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政策工具使用特征及其演进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政策形成了以国家专项拨款为主要供给,以体制改革和评估监测为调节手段,以国家项目为主要需求的类市场化政策框架体系;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政策工具逐渐丰富,政策组合形成协同效应,但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高等教育质量维度的政策工具演进体现了高等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完善需求和供给联动机制的问题日益凸显;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内涵由单纯追求科技产出拓展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创新过程的关注有待加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文平
文章以1987-2016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分析方法考察了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政策关注点及演变趋势。研究发现,政策话语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师资建设"是关注点的集中所在,"科研质量"、"学科建设"和"学校建设"受到了持续、稳定的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而"社会服务质量"却呈越来越不重要趋势,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历史事实,揭示了教育行政在高等教育质量调控中存在的四个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捷 徐倩仪 李祥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对“十四五”时期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逻辑反应。从注意力视角着手研究,以《教育部工作要点》为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并借助NVivo12从政策主体、内容和工具三方面梳理职教政策注意力的变迁。结果显示,我国职教政策注意力分配经历了数量增长、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要和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权利诉求。同时,从衍进过程中可看到职教政策所蕴含的科学、经济、人本和历史逻辑。因此,我们应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核心定位、生成多元主体协同力、回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顺应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等四个方面去优化职业教育政策注意力配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君 谢金辰
注意力代表着政府对于特定议题的关注,研究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注意力配置特征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注意力配置,助推职业教育发展。对1987-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工作要点》从以下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后发现:"专业建设"与"基础建设"方面,主要关注点从强调基础保障向注重高质量建设转变;"办学管理"方面,主要关注点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办学与治理;"法治建设"方面,主要关注点从强调立法工作转向注重修法、立法、普法、执法监督;"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关注点从注重职业能力训练向"素能并重"培养转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北群 樊成 祝成林
本文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以政策工具类型为横向维度、以政策主题为纵向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采用文本计量的方法分析了建国以来国家层面颁布的237项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结果表明,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运用呈现结构失衡与领域固化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影响表现为政策工具的选择配置失范,割裂了工具的协同效应;强制性政策工具使用过溢,抑制了对外开放的活力;自愿性政策工具被忽视,消减了社会力量的作用;诱因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削弱了内在驱动的力度。建议通过加强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提高政策执行的实际效能、拓展市场化工具适用范围、构建多元的政策参与主体等措施优化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对外开放 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玥 钱科研 王卓 厉艳飞
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深刻影响产业发展布局及其综合优势提升,如何准确把握其演进规律,已成为政府制定与实施新兴产业创新政策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识别新兴产业创新政策演进阶段,基于“产业领域-产业创新链-政策工具”三维分析框架揭示其阶段性特征和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经历了从注重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转向注重国际合作和产品出口,最终转向强调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演变过程。在产业领域维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政策的各阶段支持力度最大且体系相对更成熟;在产业创新链维度,政策演进各阶段都更倾向支持产业化环节。政策工具主要聚焦人才、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明显不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段永彪 郑烨 任由果
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而科技创新政策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系统指引和制度保障。本文以1978—2021年的44篇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为样本,基于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法,对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政策的文本内容和特征词进行梳理,并通过语义网络分析揭示科技创新政策的政府注意力演变趋势和特征,研究发现中央政府科技创新政策注意力转变的三个特点以及演变的逻辑与趋势。最后,从科技创新政策的顶层设计和政府注意力的变化趋势着手,提出科技创新政策政府注意力分配的政策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祥 王路路 陈凤
本研究以教育部1987—2018年《工作要点》为文本,选取有关民族教育的相关政策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族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脉络是着力外力帮扶向注重内生发展能力培育演进,形成了"追赶"阶段(1987—2001年)、"跨越"阶段(2002—2013年)、内生力培育阶段(2014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民族教育政策秉持公共性的价值理念,在始终坚持促进民族平等,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目标诉求前提下,其变迁脉络呈现出适切性、公平性和差异性特征。基于新时代民族教育工作的内外部形势,我们认为民族教育政策优化一要激发教育活力,促进内生发展;二要推进制度建设,保障教育权利;三要优化发展机制,形成共生合力。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高峰 赵绘存 贾蓓妮
[目的/意义]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演进,对于新时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政策脉络,提升政策制定的延续性和科学性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以CNKI检索到的2145篇文献题录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定义"架构完善度"和"节点累积强度"概念,在CITESPACE共词聚类分析基础上,绘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的热点演进图。[结果/结论]我国科技政策研究主要推动因素是重大科技政策的出台以及重要外部事件;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科技创新政策没有出现较多明显的研究领域;当前的学术研究热点越来越关注政策的科学性、政策的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光 钟方媛 明翠琴 周贤永
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我国各级政府均高度重视并出台系列政策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四川省承担着西部地区转型探索的重任,为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贡献了宝贵经验。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构建政策工具—企业生命周期二维分析框架,借助NVIVO11和UCINET等软件对2012—2020年四川省颁布的82份创新政策文件进行政策内容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四川省对创新给予了全方位激励和规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政策发布数量呈现平稳到快速增长再到缓慢回落的趋势,政策效力偏低且可操作性不强;政策颁布主体虽呈现多元化态势但联系不够紧密,形成两个小群体,即以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为代表的执行主体,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委办公厅为代表的规划主体;政策工具应用存在过溢或缺失,呈现重供给、轻需求的工具偏好,政策工具作用目标取向模糊;工具应用与创新主体生命周期不匹配,工具内部结构分布不均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萃 任弢 李江 赵培强 苏竣
不断深入的行政体制改革使府际关系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随着科技活动复杂性的提升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政策领域跨部门合作愈加频繁与复杂,国家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与中央其他部门的横向协同进一步增强。本研究以1978~2013年的中国中央部门联合行文的1298份科技政策文献为数据,以1978以来国务院六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作为时间节点,对科技政策领域政府部门的合作关系进行分阶段考察,绘制出不同阶段政府部门合作网络图,定量分析了不同阶段政府部门合作关系的整体网特征、局部网特征和单节点子网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科技政策府际合作在数量上呈现出由少到多的趋势,在范围上呈现出由...
关键词:
府际关系 政策文献网络 分析量化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帮俊 朱荣
通过政策量化测算政策文本效力,利用计量模型分析政策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政策整体效力逐年提高,平均效力则呈W型波动,政策效力取决于政策数量;从政策力度、目标、措施、反馈测算政策效力,政策目标、措施得分普遍高于力度、反馈;政策效果滞后期、创新绩效促进程度存在类型差异,供给型政策有利于产学研创新直接产出,需求型、环境型则指向经济产出;需求型政策滞后期比其他两类更短,影响的创新绩效指标更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科利 梁丽芝
高等教育政策工具是实现高等教育政策目标的有效手段与途径。通过对我国1994—2014年间的159份政策文本进行文本计量与内容分析,了解到我国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密切相关,能力建设工具使用频率较多的是科学研究领域,其他各类工具使用频率较多集中于学校管理领域,而自愿性工具使用极少,仅占所有工具类型的2.3%。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应注重长远目标和宏观目标,适当结合短期效益;围绕政策问题属性和政策目的均衡合理创新地使用各类工具,政策领域应适当向人才培养倾斜;积极引入自愿性工具,使政府对大学的管理由"过程控制"转向"结果管理"。
关键词:
政策工具 高等教育政策 定量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瑛 张佳伟
本研究以8个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相关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以胡德的"NATO"政策工具为框架,以条目编码、工具分类、内容分析为研究线索,对我国目前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归纳。研究发现:政策文本呈现出信息枢纽前瞻、法理权威枢要、财税手段差别化和组织协同、共同治理的特征,但也存在着政策链条不完整的问题,一方面缺乏政策实施评估,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关键词: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 政策工具 文本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余源晶
以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为研究素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政策文本进行解读,考察近30年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关注点及走向发现,《工作要点》对教育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阶层差异和教育补偿均有涉及,关注点分布均匀,新世纪后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面有所扩展。从整体走势看,政策话语对公平问题的关注呈低起点、快提升的特点。《工作要点》的用词和行文中对农村地区、农村教育和农村地区教育对象表现出明显的话语关注,正是中央的文件精神在教育政策中的具体体现,表明我国教育政策对教育区域公平的关注日益具体和深入。教育公平将成为政策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