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02)
- 2023(12900)
- 2022(11033)
- 2021(10685)
- 2020(8865)
- 2019(21031)
- 2018(21354)
- 2017(40457)
- 2016(22683)
- 2015(26139)
- 2014(26705)
- 2013(25711)
- 2012(23587)
- 2011(21369)
- 2010(21879)
- 2009(19613)
- 2008(19279)
- 2007(17070)
- 2006(15340)
- 2005(13625)
- 学科
- 济(81421)
- 经济(81327)
- 管理(60328)
- 业(56252)
- 企(46338)
- 企业(46338)
- 方法(38993)
- 数学(33752)
- 数学方法(33194)
- 中国(28412)
- 教育(23261)
- 农(22490)
- 财(20368)
- 学(19791)
- 理论(18310)
- 业经(18290)
- 制(16763)
- 地方(15818)
- 贸(15583)
- 贸易(15571)
- 易(15176)
- 农业(14567)
- 技术(14443)
- 和(13924)
- 银(13831)
- 银行(13796)
- 行(13137)
- 环境(12509)
- 务(12507)
- 财务(12437)
- 机构
- 大学(322828)
- 学院(318501)
- 管理(122204)
- 济(115987)
- 经济(112944)
- 理学(105410)
- 研究(104976)
- 理学院(104173)
- 管理学(102134)
- 管理学院(101540)
- 中国(74762)
- 京(71122)
- 科学(65486)
- 财(55656)
- 所(52813)
- 范(50799)
- 师范(50431)
- 研究所(47928)
- 江(47102)
- 中心(46843)
- 北京(46350)
- 农(46320)
- 业大(45574)
- 财经(44436)
- 师范大学(40950)
- 经(40133)
- 教育(39840)
- 州(38712)
- 院(38058)
- 技术(37970)
- 基金
- 项目(209962)
- 科学(164473)
- 研究(160355)
- 基金(147177)
- 家(126905)
- 国家(125712)
- 科学基金(106931)
- 社会(95797)
- 社会科(90446)
- 社会科学(90418)
- 省(83461)
- 教育(80166)
- 基金项目(77803)
- 划(71802)
- 编号(69325)
- 自然(68839)
- 自然科(67170)
- 自然科学(67156)
- 自然科学基金(65887)
- 资助(61511)
- 成果(58857)
- 课题(50006)
- 重点(47651)
- 部(47352)
- 发(45243)
- 创(43394)
- 项目编号(42644)
- 教育部(40856)
- 年(40780)
- 创新(40153)
- 期刊
- 济(127503)
- 经济(127503)
- 研究(102422)
- 中国(65751)
- 教育(65613)
- 学报(47578)
- 管理(45078)
- 科学(43455)
- 农(41314)
- 财(40111)
- 大学(36977)
- 学学(33153)
- 技术(32532)
- 农业(29420)
- 融(25567)
- 金融(25567)
- 业经(21647)
- 财经(20733)
- 经济研究(19924)
- 图书(18645)
- 经(17514)
- 问题(16787)
- 职业(16701)
- 理论(16324)
- 实践(15144)
- 践(15144)
- 科技(14916)
- 技术经济(14837)
- 业(14694)
- 坛(13943)
共检索到472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虎伟
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围绕研究问题综合调配或混合使用思辨研究、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混合方法研究相比于多学科研究方法论和"独特的方法组合说"而言,具有更大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的可能性,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理想研究范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虎伟
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它是在美国质性、定量两种研究方法范式的争论中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和系统哲学。混合方法研究程序设计包括确定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目的、选择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资料、使数据合法化、得出结论并撰写最终报告等步骤。其突出优势是在研究中能增加交叉性优势,压缩非重叠性弱势,提高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关键词:
范式 质性研究 定量研究 混合方法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红
研究范式其实就是完整意义上的研究方法。迄今为止,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依次经历了准范式、普通教育学科范式、准高等教育学科范式与多学科范式等四个阶段,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将从多学科范式向跨学科范式转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巨臣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转型及其突破路径本质上是一个解决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三者相统一的问题,其过程呈现出了动态演化、关联复杂的特征,有必要将之置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来加以考察。以往高等教育研究深受惯性思维逻辑的影响和形塑,单一视角常常被用于解释和应对现阶段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却忽视了单一的切入点无法从根本上促进复杂性情境中研究范式的真正转型。基于"问题—主体—方法"分析框架的整合构建,可从三维度的视角来探讨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主体以及方法在内外部多重推力下所展示的互动关系样态以及当下研究范式转型的本土实践困境。基于此,为更好应对研究范式转型的困境与挑战,应遵循"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以提升主体专业性为重点、以创新研究方法为核心"的三位一体路径来予以突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研究 研究范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天雪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历尽沧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经验实务到理论建构,从方法单一到多元探索。通过文本的梳理与分析,论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在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不同研究取向,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范式变迁,期许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发展进路。认为高等教育管理要重建理论体系,奠定方法论基石,整合研究队伍,强化学术规范,使研究具有本土性、战略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范式变迁 发展进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婷婷 李广平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影响最大的政策之一,系统研究这一政策的演进过程以及内在逻辑对“双一流”建设政策的调整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政策文献计量分析和政策文本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重点大学建设、重点学科建设“、211和985工程”建设“、双一流”建设四个政策演进阶段的政策主体、目标和内容变化,认为这一政策体现着以点带面的发展逻辑、需求导向的价值逻辑、学科核心的建设逻辑和项目牵引的管理逻辑。未来在“双一流”建设阶段的政策优化方面,应走出精英教育的思维定势、学科固化的惯性桎梏、部门管理的条块分割和项目牵引的路径依赖,真正提升政策效果,使这一政策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潇怡 刘俊娉
混合方法作为一种整合取向的新型研究方法,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想范式之一。本文论述了混合方法对于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独特价值,介绍了混合研究的设计类型及设计要点,并以一个研究主题为例,用可视化模型体现了顺序性混合设计的研究过程,就取样和数据分析两个关键步骤进行了具体介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玲
多学科研究范式可以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新概念、新措辞、新问题和新规范,高等教育研究的危机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在运用多学科研究范式的同时,关注其综合性、选择性、非排它性和规范性特点,始终坚守高等教育学的立场。
关键词:
多学科研究范式 高等教育研究 方法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波
从库恩所谓的“完全哲学意义范式”关照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转变轨迹,可以将之分为“工作范式”、“学科范式”、“实践范式”、“批判范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研究视域更加复杂化,研究者研究旨趣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的多学科化和体系化,高等教育学研究逐渐向“整合范式”转化。
关键词:
范式 高等教育学范式 嬗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久会
随着技术以及市场的发展,加密货币的种类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涌现出大量不同的区块链,不同链之间的协同操作以及价值流通成为了用户们的新需求。从审计领域看,区块链技术推动了审计模式与审计理念的变革。本文将构建一种基于双链架构的混合审计模式,通过多元化平台应用实现传统审计模式向全面审计、实时审计、智能审计的转变,即实现审计范式变革,通过研究为相关组织审计模式的创新予以参考。
关键词:
公有链 联盟链 混合审计 审计全覆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艳 孟慧新 谢欣露 石尚柏 范建荣
我国西部地区是典型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敏感地区,也是气候贫困和气候移民高发地区。本文以宁夏作为典型案例,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探索性分析与验证性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对气候变化引发贫困和移民的复杂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脆弱性是影响气候移民的内在驱动力,长期气候和环境变化导致的气候容量匮乏是引发宁夏中南部地区气候贫困和气候移民的最关键驱动因素,其它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交通基础设施、教育发展水平等。本文构建了气候移民动力机制的DPSIR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衡量气候容量、气候贫困的具体指标,可以此甄别出中国西部地区的"气候贫困型"生态移民,并为制定与实施地区移民和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兰国帅
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挖掘国外探究社区研究的学术期刊、研究热点和前沿文献的知识图谱,以期解读探究社区模型的多维内涵,审视国外探究社区的研究现状,明确未来研究方向,为国内在线和混合学习研究者的学术批判与研究范式的转变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是由认知存在、社会存在和教学存在三个相互依存要素构成,以协作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协作建构学习与批判性反思对话为实施理念,以批判性探究迈向有意义学习和深度学习为实施路径,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反思性思维和高阶思维为终极目标,包含在线学习和混合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洪捷
本文从学术史的视角,对北京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在最初的大约15年中,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以比较研究为主,形成了以国际的视野、跨学科的路径、实证的态度和方法上的多元性等为特点的研究风格。在知识分化和组织变迁的双重作用下,北京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转型的趋势,主要表现在逐步有意识地超越原来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基础、问题意识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层对话。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近30年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知识分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对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知识自主性提出了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高等教育学需要建构独特的理论话语、知识体系...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学 范式变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玉静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在哲学思辨范式、科学实证范式、人文主义范式的转换中,经历了经验总结、学科发展、理念成熟、科学运行、人性回归等过程,但其都是在"社会—人"这个大的研究框架下展开的。以"文化—人"为架构的文化学范式赋予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新的价值理念和研究使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文化学范式将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作为研究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观;基本前提假设是教育属于文化领域,高等教育管理是以文化为境域的管理活动;研究规范、方法和程序是确立"文化—人"的研究框架,运用文化哲学和文化学的观点与方法,将文化、教育、人联系起来,分析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及高等教育与人的关系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泽强
范式既是方法论,又是世界观。从一定角度来讲,高等教育研究是学科还是领域的争论可认为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范式与领域范式的争论。事实上,两种范式都具有存在合理性,可以共存。反思学科范式下的高等教育研究,应充分确认它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展望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应立足学科建制事实,通过更新思想观念,采用柔性学科标准,加强学科文化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得更为成熟。
关键词:
高教研究 范式 反思 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