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1)
2023(11294)
2022(9694)
2021(9375)
2020(7936)
2019(18454)
2018(18711)
2017(34969)
2016(20288)
2015(23602)
2014(23842)
2013(22722)
2012(21784)
2011(19901)
2010(20356)
2009(18689)
2008(18865)
2007(17474)
2006(15539)
2005(13876)
作者
(56180)
(46806)
(46645)
(45051)
(29563)
(22549)
(21753)
(18225)
(17787)
(16945)
(15805)
(15595)
(14924)
(14781)
(14762)
(14595)
(14463)
(13689)
(13674)
(13630)
(11969)
(11748)
(11497)
(10797)
(10767)
(10598)
(10586)
(10566)
(9434)
(9431)
学科
(72029)
经济(71961)
管理(47475)
(42863)
(32380)
企业(32380)
方法(31717)
数学(28118)
数学方法(27849)
中国(27788)
教育(23862)
(23408)
(19089)
(17729)
地方(16812)
(16245)
理论(14873)
业经(14821)
农业(14770)
(13943)
贸易(13934)
(13490)
(12329)
银行(12303)
(12049)
(11722)
环境(11302)
(10887)
金融(10885)
(10713)
机构
大学(285866)
学院(278839)
(104137)
经济(101324)
研究(99134)
管理(96063)
理学(81205)
理学院(80064)
管理学(78485)
管理学院(77921)
中国(70833)
(63603)
科学(60191)
(51984)
(50228)
(48904)
师范(48582)
(45416)
研究所(45315)
(45253)
中心(45221)
北京(41351)
教育(40458)
财经(40324)
师范大学(39576)
业大(39389)
(36288)
(36155)
(35756)
农业(35655)
基金
项目(173263)
研究(135999)
科学(135076)
基金(118466)
(101683)
国家(100659)
科学基金(83683)
社会(80947)
社会科(75935)
社会科学(75909)
教育(70090)
(70028)
基金项目(62901)
(60859)
编号(60400)
成果(53490)
自然(51416)
自然科(49979)
自然科学(49964)
自然科学基金(49025)
资助(47618)
课题(44948)
重点(40958)
(40056)
(38948)
(37292)
(35699)
项目编号(35644)
(35555)
大学(34748)
期刊
(120216)
经济(120216)
研究(96505)
教育(67848)
中国(65824)
学报(42115)
(41218)
(40482)
科学(37574)
大学(33323)
管理(32258)
学学(28475)
农业(27953)
技术(26877)
(24367)
金融(24367)
财经(20071)
业经(19868)
经济研究(18491)
(17338)
问题(17005)
职业(16772)
图书(16742)
(14686)
(13734)
论坛(13734)
(13585)
(13328)
(13191)
理论(13122)
共检索到437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洋磊  
我国重点大学建设具有强烈的工具理性主义取向,在不同时期受到政治理性,经济理性和理想主义的多重逻辑制约。在工具理性主义主导下,我国重点大学建设呈现出目标的外向性,重点建设资源控制和分配的"国家中心模式"以及政策手段选择的技术取向等特点,这些特点影响了高等教育实现"善治",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亟须变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柯佑祥  
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中,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发挥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思想观念、政策制度、组织行为、教学与研究、资源配置等各个层面。这两种思想一方面相互排斥:理性主义大学教育思想不屑于社会发展对大学的影响,追求大学的独立自主和学术自由。功利主义则相反,倡导大学对社会的适应,为社会服务,追求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又相互融合:现实的困境迫使理性主义大学教育思想不再远离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功利主义大学教育思想逐渐借鉴大学为本的办学理念,共同推动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宜  
近30年来,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获得存在明显的阶层差异,优势阶层子女比弱势阶层子女获得了更多的就读重点大学的机会。在整体上,重点大学各阶层子女间的入学机会差距呈现出先扩大而后趋于缩小的特征。当前,优势阶层特别是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阶层子女在重点大学入学机会的获得方面依然保持着绝对的优势,而弱势阶层尤其是占就业人口70%的工农阶层子女获得的就读机会仍相当有限。今后,应通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重点中学生源的多样化及重点大学招生考试适当向弱势群体倾斜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各阶层子女在重点大学入学机会方面的均等化程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中哲   陈雪松  
“双一流”大学建设是我国面对改革开放新形势,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提出的一个大学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推进高等教育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必要举措。“双一流”制度的实践极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扩大了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但是,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障碍,最典型的就是行政权力对于学术研究和教育质量的负面影响。因此,要认识到“双一流”建设并非一片坦途,而需要具有一种“自我革命”的改革本领,需要一种高校管理先进文化的培育、民主机制的建立以及以行政权力治理为导向的大学治理制度改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红霞  李赛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先后经历了"经济建设"为导向的"精英化发展阶段","政府和市场"双导向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和"内涵式"扩张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政府、市场和大学自治是推动高校运行的动力机制,三股力量博弈之下出现了高等教育规模的动态变迁。在我国高校动态扩张过程中政府力量始终占居主导地位,"精英化发展阶段"市场力量开始介入,大学自治萌芽;1999年的大规模扩招阶段市场力量不断增强,与政府力一同成为高等教育规模跨越式发展的主要诱因,大学自治力量微弱;2006年后高校扩张规模逐渐收缩,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选择是政府、市场和大学自治三方力量博弈的结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云   刘献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伟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二元范畴在职业教育场域中具有丰富的表征形式,并且形成了职业教育在功能属性、课程属性和人才属性方面的二元困境,主要表现为两者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随着新技术时代的到来,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通过加强沟通理性以实现两者的统一,具体策略即为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指导,将实践性知识融入课程内容开发中,以深化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为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炳仙  
重点大学建设政策作为赶超高等教育先进国家的一项教育政策,在当今全球化与知识经济背景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日本重点大学建设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先后经历了“研究生院重点化”、“TOP30”、“COE计划”三个阶段,主要内容包括基地评审与经费配置。通过实施该项政策,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日本大学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日本大学管理体制改革,使日本大学结构更趋合理,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杰  
本文通过对重点大学在校生高中教育经历的调查,把握90年代后期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概况。由于答卷人已是重点大学的学生,文章所能反映的仅是全国各地的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及其一部分在校生的基本状况。内容主要包括毕业高中的学校类型、高中时的学费支付情况、学校外教育手段利用情况、毕业高中的学生资助情况以及报考大学时重视的因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源源  
认为MPA教育的教育目标、办学思路、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中既展示了价值理性,也包含有工具理性,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MPA教育的工具理性显得更为突出,这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提出有必要以价值理性为主导,以工具理性为载体,重构MPA教育,使之全面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新  来钇汝  秦丹  
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实践价值与发展前景,在教育领域却遭遇了巨大阻力,其根源在于当前智能教育领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冲突与博弈。智能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并非不可调和,而是可以通过辩证的方法实现协同统一。智能教育应坚守“培育学生生命自觉”的使命,禁止用技术“神话”催生教育焦虑,尊重教师工作的创造性,防止技术凌驾于教师“主体”之上并把技术的工具属性强行赋予教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进  
加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结构的时间序列维度呈现出教师队伍高层次、教师队伍高学历、教师队伍国际化和教师队伍年轻化等特征,提出应从加强成人高校教师的再学习机制建设、建立创新导向的成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和开发丰富的成人高校教师的培养平台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成人高校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津石  
政策工具是政府赖以推行政策的手段,也是政府促进政策执行时所采用的实际方法。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211工程""985工程"等为代表的"教育工程",可以看作是一种能力建设导向的教育政策工具,是产生于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领域行之有效的政策工具。然而,教育工程在实施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教育政策工具成为提高我国教育治理能力必须面对的挑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兴峰  
借助社会学理论分析发现,由于教育功利化现象的存在,人们依据功利的原则来评价、衡量教育行为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并日渐忽视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进而背离了教育的本真意义。纠正这一偏向的最佳途径,是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进行有机的结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教育技术领域如果接受"工具理性"的统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工具理性"带给人们的是肤浅和盲从。技术与目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目的理性"应该得到张扬。教育技术不仅仅是工具,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技术问题不可能只依靠技术手段来解决。学习是人的活动,教育技术应该关注教学活动本身,而不能过于依赖实体技术。人的思想、经验、意志、道德等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