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4)
- 2023(15499)
- 2022(12882)
- 2021(11913)
- 2020(10126)
- 2019(23645)
- 2018(23635)
- 2017(44777)
- 2016(25373)
- 2015(28991)
- 2014(29294)
- 2013(28446)
- 2012(26722)
- 2011(24405)
- 2010(25081)
- 2009(23631)
- 2008(23761)
- 2007(21937)
- 2006(19817)
- 2005(18520)
- 学科
- 济(98614)
- 经济(98482)
- 管理(69310)
- 业(65484)
- 企(52062)
- 企业(52062)
- 方法(42022)
- 数学(36679)
- 数学方法(36244)
- 中国(34577)
- 农(29387)
- 财(27945)
- 制(25118)
- 学(23845)
- 教育(22328)
- 业经(21669)
- 贸(19341)
- 贸易(19330)
- 易(18790)
- 农业(18733)
- 银(18237)
- 银行(18180)
- 理论(17905)
- 行(17394)
- 地方(17310)
- 融(17135)
- 金融(17130)
- 体(16908)
- 务(16118)
- 财务(16073)
- 机构
- 大学(373231)
- 学院(365490)
- 济(147248)
- 经济(143908)
- 研究(133532)
- 管理(128592)
- 理学(108647)
- 理学院(107291)
- 管理学(105172)
- 管理学院(104474)
- 中国(98835)
- 京(82008)
- 科学(80453)
- 财(73712)
- 所(70109)
- 农(65684)
- 研究所(62869)
- 江(59195)
- 中心(59090)
- 财经(56840)
- 范(54573)
- 业大(54358)
- 师范(54024)
- 北京(53261)
- 农业(51697)
- 经(51404)
- 院(47786)
- 经济学(46325)
- 州(46097)
- 师范大学(43876)
- 基金
- 项目(228693)
- 科学(178505)
- 研究(169020)
- 基金(162566)
- 家(143103)
- 国家(141843)
- 科学基金(118086)
- 社会(104748)
- 社会科(98793)
- 社会科学(98760)
- 省(89328)
- 基金项目(84264)
- 教育(83791)
- 划(77513)
- 自然(75129)
- 自然科(73327)
- 自然科学(73297)
- 自然科学基金(71993)
- 编号(70171)
- 资助(67501)
- 成果(61265)
- 重点(53568)
- 部(52319)
- 课题(51962)
- 发(49885)
- 创(46663)
- 教育部(44763)
- 性(44385)
- 制(43955)
- 科研(43877)
- 期刊
- 济(169977)
- 经济(169977)
- 研究(122129)
- 中国(85279)
- 教育(64576)
- 学报(62145)
- 农(60272)
- 财(58527)
- 科学(54698)
- 管理(49656)
- 大学(47724)
- 学学(43605)
- 农业(39846)
- 融(37599)
- 金融(37599)
- 技术(33430)
- 财经(29847)
- 经济研究(27367)
- 业经(26565)
- 经(25733)
- 问题(23111)
- 业(21305)
- 贸(20146)
- 版(18291)
- 理论(17385)
- 技术经济(17337)
- 国际(17251)
- 图书(16770)
- 职业(16499)
- 统计(16129)
共检索到580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郭歆 夏晓勤
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来考察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市场化现象,发现了市场化的源头为招收走读自费生,并且在具体分析市场化过程当中,发现其动力来自于高校内部的一些精英的意识和努力——他们不仅很好地把握了机构自身的利益,而且为其合法化做出努力。而这一合法化过程以“扩大高校自主权”概念的提出为核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本文考察和分析了教育社会学体系中的新、旧制度主义分析的理论,认为新制度主义分析不仅拓展和深化了“制度”的概念,而且通过对旧制度主义分析的规范-制度体系的完善,形成了规范-组织-制度这一新的分析体系。这不仅有助于突破旧理论的边界局限性,而且与我国目前正经历着的激烈的教育制度变革更具有理论上的相关性。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分析 新制度主义 旧制度主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杨钋
本文通过考察和研究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剖析了高等教育的两大主题———增长与公平、政府调控与院校自主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呈现。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的增长与公平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高等教育公平的正义目标更多地取决于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市场体制也不必然带来高校组织的自主权,一个国家管制的垄断市场机制可能不仅会在系统内制造组织间的不平等,而且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制度环境,其制度因素的投放甚至会损害高校组织的自主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荣
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而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受制于制度环境与行动者的复杂互动。强制性政策规定的广泛存在和以"诱导式监督"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制的确立,使得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表现出"身份依附"与"资源依赖"双重属性。由不同政府部门及其直属事业单位设定的"条块分割"的"、分殊"的"、碎片化"的控制权,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制约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除此之外,在政府管制逻辑的长期支配下,作为行动者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尚不具备承接和规范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制度能力,甚至缺乏扩大办学自主权的意愿。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制度化,亟待通过规制性、规范性以及文化-认知等类型制度要素的重构,破除政府管制逻辑的束缚,促进高教法治逻辑的合法性建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罗燕
本研究以新制度主义社会学为分析框架,揭示了我国教育“产业化”制度变迁的起源(国家、教育组织,以及资本的参与和推动)及其主要的构建形式,并对其所面临的制度危机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教育产业化 新制度主义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晓慧 温斐斐 危才计
根据对陕西省三大国有多元化集团公司的调研发现,在传统的研发资金管理模式下,由于制度本身的制约,出现了集团公司研发实力不足、研发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各个集团下属公司对研发投入的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公司和国家的技术突破和技术发展。基于此,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传统的研发资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找到改变问题的方法——建立市场化的研发资金管理制度,并提出这一新制度的路径选择,分析了制度创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
研发资金 市场化 集团公司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向华 张曦琳
从新制度主义视角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主要面临评估主体间的利益博弈、评估制度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外部文化认同缺失等困境。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的健康发展,应转变政府在评估中的角色定位、打破制度路径依赖和营造为社会所认同的文化环境。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高等教育评估 第三方评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向飞 高春婷
中国制度转型时期,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长期并存,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详细阐释了转型经济下政府干预的合法性来源与效率基础,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数理模型,以着重考察政府干预的效率变动趋势。模型结论表明:政府干预的效率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变动趋势;此外,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加强政府干预与推进市场化进程并不矛盾,甚至会相互促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艳 宫斐 李华玲
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是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采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研究发现,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实际上是宏观制度与微观行为逻辑之间相互作用或多重作用的结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与高职院校是产业学院构建过程中的核心行为主体。政策供给的失衡与环境的约束使中央政府采取了渐进推进策略和趋同式的组织结构方式,"诺斯悖论"与委托代理制度下地方政府基于利益算计而采取了严格的成本控制与风险规避策略;"非完全契约"制度下的企业表现出投资犹疑与投机行为;校企的价值冲突与压力型考核制度使高职院校产生求稳心理并采取政策变通策略,这些因素导致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面临诸多困境。为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需要强化产权治理,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构建学院内部利益兼容机制和多重目标激励机制;强化内部文化认同,构建产业学院的社会规范性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乔伟峰
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型期,有效保障和全面提高质量成为核心议题之一。经过长期探索和自我调整,中国正在形成以高校为主体、以学生为根本、以常态监测为手段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理念,正在完善覆盖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层次的,包含资格准入、自我保障和外部评价三个主要方面的,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体系。这一体系既保持了中国本土特色,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融入世界潮流。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汤晓蒙
高等教育趋同与分化相伴而生,可以分为合理趋同和盲目趋同。根据新制度学派的理论,高等教育趋同的原因是由强意义或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所引起的。本文认为通过改变制度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盲目趋同。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采 黄河
教育成本负担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市场化的程度 ,教育市场化的根本经济动因是产权的明晰及其对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制的促进 ,从而也间接增进教育公平。教育市场改革已成为一种趋势 ,尽管其对效率的促进作用还有待考察。
关键词:
教育成本 产权 市场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圣
从新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视角看,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化既可指大学学术权力实践获得规则的保障、规范与认知的认可,并被逐渐视为当然而广泛接受的过程,也可指历经这种历时性过程后学术权力实践及相关互动关系所达到的一种确定状态或稳定秩序;学术权力制度化的意旨与目标在于权力实践的制度化,其实施涉及到结构、规则与活动三个方面;实施主体方面须充分发挥政府、教育家和文化等基本实施者的作用,尤其是政府部门和教育家型校长这两种关键"制度企业家"的能动作用;在实施路径方面,有必要统合基于回报递增的制度化、基于承诺递增的制度化和随着日益客观化而增加的制度化这样三种基本的制度化路向,齐头并进,以期获取最佳成效。
关键词:
学术权力 制度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尹弘飚
制度化向来被视为课程变革研究中的一个难解之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化阶段具有的悖论特征。对课程变革制度化的新制度主义分析表明,教育组织的双核结构、制度丛内部的相互牵制和高昂的制度变革成本是导致制度化难以实现的原因,而快动制度与慢动制度之间的角力、制度理想与制度现实之间的摩擦,以及社会结构与行动者具有的能动性之间的互动则为制度变革创造了可能。这些发现让我们对课程变革制度化的一些基本问题有了新的理解。
关键词:
课程变革 制度化 新制度主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明东 冯惠敏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学术自由的理念都有一个演进的过程,不同的时代对于学术自由的理解不完全一致,但这并不否定学术自由的核心问题,如追求真理、言论自由、学术自主、大学自治等等。通过历史的和比较的研究表明,学术自由制度的构建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宪法赋予学术自由权利是学术自由的必然选择,大学功能的变化需要建立制度保障学术自由活动,保留大学的自治权是实现学术自由的重要途径,学者自身学术自由的觉悟和意识是实现学术自由的思想基础,中介机构要在坚持学术自由中发挥作用,学校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以维护学术自由权。
关键词:
学术自由 大学自治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