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6)
- 2023(10807)
- 2022(9505)
- 2021(9377)
- 2020(7778)
- 2019(18437)
- 2018(18839)
- 2017(35820)
- 2016(20351)
- 2015(23265)
- 2014(23724)
- 2013(22946)
- 2012(21165)
- 2011(19191)
- 2010(19378)
- 2009(17572)
- 2008(17171)
- 2007(15225)
- 2006(13535)
- 2005(11940)
- 学科
- 济(72047)
- 经济(71967)
- 管理(55148)
- 业(51096)
- 企(41989)
- 企业(41989)
- 方法(35651)
- 数学(31169)
- 数学方法(30823)
- 中国(26013)
- 教育(22549)
- 农(19515)
- 财(19435)
- 学(17664)
- 理论(15666)
- 业经(15238)
- 制(13974)
- 贸(13903)
- 贸易(13895)
- 易(13534)
- 地方(13456)
- 技术(12626)
- 农业(12551)
- 务(12357)
- 财务(12298)
- 财务管理(12275)
- 和(12268)
- 银(11759)
- 银行(11727)
- 企业财务(11389)
- 机构
- 大学(289068)
- 学院(282580)
- 管理(110234)
- 济(104886)
- 经济(102260)
- 理学(95517)
- 理学院(94415)
- 研究(93343)
- 管理学(92832)
- 管理学院(92299)
- 中国(64579)
- 京(63352)
- 科学(57027)
- 财(50221)
- 所(46241)
- 范(45883)
- 师范(45603)
- 研究所(42041)
- 北京(41311)
- 中心(40942)
- 江(40923)
- 财经(40492)
- 业大(39662)
- 农(39060)
- 教育(37449)
- 师范大学(37351)
- 经(36643)
- 院(33676)
- 州(33639)
- 技术(32137)
- 基金
- 项目(186739)
- 科学(147039)
- 研究(144627)
- 基金(131725)
- 家(112600)
- 国家(111537)
- 科学基金(95147)
- 社会(86884)
- 社会科(82012)
- 社会科学(81991)
- 省(73469)
- 教育(72718)
- 基金项目(70329)
- 划(63529)
- 编号(62915)
- 自然(60823)
- 自然科(59300)
- 自然科学(59287)
- 自然科学基金(58185)
- 资助(54375)
- 成果(53678)
- 课题(44892)
- 部(43018)
- 重点(42213)
- 发(40118)
- 项目编号(38968)
- 创(38596)
- 教育部(37480)
- 年(36562)
- 大学(36015)
- 期刊
- 济(113694)
- 经济(113694)
- 研究(93805)
- 教育(60450)
- 中国(55931)
- 学报(40632)
- 管理(39114)
- 科学(37362)
- 财(36582)
- 农(34589)
- 大学(31752)
- 学学(28137)
- 技术(27641)
- 农业(24802)
- 融(21560)
- 金融(21560)
- 财经(19118)
- 业经(19008)
- 经济研究(17817)
- 图书(16759)
- 经(16116)
- 问题(15363)
- 理论(15185)
- 职业(14172)
- 实践(14142)
- 践(14142)
- 技术经济(13133)
- 科技(12740)
- 现代(12348)
- 坛(12305)
共检索到415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成刚
教育成本尤其是不同学科的教育成本是非常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本文在总结分析教育成本计量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成本函数模型和面板数据方法首次在国内计量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分学科成本,结果表明在本科生中,医学学生成本最高,自然学科学生成本最低;研究生中博士生成本最高,硕士生成本相对较低。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成本相对比例为1∶1.5∶4。
关键词:
分学科成本 成本函数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化林
基于调查问卷、深度访谈、CPI等数据,运用数学模型计量了全国31个省市的高等教育私人直接成本。结果显示,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私人直接成本的差异是显著的,全国生均学年直接成本在10401.99-19984.63元之间,平均水平为13293.42元。研究高等教育私人直接成本,对关注高等教育成本上升、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受教育者成本分担偏重,超出了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承受能力,应建立教育成本核算、公示及问责机制。强化政府财政责任,完善高等教育贫困生的资助体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私人直接成本 问卷调查 计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永涛
利用动态分布滞后模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长期关系,研究发现,文学学科招生比例变化在长期与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所引致的劳动力需求不协调;经济学学科招生比例的变化长期来看与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相适应,但是短期内不协调;其它学科的招生比例变化与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长期而言,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等学科需要增加招生比重,而哲学、历史学、农学等学科则需要减少招生比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学科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 ,但高等教育学本身却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 ,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学科建设的重任。在整个社会科学界大声疾呼“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的今天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取向至关重要。展望未来 ,将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多学科研究领域 ,将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关键词:
多学科研究 高等教育学 学科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为缅怀和纪念蔡克勇教授仙逝一周年,对蔡克勇教授高等教育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在梳理过程中,深感蔡克勇教授的学术生涯就是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构的缩影,因而同时兼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建构。蔡教授高等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相对独立而又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原华中工学院工作期间,他结合自己工作岗位的切实需要,对高等教育领域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重要创始人之一。第二阶段是调入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后,他继续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并积极参与国家高等教育决策咨询和制定工作,是郝克明同志开创的宏观教育研究的重要参与者。第三阶段是他从国家教...
关键词:
蔡克勇 高等教育研究 学术思想 学科建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近3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潘懋元先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他主编的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第一次构建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立的重要标志;(2)他领导创建了全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率先招收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积极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的成立,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训练制度化"与"研究制度化"过程,使得高等教育学成为一个新兴的知识领域。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学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泽彧 赵凤娟
学科发展包括学科理智发展和学科制度发展。从学科理智和学科制度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轨迹。提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应以"学科自主"为目标取向,"学科自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路径取向上的"开放性"和价值取向上的"实践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建设 基本轨迹 未来取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祝爱武
高等教育学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而又富有活力的新兴学科。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发展特点:发展路径,由外而内;发展主线,追逐热点问题;热点追踪,学科体系的探索;研究方法,单学科转向多学科、跨学科。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科发展 历程 特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殊性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构建学科体系的“目标指向”,学科研究的“热点趋向”和学科研究的“泛化现象”。分析学科发展的特殊性是为了从学科自身去寻找学科发展不成熟的原因。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发展 特殊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林
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期刊论文引文的调查与分析叶林引文分析法以其对期刊文献研究的科学性的优势,在期刊文献研究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对8种高等教育学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以下简称高教论文)的引文进行调查,并分析高等教育研究文献发展的历史过程,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汤晓蒙 刘晖
高等教育学科在30年的发展中,其方法论经历了由"单学科"研究到"多学科"研究,再到"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路径。单学科研究因其对自身学科的固守而走入困境,不得不转向多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促进了学科发展,但因其研究视角的分散和割裂使其难以胜任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方法论的重任;跨学科研究作为当今其他学科广泛运用的研究范式,成为现代学科发展的基本路径。高等教育研究应尽快实现由多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研究的转向,并以此方法论推动学科建设发生根本性突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多学科 跨学科 方法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应强
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界整体上是在经典学科框架下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学的,这种学科建设取向对促进高等教育学发展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也带来了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上的问题。超越"学科论"与"研究领域论"之争,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分类 经典学科 现代学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硕豪
高等教育学的上位学科——普通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决定了高等教育学必须承担起理论建设的任务 ,成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高等教育学只有确立其基础理论学科地位 ,才能提高自身的学科水平 ,并对高等教育实践起有效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性质 基础理论学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高等教育学兼具经验科学与规范科学两种学科的性质与特点。高等教育学运用多学科观点和方法开展研究,但并不意味着该学科就拥有了多学科属性。过分强调多学科性,会使高等教育学失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的基础。在学科建设中,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借鉴移植另一学科方法不可避免,但要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高等教育学科的表达方式需要拥有原创于本学科且具有学理性、专业性的适切的新术语。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性质 方法 术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经历了从一般的高等教育研究到高等教育学理论构建的过程。在中国,高等教育学既是自成体系的学科,同时也是高度开放的研究领域。即使西方永远不出现"高等教育学"的提法,中国的"高等教育学"也可以理直气壮地称之为学科。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应增强使命感,促使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更加理性和自觉,进而建立一个更为开放自主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逐步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科理论学派,或可称之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学派。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研究 学科 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