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9)
2023(11474)
2022(9406)
2021(8745)
2020(7285)
2019(16934)
2018(16969)
2017(32344)
2016(19044)
2015(22101)
2014(22881)
2013(22065)
2012(20782)
2011(18794)
2010(19528)
2009(18145)
2008(18549)
2007(17325)
2006(15492)
2005(14611)
作者
(55388)
(45958)
(45755)
(44351)
(29102)
(21943)
(21277)
(17853)
(17434)
(16714)
(15447)
(15315)
(14670)
(14559)
(14549)
(14380)
(14219)
(13577)
(13485)
(13329)
(11920)
(11619)
(11317)
(10629)
(10423)
(10365)
(10358)
(10325)
(9392)
(9286)
学科
(74181)
经济(74105)
管理(49382)
(47309)
(35856)
企业(35856)
方法(31993)
中国(28881)
数学(28247)
数学方法(27892)
(24070)
教育(21172)
(20857)
(17226)
(16689)
业经(16438)
农业(15431)
(15207)
贸易(15193)
地方(14815)
(14797)
(14020)
银行(13991)
理论(13954)
(13324)
(12234)
财务(12192)
财务管理(12153)
(12021)
金融(12019)
机构
大学(279279)
学院(274991)
(109124)
经济(106453)
研究(97026)
管理(96390)
理学(80934)
理学院(79937)
管理学(78406)
管理学院(77875)
中国(71394)
(61439)
科学(57463)
(54553)
(50523)
(46020)
(45295)
研究所(45072)
(44845)
师范(44511)
中心(44131)
财经(42141)
北京(40343)
业大(38336)
(37833)
教育(36766)
农业(36025)
师范大学(35963)
(35932)
(34122)
基金
项目(164718)
科学(128406)
研究(128064)
基金(113995)
(97730)
国家(96801)
科学基金(80626)
社会(77641)
社会科(73176)
社会科学(73152)
(65893)
教育(65550)
基金项目(59127)
(56690)
编号(56343)
成果(49566)
自然(48869)
自然科(47604)
自然科学(47590)
资助(47160)
自然科学基金(46702)
课题(41544)
重点(38685)
(38116)
(37374)
(33907)
(33718)
项目编号(33457)
(33347)
教育部(32837)
期刊
(127258)
经济(127258)
研究(95180)
中国(62597)
教育(59171)
(43082)
(42712)
学报(40776)
科学(35913)
管理(34321)
大学(31597)
农业(28352)
(28218)
金融(28218)
学学(27967)
技术(27321)
财经(21522)
业经(21352)
经济研究(19900)
(18558)
问题(18405)
(15240)
职业(15155)
(14705)
图书(14453)
理论(13858)
技术经济(13633)
(12936)
论坛(12936)
统计(12851)
共检索到437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孔钢城  雷环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持续增长,到2006年,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25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达到了22%。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树立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达到数量和质量的和谐统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苏芃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摆在中国高等教育面前的长期的中心工作,是关系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盛水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作为教育的龙头,高等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责任重大,使命崇高。特别是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过程后到了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更应着重内涵建设,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春麟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急剧加快,其目标在于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探讨在此背景下建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及其质量保证的关键内容,提出保证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得以实施的相关机制与措施。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力  刘亚荣  
本文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框架出发,通过对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典型问卷调研和背景分析,对1999年扩招以后高等教育的宏观特征、学校管理和教学方式等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试图给出一个新的政策视角,以甄别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杨  
基于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经验,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施主体、目标、手段以及评价标准将呈现出不同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在后大众化阶段,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角色、社会各界对质量保障的关注点、质量保障文化的理念以及质量保障的范畴等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因此,对已逐步进入后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建设来说,应积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质量保障理念;营造以质量文化为灵魂、以保障制度为载体的质量保障氛围;设计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普遍认同的质量保障框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即可认为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小伊  刘红斌  傅小燕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要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导的有效性,应该在正确理解该理论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均衡性和阶段性特点,充分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非正规普通大学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难点是农村及落后地区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静  屠中华  
把招生质量置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历史场景中,按照研究生招生流程,结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把研究生招生质量解构为三种重要的质量内涵: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基于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分析和思考我国现有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健全我国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邹晓平  刘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家福  刘生  
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必然要求大学的办学实践趋于多样化。大学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可以规避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大学形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差异竞争优势。大学实现差异化发展,必须重视特色建设,形成核心竞争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文曜  
要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 ,抢占知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赢得新经济发展和高质量人才的竞争 ,就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九五”期间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领域 ,我们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为我国进入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大众化的高等教育 ,需要逐步克服“精英教育”阶段不适应新发展的观念 ,逐步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创新观念和制度。要建立新的人才评价和选拔办法 ,扩大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 ,建立新的就业制度和政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桂娟  张应强  
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 ,具有开放性、灵活性、适应性、产出率高等多种特点 ,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但受我国精英教育传统的影响 ,自学考试的质量标准存在着偏差。面向高等教育大众化 ,自学考试的质量观必须实现根本性转变 :从“以考统教”到“考学兼顾” ;从学历教育为主到职业技能训练为重 ;从单一性到适应性 ,充分满足个体的学习需求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