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19)
2023(18408)
2022(15281)
2021(14276)
2020(12005)
2019(27637)
2018(27707)
2017(52318)
2016(29354)
2015(33532)
2014(34053)
2013(32869)
2012(30869)
2011(28022)
2010(28806)
2009(26788)
2008(26632)
2007(24230)
2006(21548)
2005(20002)
作者
(84582)
(70248)
(70127)
(67109)
(44820)
(33634)
(32250)
(27515)
(26986)
(25479)
(23766)
(23737)
(22482)
(22411)
(22043)
(21796)
(21162)
(20913)
(20384)
(20300)
(17906)
(17422)
(17387)
(16163)
(15923)
(15862)
(15836)
(15723)
(14381)
(14110)
学科
(123359)
经济(123219)
管理(80389)
(75733)
(60395)
企业(60395)
方法(52442)
数学(45636)
数学方法(44914)
中国(40255)
(34888)
(31095)
地方(28547)
业经(27450)
(26383)
(24467)
教育(23359)
农业(23137)
理论(22421)
(21633)
贸易(21613)
(21271)
银行(21233)
(20909)
(20399)
(19856)
金融(19853)
技术(18435)
(18344)
(18157)
机构
大学(423081)
学院(419691)
(168746)
经济(164908)
管理(155046)
研究(145382)
理学(131903)
理学院(130338)
管理学(127729)
管理学院(126919)
中国(108670)
(91855)
科学(87301)
(81769)
(73795)
(68141)
中心(66912)
(66460)
研究所(66376)
财经(63386)
(62959)
师范(62398)
业大(59163)
北京(59112)
(57264)
(53266)
农业(53080)
(51887)
经济学(51866)
师范大学(50275)
基金
项目(266159)
科学(209617)
研究(199474)
基金(189472)
(163762)
国家(162289)
科学基金(138415)
社会(124437)
社会科(117742)
社会科学(117712)
(105689)
基金项目(98161)
教育(97413)
(89913)
自然(87450)
自然科(85396)
自然科学(85374)
自然科学基金(83801)
编号(83765)
资助(78858)
成果(71208)
重点(61099)
(60894)
课题(60381)
(59754)
(55046)
教育部(51630)
创新(51281)
项目编号(50717)
科研(50529)
期刊
(192784)
经济(192784)
研究(134485)
中国(92059)
教育(70499)
(63864)
学报(62947)
(62677)
管理(58602)
科学(57395)
大学(48953)
学学(44483)
农业(42237)
(41499)
金融(41499)
技术(41017)
业经(31811)
财经(31785)
经济研究(30585)
(27348)
问题(26119)
图书(22458)
(22203)
统计(21538)
技术经济(20816)
(20526)
理论(19781)
(19278)
(19238)
商业(18697)
共检索到651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彤  贾永堂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经历了初期强调绩效和资源与组织动员基础上的快速发展、中期激活地方政府和高校发展动能后的持续扩张,以及后期规模压力倒逼下的治理与发展转轨三个阶段,取得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体系趋于完备、国际地位快速上升、地方和高校自主性逐步增强等重大成就。借助发展型政府理论,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就源于有为政府的责任意识和对国家自主性的有效运用,但其带来的激励错位、高校自主性受限和对市场的遮蔽等问题使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受困于外延式发展惯性。我国高等教育要突破规模压力,摆脱外延式发展惯性,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在坚持国家自主性的前提下使政府、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在制度嵌入互动中实现协同治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贾永堂  罗华陶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建设过程既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高等教育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过程。这种赶超型发展特色源于初始道路的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在后发展理论看来,落后国家要成功摆脱边缘化困局,必须在初始阶段实现与国际体系的隔断,并在合适时机重新融入国际体系。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恰恰经过了与国际体系隔断与融入两个阶段,它们从不同方面塑造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作为后发展国家,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理性发展,必须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宏观治理转型,进而实现高等学校发展的转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作栩  
通过对美、英、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比较,得出任何国家的政府、团体与个人都无法单独承担该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其共同点是走从依靠社会某些力量办学向整个社会力量共同办学扩展的道路。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动因、历程与经验教训。进而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提出了若干对策:在规模上,以经济发展速度为参照,稳步发展;在办学形式上,除发展公立普通高教外,还须积极发展成人高教、民办高教和自学考试等多种办学模式;在区域上,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从城市向农村,分步推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应生  钟秉林  
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以来,地方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改革有了新突破。但同时也存在质量不高、区域特色不明显、经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进一步优化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努力培育区域特色,挖掘地方高等教育的生长点;进一步拓展地方高等教育的筹资渠道,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晓田  王德清  
在后大众化时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正遭遇困厄之境。无论是从政府自身责任担当还是从民办高等教育属性出发,政府都应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干预,通过调控与扶助两个基本路径使其积极回应社会诉求,追求"公正"和"质量",从而获得持久、稳健的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彭红玉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竞争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揭示了这一时期省级政府之间在高等教育领域竞争的表现以及这种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规范和引导地方政府竞争,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安邦  
澳门回归十年,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何统计毛入学率是认清其发展阶段的关键,据经过修正以后的毛入学率估算,澳门高等教育已经迈入普及化阶段。澳门的环境影响、"借力发展"和"求实务用"、灵活的修读方式、量与质发展的非均衡性等是澳门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进程中呈现的特点。在大众化理论的视野下,须对澳门高等教育的布局、理念、经费以及质量作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我国正在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迈进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无疑是重要的理论武器。但目前还存在着对大众化理论的种种简单化理解。本文认为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并不仅仅意味着量的增长 ,更需要在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刻转变 ;同时 ,不能过分夸大大众化理论在指导实践方面的作用 ,因为每个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的选择归根到底由其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决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庆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在向更高阶段发展进程中对自身的发展提出更高诉求。处于大众化进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强化高等教育发展的稳定能力、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有效度和保持缓冲能力。唯有如此,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才有可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有可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大光  
20 0 5年实现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 5 % ,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 ,从而启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西方国家业已完成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有本质区别 ,主要表现在启动的动因和背景不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有许多因素 ,均取决于政府的制度性安排和政策调整。目前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政府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具有重要责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黎凤环  
针对当前高职教师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就系统设计教师发展制度、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提供教师发展经费保障等解决问题的对策作出了思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金子元久  窦心浩  
当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时,高等教育机会是否会变得更均等一些呢?均等程度又如何测算?从这一视角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到底是趋向于平等,还是更加不平等呢?本文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以及对中日两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首先,我们检验了几种用于标识不平等度的尺度,发现基尼系数等不适于检测类似于升学率这样的由百分率表示的指标。其次,在1992年与2001年之间,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有了明显的扩大。第三,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中(1960年至1975年)。理论依据和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矫正迅速扩大的高等教育机会地区差,今后必须在调控高等教育的供给上多下功夫。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海波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现代远程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需要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站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视角上,首先分析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含义与特征以及其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作用,而后基于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继平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已跨过"温饱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平均每年1.39%的速度提升,普通本专科招生保持平均每年44万人的增长规模,研究生招生按平均每年3.95万人的速度递增;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已达到"合格水平",优质高等学校数所占比例上升到11.8%,高水平大学覆盖全国范围内所有省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公平迈向"中满意度",专科生就业率逐渐超过研究生,"211工程"院校与非"211工程"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正在拉平。我国26.9%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不能与发达国家媲美,每10万人口中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仅为8.93%,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只覆盖4.65%的考生,学历、户籍、性别仍然是毕业生就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花鸥  周启国  
后大众化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化的一个过渡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了与大众化教育所不同的新特征,比如高职规模发展稳定,多层次化发展,高质量内涵核心凸显,服务地方经济意识突显,人文精神诉求迫切等等。面对这些新特征,高职教育必须明确其发展定位,加强高职内涵建设,规范高职教育投入,保证高职教育资源的稳定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