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38)
2023(11455)
2022(9204)
2021(8499)
2020(6689)
2019(15205)
2018(15373)
2017(28488)
2016(16666)
2015(19252)
2014(19612)
2013(18647)
2012(18010)
2011(16599)
2010(17289)
2009(16094)
2008(15971)
2007(14918)
2006(13873)
2005(13177)
作者
(48072)
(39736)
(39447)
(37800)
(25282)
(18839)
(18175)
(15402)
(15376)
(14545)
(13481)
(13267)
(12794)
(12793)
(12391)
(12334)
(11860)
(11766)
(11517)
(11473)
(10535)
(9890)
(9787)
(9334)
(9040)
(8959)
(8943)
(8923)
(8117)
(7988)
学科
(69219)
经济(69143)
管理(39367)
(36920)
中国(30762)
(26411)
企业(26411)
(21987)
地方(21346)
方法(20767)
教育(20704)
数学(17495)
数学方法(17248)
业经(17045)
(15378)
(15347)
(14881)
(14749)
农业(14501)
(14361)
银行(14342)
(13951)
(13197)
金融(13197)
(12790)
贸易(12774)
理论(12736)
(12328)
发展(11901)
(11773)
机构
大学(239985)
学院(237744)
(93285)
经济(90914)
研究(90135)
管理(78139)
中国(66482)
理学(64391)
理学院(63495)
管理学(62193)
管理学院(61729)
(54821)
科学(52872)
(47342)
(46682)
(42083)
师范(41763)
研究所(41482)
(39884)
中心(39666)
(38066)
北京(36660)
财经(35417)
教育(35320)
师范大学(33650)
(32365)
(31862)
(31840)
业大(30678)
农业(29420)
基金
项目(138212)
研究(110747)
科学(107994)
基金(93578)
(79897)
国家(79013)
社会(67312)
科学基金(65447)
社会科(63455)
社会科学(63440)
教育(56460)
(56097)
编号(48572)
(48082)
基金项目(47643)
成果(43932)
资助(38342)
课题(37542)
自然(37301)
(36448)
自然科(36358)
自然科学(36347)
自然科学基金(35656)
重点(32511)
(31332)
(31247)
发展(30090)
(29572)
(29144)
项目编号(28804)
期刊
(118997)
经济(118997)
研究(89024)
中国(63144)
教育(58458)
(37589)
(34660)
学报(34524)
管理(31718)
科学(31488)
(27915)
金融(27915)
大学(27555)
农业(25778)
技术(24127)
学学(24118)
业经(20465)
经济研究(18920)
财经(18195)
问题(16300)
(15763)
职业(14619)
(13513)
图书(13462)
(13046)
(12822)
论坛(12822)
(12052)
国际(12051)
理论(11304)
共检索到401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应生  钟秉林  
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以来,地方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改革有了新突破。但同时也存在质量不高、区域特色不明显、经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进一步优化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努力培育区域特色,挖掘地方高等教育的生长点;进一步拓展地方高等教育的筹资渠道,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庆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在向更高阶段发展进程中对自身的发展提出更高诉求。处于大众化进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强化高等教育发展的稳定能力、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有效度和保持缓冲能力。唯有如此,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才有可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有可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江声皖  
25年前,中国在大学毛入学率还远远低于15%时,就启动了具备大众教育本质属性的远程教育,这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双轨制” 安排;电大作为先行的准大众教育,在为以后到来的大众教育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在为中国大众教育的提早到来而积累势能;由于思想还不够解放,一些颇具大众教育特性的先进理念尚未被普遍接受,或是在实施过程中操作并不到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飞  
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供给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瓶颈,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增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在大众化进程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进高等教育公平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之一,解决好大众化进程中的快慢节奏问题、区域平衡问题和多元办学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应生  洪煜  钟秉林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校的经费保障问题尤其突出,表现在总体投入不足,来源结构不合理,区域差异扩大,投入缺乏稳定性,使用效益低等方面。产生以上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地方高校规模扩张超出了财力支持,中央和地方的高等教育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地方财政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此,需建立和完善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地方高校财政投入的监督和制约,加强规模调控,完善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加强经费使用绩效评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明忠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特征是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类型应该多样化,不同的高校应该承担不同的任务。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必然要求高校在新形势、新情况下找准自己的坐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纪宝成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三个跟不上”和“三个盲目性”的问题与挑战。即在经费投入,办学理念、制度建设和社会心理,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程,在高校发展规模与速度,学校升格、改名和专业设置,高校贷款搞建设方面存在着盲目性。应对这些挑战,未来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采取“低速增长、稳步发展”的方针;要在充分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控制发展速度、加大教育投入、完善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彭红玉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竞争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揭示了这一时期省级政府之间在高等教育领域竞争的表现以及这种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规范和引导地方政府竞争,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一兵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今任何发展中国家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升国家竞争力,取得主动的必要条件。文章分析比较了发达国家在推行教育民主化历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发展中国家应放开政策,鼓励民办高等教育,同时发展开放式的远程教育,藉此两翼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起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松,郝宏兰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严重滞后于并制约经济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命题。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并给出了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海波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现代远程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需要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站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视角上,首先分析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含义与特征以及其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作用,而后基于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家福  刘生  
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必然要求大学的办学实践趋于多样化。大学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可以规避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大学形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差异竞争优势。大学实现差异化发展,必须重视特色建设,形成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安邦  
澳门回归十年,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何统计毛入学率是认清其发展阶段的关键,据经过修正以后的毛入学率估算,澳门高等教育已经迈入普及化阶段。澳门的环境影响、"借力发展"和"求实务用"、灵活的修读方式、量与质发展的非均衡性等是澳门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进程中呈现的特点。在大众化理论的视野下,须对澳门高等教育的布局、理念、经费以及质量作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大致分为主动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和被动型的、追赶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中国高等教育正在摆脱追赶型大众化模式的某些特征,由外延式扩张开始走向了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开始由追赶型、被动型的模式向主动型的模式转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可以成功跨越追赶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某些困境,建立起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