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8)
- 2023(9943)
- 2022(8357)
- 2021(8018)
- 2020(6511)
- 2019(14957)
- 2018(15200)
- 2017(27787)
- 2016(16526)
- 2015(19389)
- 2014(19798)
- 2013(18921)
- 2012(18549)
- 2011(17056)
- 2010(17963)
- 2009(16805)
- 2008(16898)
- 2007(15973)
- 2006(14736)
- 2005(14086)
- 学科
- 济(65089)
- 经济(65011)
- 管理(39227)
- 业(35605)
- 中国(29105)
- 企(25942)
- 企业(25942)
- 教育(22212)
- 农(20654)
- 方法(20059)
- 地方(19438)
- 数学(16730)
- 数学方法(16399)
- 制(15451)
- 业经(14899)
- 财(14515)
- 银(14485)
- 银行(14468)
- 学(14260)
- 行(14054)
- 农业(13411)
- 发(13305)
- 贸(13205)
- 理论(13204)
- 贸易(13190)
- 融(13159)
- 金融(13159)
- 易(12736)
- 地方经济(10828)
- 发展(10320)
- 机构
- 大学(239131)
- 学院(234410)
- 济(90078)
- 研究(88937)
- 经济(87589)
- 管理(76135)
- 中国(66557)
- 理学(61738)
- 理学院(60855)
- 管理学(59503)
- 管理学院(59044)
- 京(55070)
- 科学(51680)
- 所(46795)
- 财(46669)
- 范(43414)
- 师范(43130)
- 研究所(41167)
- 江(40480)
- 中心(39361)
- 北京(37553)
- 教育(37024)
- 农(36643)
- 师范大学(34390)
- 财经(34244)
- 州(33118)
- 院(31255)
- 经(30533)
- 业大(29659)
- 技术(28635)
- 基金
- 项目(129960)
- 研究(106897)
- 科学(100544)
- 基金(85481)
- 家(71801)
- 国家(70936)
- 社会(62424)
- 社会科(58682)
- 社会科学(58667)
- 科学基金(58316)
- 教育(56299)
- 省(53632)
- 编号(48178)
- 划(45901)
- 成果(45435)
- 基金项目(43377)
- 课题(37958)
- 资助(36298)
- 发(34231)
- 自然(33008)
- 年(32268)
- 自然科(32129)
- 自然科学(32121)
- 自然科学基金(31479)
- 重点(30538)
- 部(29697)
- 项目编号(28771)
- 性(28555)
- 发展(28309)
- 展(27793)
共检索到409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永堂
过去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向大众化的跨越。在取得这一成就的过程中,我们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部分高校碰到的困难日益增多,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办学质量没有相应提升,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总体评价趋于下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深入反思。本文拟从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弱势高校群体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及其发展模式面对的挑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
弱势高校 发展困境 系统危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启亮
"薄弱学校"是义务教育发展中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以维护弱势群体学生的人格尊严为前提,"薄弱学校"在资源配置、师资状况、家庭环境、生源素质等方面的"薄弱"都值得分析与辩护。"薄弱学校"是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它不应当被视为施舍、怜悯的对象,它以自己特有的教育品格,担当着特定的社会责任,当前亟待改造的不只是"薄弱学校",而是还有对弱势群体的不公正评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浩然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规模与质量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债务问题以及学生全面发展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通过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对这些问题加以破解,进而实现高等教育长久、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 发展难题 科学发展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尹志国 袁寿其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数量增长、空间拓展、规模扩大"为主导的外延式发展向以"创新驱动、重点突破、质量提升"为主导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其中",有特色、国际化、高水平"是这一转型发展的鲜明主题与战略任务。本文以江苏大学为例,阐述了行业转制高校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的任务与使命及其发展路径,以期为行业转制高校建设"有特色、国际化、高水平"大学提供一孔之见。
关键词:
行业转制高校 转型发展 任务使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文娜
慕课是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出现的,它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慕课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易得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因此为高等教育的全民普及和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条件。但是,目前慕课平台上存在着辍学率高、人的社会化功能缺失等问题。我国未来的高等教育须充分发挥慕课的优势,并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实现学习者、高校与社会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
慕课 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易红郡 王晨曦
印度独立后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印度在高等教育的大扩充中产生了不少问题 ,如教育质量下降、办学经费紧张、高级专门人才的失业和外流等。对此 ,印度政府采取了一些改革策略 ,如成立高等教育质量鉴定委员会 ,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采取措施遏制人才外流等。印度在高等教育大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无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印度 高等教育 问题 对策 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波
高等教育管理学最具核心价值的学科特征,就在于将高等教育管理这一特定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各种关系和各种问题进行抽象,从而形成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认识。与之相悖的是,教育的复杂性、高等教育管理学与高等教育管理概念范畴的混淆,以及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内外部作用力关系失衡的机能性障碍,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
管理学 高等教育管理学 高等教育管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欣
"马太效应"作为公共资源配置中效率优先原则的典型范本,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掌控、调节着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向和格局。中央与地方属两类普通高等院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距明显、经费收入结构严重分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马太效应"的两大典型表征。当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引发一系列问题,揭示出未来高教优质资源配置就应当偏重向均衡一方倾斜,在确保底线均衡的前提下,扣两端而取其中,逐步打破马太效应的僵局。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均衡发展 马太效应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彭静雯 胡华秀
维护并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迈向大众化阶段,社会弱势群体受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从保护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必要性角度出发,结合扩招以来弱势群体遭遇的尴尬入学实际,拟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层面,提出“建立一个基本理念,完善两种支持,进行三项改革”的解决意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前虎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职业高等教育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然而,长三角区域内三省一市职业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均衡、差距明显,安徽省职业高等教育呈现出失衡性、输出性、依附性等显著特征,处于弱势发展地位,面临着基础薄弱、资源不足、人才外流等发展问题。安徽省应遵循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等三重发展逻辑要求,按照接续—内生、移植—他生、嫁接—共生的三重发展思路,深度融入长三角职业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力争实现优质化、特色化、对等化发展,高质量服务安徽省经济转型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尧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有如下特点:机构类别呈多层次性、发展模式呈多样性、空间布局呈非均衡性、融资渠道呈单一性、运作机制的准市场化。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存在以下问题:认识、法律保障和公平待遇问题,产权界定、经费筹集和配套改革问题,办学自主权、内部建设和管理问题,质量评估、信息传递和科学研究问题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完善,多样化的师资队伍将逐步形成,筹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现状 发展趋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小平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更多的人进入大学并获得了高等教育,但这种获得具有两种不同的机制:占有与体验。占有是外在的、表面的拥有,不是完整和实质意义上的知识传承机制;体验则是个体身心参与到知识活动中,感受身在其中的教育存在,体现了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承本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占有倾向充斥于教育的各层面各环节,造成人们对高等教育获得感的缺失,导致高等教育面临许多现实困境,出现人的异化。在后大众化时代,为了使高等教育真正成为社会与个人的福祉,必须从占有走向体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德广 忻建国
正确评价1999-2006年的高教大发展,可以帮助人们澄清在扩招认识上的三个误区。我国高等教育仍然要积极适度地发展。发展的途径有四条:增加投入,老校挖潜;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发展独立学院;将一部分公立高校改制为"公有民营"高校。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 高校扩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应生 钟秉林
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以来,地方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改革有了新突破。但同时也存在质量不高、区域特色不明显、经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进一步优化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努力培育区域特色,挖掘地方高等教育的生长点;进一步拓展地方高等教育的筹资渠道,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地方高等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