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9)
2023(17453)
2022(14884)
2021(14051)
2020(11767)
2019(26953)
2018(26887)
2017(51051)
2016(28792)
2015(32014)
2014(32289)
2013(31429)
2012(29004)
2011(26468)
2010(26667)
2009(24361)
2008(23986)
2007(21416)
2006(19040)
2005(17139)
作者
(84275)
(69690)
(69576)
(66271)
(44168)
(33534)
(31504)
(27244)
(26629)
(25039)
(23605)
(23573)
(22310)
(22102)
(21644)
(21621)
(21221)
(20836)
(20133)
(19996)
(17579)
(17510)
(16870)
(15877)
(15667)
(15650)
(15602)
(15482)
(13994)
(13772)
学科
(107216)
经济(107070)
管理(80292)
(74140)
(60743)
企业(60743)
方法(47283)
数学(41281)
数学方法(40843)
中国(34326)
(29850)
(29600)
(26072)
(25376)
业经(23836)
教育(23468)
地方(22608)
(20229)
贸易(20217)
(19652)
理论(19316)
农业(19209)
(18205)
银行(18132)
(17882)
财务(17811)
财务管理(17775)
技术(17698)
(17380)
环境(17313)
机构
大学(412497)
学院(406439)
(156124)
经济(152555)
管理(152252)
研究(141649)
理学(131974)
理学院(130337)
管理学(127935)
管理学院(127182)
中国(100572)
(89445)
科学(89271)
(74793)
(72555)
(69759)
研究所(66250)
业大(63062)
中心(62082)
(60586)
(60547)
师范(59933)
财经(59470)
北京(57216)
农业(54973)
(53926)
(51208)
师范大学(48981)
(48383)
经济学(47172)
基金
项目(275409)
科学(216056)
研究(201093)
基金(197109)
(173781)
国家(172277)
科学基金(145491)
社会(125037)
社会科(118277)
社会科学(118248)
(108301)
基金项目(104624)
教育(97094)
自然(95005)
(93434)
自然科(92681)
自然科学(92655)
自然科学基金(90992)
编号(82603)
资助(80677)
成果(68987)
重点(63453)
(61704)
(59618)
课题(59443)
(57072)
创新(53207)
科研(52647)
教育部(52584)
大学(51246)
期刊
(170777)
经济(170777)
研究(127146)
中国(82665)
学报(69975)
教育(66609)
(62373)
科学(61415)
(55628)
管理(54960)
大学(52756)
学学(48811)
农业(42483)
技术(35498)
(34001)
金融(34001)
财经(29251)
业经(28100)
经济研究(27332)
(24982)
问题(22878)
(21119)
科技(19885)
(19415)
理论(19072)
图书(18943)
技术经济(18171)
业大(17834)
商业(17576)
(17353)
共检索到600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雯  周京博  
对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变化,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居民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需求对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影响机制的分析表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与体现效率价值的两个资源约束条件的匹配程度不断加强。高等教育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规模扩张与地方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当地居民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需求成为拉动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动力。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格局,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的联结日益松散,而与社会期望、民生利益、政府政绩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欢  汪甜甜  
实现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合理化,是保障残疾人享受均衡的教育机会、实现残疾人高等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通过建立基于影响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经济、科技、文化、人口和高等教育五大因素的联立方程模型,测算出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布局的协调性数值,运用统计控制过程技术计算出警戒线,对近五年来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不协调程度进行判断。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协调性程度可分为非常领先、比较领先、基本协调和发展滞后四种态势,部分"领先"省市存在潜在的不协调问题,但目前总体呈现出日渐优化的演进趋向。据此提出:提升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整体协调性;促进各省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注重规模扩大与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协同性;落实残疾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本质等未来展望与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少媛  
结合影响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基本因素,笔者提出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以发挥高等教育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引导省域内高等学校合理分层定位为基础,促进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通过重点建设、打造省域高等学校顶尖水准为引领,辐射和带动其他层次高等学校共同发展;以建立省域高等学校战略合作联盟和以科类结构调整带动省域高等学校宏观布局合理化为辅助,提升省域内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晶晶  
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直接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形成布局变迁的动力源,空间差异影响布局变迁模式,变迁呈现均衡与非均衡的循环往复。利用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测算职业教育区域布局变迁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布局变迁特征差异显著,多数中职学校数量和规模占比变动不同步,高职院校则变动同步;职业教育重心轨迹整体西移,西部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相邻省份的职业教育具有显著的空间负相关,高职尤为明显。中央、地方和学校层面要通力合作,以服务区域发展战略为出发点,优化职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浩然   李立国  
高等教育集聚布局是支撑创新增长及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基础。基于中国省域和美国州域面板数据,考察中美高等教育集聚布局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集聚布局是中美高等教育的共同特征,但中国不及美国集聚;美国呈现各层次高等教育集聚程度相当的“协同集聚”特征,中国是“层次越高越集聚”;高等教育集聚布局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不同教育层次、经济发展水平、集聚发展阶段上呈现异质性。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本省(州)研究生教育规模对创新的影响逐渐“由负转正”,而本省(州)本专科教育规模对创新的影响逐渐“由正转负”。前1/5地区本专科教育规模的全国占比与区域创新之间呈现倒U型关联,而前1/5地区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全国占比与区域创新之间呈现正U型关联。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应加强高等教育集聚布局,形成本硕博层次和专科层次协同的“高教中心”发展模式,推动高等教育集聚布局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区域之间经济、人口、创新的分布相适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硕豪  魏昌廷  
1998-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逐步得到优化,区域人口逐渐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角度分析,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呈现外部均衡、内部非均衡;整体均衡、区域非均衡的现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玲玲  张湘韵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对2012—2021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总体上呈现出整体均衡而区域内部非均衡的特征;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集聚效应明显;区域人口规模对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影响较大。未来,应继续向西南和西北等地区实施倾斜政策;因地制宜,创新合作发展模式;统筹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关立夫  石茂君  卜鹏楼  
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是否合理,关系到职业教育体系能否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效融合,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对接,以及推动地区生产力要素建设,培养出适合区域发展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凌鹊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区域布局直接影响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可持续发展。从组织生态学理论视角,以1991—2020年各省域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区域布局动态变迁发现,区域布局呈现分布空间广泛、集聚效应明显,地区分布不均等特征,并且逐渐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偏移。回归分析表明,省域高等教育基础、人均GDP、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家政策实施等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区域集群竞争与合作以及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个体自我成长共同形成了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区域布局的演化机理。中央、地方和高校层面要通力合作,以服务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为出发点,优化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区域布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增祥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几点看法辽宁电大李增祥科教兴国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毕业生就业体制等改革和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实际上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就已经进行了,目前到了关键时期。一是一批高等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英  
主体功能区理论是我国为应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此理论可以促进我国各地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学科建设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现状和不足,进而阐述了主体功能区理论与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最后构建了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发展策略,以此来实现各地高等教育之间的互利和合作,并为满足区域经济升级转型发展输出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雷培梁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提供了新机遇,也对其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提出新任务、新要求。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需要调整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学科专业布局。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还要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不断完善服务城乡发展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燕燕  王孙禺  王敏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具有很强的发展路径依赖。从其发展历程看,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的历史演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是长期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其中,政府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历史演变的关键主导因素,高等教育的区域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服从于国家体制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政治、经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文化五个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