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3)
- 2023(13357)
- 2022(11635)
- 2021(11058)
- 2020(9399)
- 2019(21923)
- 2018(22009)
- 2017(42417)
- 2016(23580)
- 2015(26860)
- 2014(27128)
- 2013(26493)
- 2012(24504)
- 2011(22267)
- 2010(22491)
- 2009(20321)
- 2008(19936)
- 2007(17555)
- 2006(15740)
- 2005(13942)
- 学科
- 济(90361)
- 经济(90249)
- 管理(65429)
- 业(61169)
- 企(49905)
- 企业(49905)
- 方法(45632)
- 数学(40459)
- 数学方法(40096)
- 中国(29903)
- 财(25367)
- 农(24105)
- 教育(22772)
- 贸(21461)
- 贸易(21453)
- 易(20940)
- 学(19309)
- 业经(18412)
- 制(17139)
- 理论(17060)
- 地方(16547)
- 农业(15576)
- 技术(15020)
- 务(14834)
- 财务(14774)
- 财务管理(14734)
- 银(14061)
- 银行(14029)
- 企业财务(13999)
- 出(13744)
- 机构
- 大学(338902)
- 学院(331729)
- 济(131521)
- 管理(131233)
- 经济(128595)
- 理学(114047)
- 理学院(112790)
- 管理学(111071)
- 管理学院(110423)
- 研究(107781)
- 中国(76534)
- 京(72642)
- 财(63359)
- 科学(63245)
- 所(52653)
- 财经(51005)
- 范(50678)
- 师范(50370)
- 江(47953)
- 中心(47916)
- 研究所(47547)
- 北京(46849)
- 经(46419)
- 农(45659)
- 业大(45458)
- 师范大学(41277)
- 经济学(40271)
- 州(38975)
- 院(38914)
- 教育(38445)
- 基金
- 项目(220760)
- 科学(175089)
- 研究(169403)
- 基金(159133)
- 家(135931)
- 国家(134712)
- 科学基金(115978)
- 社会(105985)
- 社会科(100372)
- 社会科学(100348)
- 省(85041)
- 基金项目(84267)
- 教育(83637)
- 自然(73095)
- 划(72965)
- 编号(71695)
- 自然科(71348)
- 自然科学(71332)
- 自然科学基金(70068)
- 资助(66082)
- 成果(60423)
- 部(51659)
- 课题(50333)
- 重点(49293)
- 发(46753)
- 教育部(45479)
- 创(45401)
- 项目编号(44516)
- 人文(43747)
- 大学(42793)
- 期刊
- 济(139396)
- 经济(139396)
- 研究(108484)
- 中国(64419)
- 教育(61513)
- 学报(46964)
- 管理(46292)
- 财(46134)
- 科学(42781)
- 农(40439)
- 大学(37113)
- 学学(33418)
- 技术(30879)
- 农业(28415)
- 融(27779)
- 金融(27779)
- 财经(25182)
- 业经(22706)
- 经济研究(22667)
- 经(21353)
- 图书(19668)
- 问题(19193)
- 贸(17083)
- 理论(16931)
- 技术经济(15848)
- 实践(15473)
- 践(15473)
- 商业(14911)
- 职业(14722)
- 现代(14273)
共检索到488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赵海利
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直接收益者的抽样调查表明:东部家庭子女以及城镇家庭子女是我国公共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受益者,中部家庭子女以及农村家庭子女在享受公共高等教育资源方面处于明显劣势;"政府从公平角度应承担较大财务责任以帮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学费提高会限制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立论缺乏数据支持。分析表明:高等院校分布不均衡、高考分数面前不平等以及各地高考加分政策不统一是形成当前利益归宿格局的主要体制因素。定量模型分析则表明,教育部院校的分布在其中也负有主要责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公共支出 直接受益者 公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海利 赵海龙
帮助低收入家庭是政府从公平角度出资初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确实也如政府所愿,主要为低收入群体,但并非所有国家如此。本文借鉴世界银行对我国初等教育公平程度的研究方法,考察目前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结果表明,高收入地区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但支出利益的受损者并非最低收入地区,而是次低收入地区和中间收入地区。
关键词:
初等教育 公平 利益归宿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纯槿
基于1992年到2008年进行的6次全国性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高等教育扩张前后教育回报率的差异及其变化。在控制了样本选择性偏差后,倾向得分匹配结果与反事实分析框架下的因果推断相一致。研究显示高等教育回报率并不是呈均等化分布的,而是由不同的选择机制和收入预期所决定。那些原本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都普遍较低的从业者,其选择进入大学接受再教育的倾向性较高,而且一旦其选择进入就会获益最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常丽霞
本文论述了环境法的受益者负担原则,并对完善该原则的内容和构建相关实施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文中指出解决西部地区生态保护领域广泛存在的外部性问题,需要依据受益者负担原则,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同时,本文以受益者负担原则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我国即将实行的塑料购物袋收费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杰茹 岳军
改善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在高等教育服务中的可及性和经济负担过重的情况,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分享意义重大。当前我国不同类型高校中受益群体的地区分布显著不平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于东部地区。基于泰尔指数的嵌套分解效应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政府支出差异贡献度较小,地区内部省份之间的政府支出差异的贡献度较大,其中东部地区省份之间的政府支出差异最大。这说明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外,各省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显著影响受益分布。今后,要建立政府履行支出责任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中央转移支付平衡地区差异的作用,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杰茹 岳军
改善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在高等教育服务中的可及性和经济负担过重的情况,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分享意义重大。当前我国不同类型高校中受益群体的地区分布显著不平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于东部地区。基于泰尔指数的嵌套分解效应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政府支出差异贡献度较小,地区内部省份之间的政府支出差异的贡献度较大,其中东部地区省份之间的政府支出差异最大。这说明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外,各省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显著影响受益分布。今后,要建立政府履行支出责任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中央转移支付平衡地区差异的作用,力促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的受益公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强 鲍悦华
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大,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往往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在我国目前项目管理制度相对不完善的情况下,盲目向大规模、高标准看齐,造成了许多大型公共项目的超前建设。一些大型公共项目投入使用后长期处于低使用率状态,但维护费用昂贵,加重了各级财政的负担,直接影响到地区内其他事业的发展。还有一些大型公共项目由于监管不力,最终沦为"烂尾工程"或"豆腐渣工程",给政府形象带来恶劣影响。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开展大型公共项目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勃生 叶其家
一种新的教育筹资模式:变缴纳建校费为直接投资——家长作为股东参与独立学院建设,子女获准入院就读。学生毕业后,既可继续持股并获取合理回报;也可出让他人,收回投资。
关键词:
教育投资 筹资方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崇金 许建标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基于服务成本方法,运用Kakwani指数、Suits系数、RSA系数以及受益集中曲线等受益归宿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剖析了我国2004年、2006年和2009年公共教育支出的受益归宿情况。研究表明,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受益整体上不仅是累进的,而且是倾向于低收入家庭的,近些年来这种累进性与倾向性均渐趋明显。
关键词:
受益归宿 公共教育支出 服务成本方法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海刚 连洁 曲越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拥有丰富学术资本与社会网络的高端人才成为高校"人才争夺"的主要对象,这种情况引发了关于高端人才过度与无序流动的争论。根据1999-2014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者数据,分析高端人才在区域和组织间的流动路径和结构性失衡问题,发现:在地域特征上,华东和华南地区是高端人才流动的首选目的地;"中西部危机"和"东北部困境"不仅表现在人才输出规模上,更表现在极度匮乏的人才输入和回流上;在机构特征上,东南部的部分高校短期内获得了学科发展的高端人才,位于中部和东北部的部分大学人才损失较为明显;从组织视角看,通过高端人才引进来提升高校声望是一条便捷且可复制的路径,这一共识加剧了人才竞争,从知识生产与传播的视角看,人才流动所带来的"增量效应"并未充分显现。研究认为,我国高端人才不存在过度流动问题,但流动方向的线性模式而非环流模式是造成人才无序流动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致力于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的公共政策努力,既要理性看待人才竞争问题,也要解决人才标签化的行政逻辑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逻辑间的悖论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海利
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的省级数据,采用利益归宿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分布。结果表明:人均GDP最高地区、东部地区为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支出的最大受益者,其他地区均为学前教育公共支出利益受损者,其中最大受损者并非在人均GDP最低地区和西部地区,而是在人均GDP次低地区和中部地区。这一格局在2003-2008年的6年间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变化。相反,受益差距在不同地区却呈现出一定的扩大趋势。政府投入不足,政府间责任分工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以及公共支出投向偏差是造成当前学前教育公共支出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尽快补足学前教育短板,将政府以及各级政府间在学前教育投入的责任具体、明确,做到有章可循,...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公共支出 受益分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为民 谭荣华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基于BIA框架实证研究了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归宿与福利效应,研究发现:农村义务教育的受益总体上具有累进性,因而缩小了农村收入差距,且随着时间推移,受益的累进性仍在不断增强。相对受益情况显示,农村最低收入、低收入以及中等收入阶层是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支出中的相对受益方。但是从教育受益的绝对量来看,农村最低收入家庭仍然处于不利地位。基于广义洛伦兹曲线对支出受益前后的福利效应比较证实,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支出改善了居民福利。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均等化水平,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受益归宿 福利效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红坡 陈通
在公共财政体制下 ,高等教育产品供给方式应实行政府主导的混合提供方式。以河北省为例 ,研究省级公共支出政策得出的结论是 :财政支出应继续作为高等教育投资的主渠道之一 ,但应从支配性转向引导性 ;地方高等教育公共支出主体应为省级财政 ,需坚持效率原则与发展原则的统一 ,突出强调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内部结构优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准公共产品 省级财政 公共支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俊武 曹晅 杨慧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将导致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扩大,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更可能是由极端的收入不平等所引起的。作为公共政策重要内容的公共支出,可能是导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贫困人口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受益相对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寻租理论的相关模型和经验证据显示,公共教育支出的不平等程度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性特征,公共教育支出领域的分配不平等将降低长期经济增长率,并且还会强化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共享型社会将降低未来各期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并导致更高的收入增长率,而家长因素对子女在公共教育支出中的受益份额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公共教育支出 受益分配 寻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志良 赵春
充分市场竞争在分配结果上往往是残酷的 :强者富可抵国 ,弱者食不果腹。这种并不理想的分配结果凸显了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强化财政分配职能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财政的分配职能时强调教育支出的必要性 ,因为教育可以改变个体生命轨迹和收入状态 ;文章进而对财政性教育支出与高校在校人数进行了实证分析 ,增加财政性教育支出 ,对于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增加高校在校生人数、减少低素质劳动力供给的效应是明显的 ;根据供需决定价格这一基本规律 ,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变弱势群体的收入状况 ,唯一的办法是减少这一层次的劳动力的供给 ,遵循这一基本思路 ,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代模型 教育 财政支出 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