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83)
- 2023(6247)
- 2022(5205)
- 2021(5081)
- 2020(4169)
- 2019(9589)
- 2018(9725)
- 2017(17858)
- 2016(10919)
- 2015(12478)
- 2014(12836)
- 2013(12101)
- 2012(11671)
- 2011(11015)
- 2010(11623)
- 2009(10610)
- 2008(10563)
- 2007(9728)
- 2006(9001)
- 2005(8329)
- 学科
- 济(40699)
- 经济(40661)
- 管理(21647)
- 教育(19462)
- 中国(19278)
- 业(18800)
- 方法(16266)
- 数学(14697)
- 数学方法(14524)
- 企(12589)
- 企业(12589)
- 农(11564)
- 学(11003)
- 地方(10898)
- 理论(8745)
- 制(8617)
- 财(8318)
- 银(7556)
- 银行(7539)
- 贸(7513)
- 贸易(7508)
- 发(7488)
- 农业(7384)
- 地方经济(7377)
- 行(7340)
- 易(7292)
- 业经(6902)
- 融(6766)
- 金融(6764)
- 教学(6418)
- 机构
- 大学(163575)
- 学院(157578)
- 研究(60411)
- 济(58512)
- 经济(57026)
- 管理(50251)
- 理学(42849)
- 理学院(42121)
- 管理学(41220)
- 管理学院(40887)
- 中国(39722)
- 京(37156)
- 科学(36166)
- 范(32792)
- 师范(32621)
- 教育(31391)
- 所(31352)
- 财(29363)
- 研究所(28532)
- 师范大学(27036)
- 江(25233)
- 中心(24948)
- 北京(24715)
- 农(23243)
- 财经(23201)
- 院(21356)
- 经(20899)
- 业大(20115)
- 州(20029)
- 技术(19052)
- 基金
- 项目(95803)
- 研究(76944)
- 科学(76602)
- 基金(66244)
- 家(57243)
- 国家(56661)
- 社会(46549)
- 科学基金(46327)
- 社会科(43765)
- 社会科学(43755)
- 教育(43096)
- 省(38008)
- 划(34740)
- 基金项目(34411)
- 编号(34084)
- 成果(31270)
- 自然(27432)
- 课题(27114)
- 自然科(26698)
- 自然科学(26685)
- 资助(26674)
- 自然科学基金(26178)
- 重点(23768)
- 部(23578)
- 发(23092)
- 年(22249)
- 规划(20500)
- 教育部(20460)
- 性(20328)
- 项目编号(19805)
共检索到247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江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逐步缩小,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区域差异相对凸显,表现为京津沪地区处于绝对优势、民族地区具有比较优势以及中部省份相对落后的格局,近年来这一格局日趋固化。导致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区域差异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和民族地区扶持政策的干预效应。未来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调整应及时关注"中部坍塌"问题,在严格限制部属重点大学属地化招生比例的同时,建立基于人口比例和区域平衡的高考录取改革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妍 张瑞娟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总量持续扩大,但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各地区适龄人口录取率、高考报名录取率及招生外溢水平三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指数,对2007-2015年我国31省(市)的入学机会及分指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入学机会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地区差异逐年缩小,受适龄人口数和高考报名人数的影响,西部各地区间差异则先缩小后扩大。研究进一步采用组间效应和组内效应模型对入学机会的分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受招生政策影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地区差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乔锦忠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主要特征是,城乡差异在不断缩小,但差异仍然十分明显,特别是重点大学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城市化和高校扩招对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应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差异。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城乡差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香丽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厦门大学91级和96级两上年级的本科生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并参照郑州大学和集美师专部分本专科生的调查材料. 不仅以男性作为参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樊明成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比较明显;从性别、学校类型、学科以及入学分数等角度看,城乡居民之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更加突出;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近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总体差异以及城乡之间在性别、学校类型等方面的入学机会差异都有明显的缩小。
关键词: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城镇 乡村 差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伟宜
在MMI和EMI理论及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对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分布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各阶层子女总体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有所改善。就不同层次高校而言,部属重点高校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程度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当前入学机会已开始下移,惠及部分中间阶层子女;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一直朝着均等化方向迈进,底层社会子女在此两类院校中获得的入学机会逐渐增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规模扩张 社会阶层 入学机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申素平 王俊
以民权运动酝酿阶段为起始,美国开始实施积极差别待遇录取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纵观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该政策理念呈现出从补救性到多元化的逻辑变迁,即从补救历史歧视造成的影响到促成学生群体的多元化。这种变迁是高等教育与司法审查博弈的结果,其价值在于:体现了高等教育治理公共政策范式转型,为追求教育机会实质平等提供新的路径,利于培养民主的公共文化并促进社会融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栩 谭敏
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方面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有显著差异;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中,少数民族的社会阶层差异最小;在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最小;家庭收入高低对于少数民族是否进入民办院校就读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社会阶层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蓝欣 王处辉
高等教育及其大学入学选拔制度不是孤立的教育问题,它同经济社会发展、产业与职业结构、人口、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日本高等教育及其入学选拔制度的变迁显示,高等教育和入学选拔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注意与相应的社会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对教育资源的竞争规律有科学的认识,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积极性,并与高中教育相衔接。
关键词:
日本 高等教育 入学选拔制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谢作栩 王伟宜
在对我国部分省市区高校在校学生家庭所处社会阶层调查的基础上,从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社会阶层和以父母受教育程度为代表的家庭文化资源两方面着手分析,探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存在的差异,发现目前公办高职院校是缩小各社会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差距的突破口。
关键词:
社会阶层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差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瑞军
教育公平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问题,它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并随着利益关联者地位的变化而出现矛盾和冲突。本文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为切入点,审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民主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政策的历史变迁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教育公平问题。
关键词:
美国 教育机会 教育公平 中等后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瑞军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越来越被看作是推进社会平等的工具,并期待为全体人口创造更大的机会。因此,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确保教育公平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巴西高等教育政策的梳理,对巴西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受教育情况进行了概要介绍,对巴西政府为推进教育公平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改进高等教育供给方式,完善学生资助手段,均衡质量和公平问题,是巴西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
巴西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入学政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宗樾 宋旭光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公共教育投入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公共教育投入改善个体教育获得主要通过提升教育预期收益、改善个体教育预期以及增加教育供给三种路径来实现。具体而言,公共教育投入改善了各个收入阶层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促进了人力资本积累,且在现行教育政策下,教育部门能够在改善教育预期、扩大教育供给等诸多方面有效干预个体的教育决策。
关键词:
公共教育投入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影响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宜 李洁
近三十年来,我国不同性别无论是总体的还是在不同类型高校中的入学机会差异均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当前,女生获得的入学机会已经超过了男生。就学科而言,"男工科、女文科"的现象始终存在着;在男生主导学科或女生主导学科中,性别间的机会差异较大,其他学科中的差异则较小。近年来,男生和女生在学科中的分布范围均在拓宽,选择也更多样。今后,应在考虑性别间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及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性别差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小伟 谢作栩
借鉴布迪厄提出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概念,基于我们对58所院校的13873名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并结合人口统计数据,比较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情况,提出三种资本在不同民族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方面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