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9)
- 2023(5699)
- 2022(4802)
- 2021(4937)
- 2020(4124)
- 2019(9968)
- 2018(10311)
- 2017(18740)
- 2016(11015)
- 2015(12233)
- 2014(12215)
- 2013(11267)
- 2012(10623)
- 2011(9822)
- 2010(10282)
- 2009(9512)
- 2008(9413)
- 2007(8519)
- 2006(8101)
- 2005(7698)
- 学科
- 济(34817)
- 经济(34772)
- 管理(20212)
- 教育(19624)
- 中国(19287)
- 业(18927)
- 贸(13874)
- 贸易(13869)
- 易(13747)
- 方法(13223)
- 企(12864)
- 企业(12864)
- 数学(12317)
- 农(12300)
- 数学方法(12202)
- 制(12196)
- 出(11888)
- 财(11336)
- 口(8373)
- 出口(8372)
- 出口贸易(8372)
- 体(8310)
- 银(8205)
- 银行(8202)
- 行(8023)
- 理论(8001)
- 教学(7457)
- 农业(7248)
- 体制(7066)
- 融(6930)
- 机构
- 大学(144645)
- 学院(139818)
- 济(58397)
- 经济(57017)
- 研究(52642)
- 管理(44404)
- 中国(37116)
- 理学(36828)
- 理学院(36360)
- 管理学(35788)
- 管理学院(35498)
- 京(32508)
- 财(32325)
- 教育(29968)
- 范(28254)
- 师范(28151)
- 科学(26452)
- 所(25677)
- 财经(24014)
- 师范大学(23141)
- 江(22628)
- 研究所(22592)
- 北京(22419)
- 中心(22061)
- 经(21769)
- 经济学(19378)
- 院(18803)
- 州(17756)
- 财经大学(17671)
- 经济学院(17669)
- 基金
- 项目(77628)
- 研究(69293)
- 科学(61812)
- 基金(52348)
- 家(43115)
- 国家(42575)
- 社会(42181)
- 教育(39889)
- 社会科(39721)
- 社会科学(39715)
- 科学基金(34856)
- 编号(31813)
- 成果(30003)
- 省(29953)
- 划(27124)
- 基金项目(26064)
- 课题(25206)
- 年(21715)
- 资助(21569)
- 部(20385)
- 性(19862)
- 项目编号(18865)
- 规划(18665)
- 教育部(18602)
- 重点(18587)
- 发(18330)
- 制(17220)
- 自然(17210)
- 阶(16809)
- 段(16746)
共检索到240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当下,这一命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最后关头,由于贫困政策递减效应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传统的扶贫思路亟需转变成供给侧改革理念,以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机制和激发新动力。本文通过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内涵,结合以往扶贫教训和贫困地区资源独特优势,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了当前扶贫工作忽视"供给侧"质效并偏离需求的困境,解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精准扶贫成功实践的两大模式,在此基础上,指出: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入手,借助供给侧改革提高扶贫精准度,这是完成扶贫攻坚重大任务、补齐"三农"工作短板、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当下,这一命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最后关头,由于贫困政策递减效应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传统的扶贫思路亟需转变成供给侧改革理念,以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机制和激发新动力。本文通过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内涵,结合以往扶贫教训和贫困地区资源独特优势,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了当前扶贫工作忽视"供给侧"质效并偏离需求的困境,解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小强 彭隆辉
我国今天的高等教育专业制度总体上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是计划经济、精英高等教育和小科学时代的产物,至今天已处于"两难"困境之中:一方面,科学、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专业种数不断增加,但是按照学科逻辑设置的专业的增加造成了人才培养口径窄、基础薄、发展乏力等问题;另一方面,适应知识经济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减少专业种数,但是专业种数的减少又造成了人才培养中的重复建设、就业困难等问题。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之一就是设置跨学科专业。
关键词:
专业制度 困境 跨学科专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自波 黄孝山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由于受到社会转型的影响以及其他教育形态的冲击,其发展面临着严峻的问题,表现在制度体系建设滞后、质量和声誉不高、学习方式不灵活三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策略:做好转型制度顶层设计,做好教育供给侧改革转型,做好学习需求侧变革转型。
关键词:
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 制度设计 教育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运荃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顶层法规设计的模糊与滞后、合作博弈中集体理性的畸变与失真、工具主义的抬头与兴盛等多方面问题。高职教育质量的长期诟病与落后教育观念的历史沿袭、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需求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诉求未曾引起重视、功利思潮的渗透蔓延与受教育者的自我矮化,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鉴于此,高职校企合作应从宏观层面重视政府主体责任,灵活市场调节作用;从中观层面畅通合作共赢渠道,拓展跨界育人平台;从微观层面强化使命担当意识,加速人本主义回归。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旭光
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多元需求之间存在的显著性不匹配造成了结构性矛盾,而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内涵及其与职业教育治理改革之间的逻辑来看,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创新又是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大制度红利。然而,我国职业教育治理还面临着一系列突出困境,比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差距较大、治理技术及其实践手段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治理主体间的价值认知和参与理性异化明显、治理的制度设计难以激发供给侧活力。为此,我国应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参与主体的治理能力、加强职业教育治理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亮
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在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内教育界已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了高度共识,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通识教育在整体上仍处于探索期,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通识教育模式,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只有从中国语境出发,以本土化为原则,建构一套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符合的通识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制度规范,才能切实有效地推动我国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本土化 中国灵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广
中国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与当前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必须改变体制才能走出困境。高等学校可以考虑将30%的大学改制为“国有、民办、公助”的大学。这样国家可减少投资76亿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上海等大城市可率先改制试点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民办大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美英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在优化结构体系、促进大众化进程、培养人才等方面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些成绩与内涵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立足高等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深化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为推动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 教育发展 教育困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李东航 谭颖芳
当前,全球化正在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产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竞争中,中国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着管理理念偏颇、管理体制僵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改革滞后等困境。中国高等教育管理要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应实施以下改革方略:一是确立"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二是建构"宏观调控"、"自主灵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三是完善"刚柔相济"、"内通外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四是创建"信息共享"、"高效透明"的高等教育网络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宇 唐亚阳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面临家庭供给能力弱化,政府供给不足,市场供给失灵等诸多困境,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这既是有效应对"银发浪潮",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的客观要求和关键举措,也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使然和应有之义。这就要求,变革供给理念,构建协同供给体系,优化供给结构,不断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农村 养老服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老龄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牛星 吴冠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结合对上海农地流转现状调研的思考,本文认为,农地流转政策的供给安排、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的结构调整、农地经营主体的结构调整和农地流转产权结构调整四个方面是农地流转市场供给侧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内容,基于此,调整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成为农地流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能实现农地流转市场有效供给的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牛星 吴冠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结合对上海农地流转现状调研的思考,本文认为,农地流转政策的供给安排、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的结构调整、农地经营主体的结构调整和农地流转产权结构调整四个方面是农地流转市场供给侧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内容,基于此,调整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成为农地流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能实现农地流转市场有效供给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